起伏龙行

何年白竹千钧弩,射杀南山雪毛虎。
至今颅骨带霜牙,尚作四海毛虫祖。
东方久旱千里赤,三月行人口生土。
碧潭近在古城东,神物所蟠谁敢侮。
上攲苍石拥岩窦,下应清河通水府。
眼光作电走金蛇,鼻息为云擢烟缕。
当年负图传帝命,左右羲轩诏神禹。
尔来怀宝但贪眠,满腹雷霆瘖不吐。
赤龙白虎战明日,倒卷黄河作飞雨。
嗟我岂乐斗两雄,有事径须烦一怒。

作品评述

《起伏龙行》

何年白竹千钧弩,
射杀南山雪毛虎。
至今颅骨带霜牙,
尚作四海毛虫祖。
东方久旱千里赤,
三月行人口生土。
碧潭近在古城东,
神物所蟠谁敢侮。
上攲苍石拥岩窦,
下应清河通水府。
眼光作电走金蛇,
鼻息为云擢烟缕。
当年负图传帝命,
左右羲轩诏神禹。
尔来怀宝但贪眠,
满腹雷霆瘖不吐。
赤龙白虎战明日,
倒卷黄河作飞雨。
嗟我岂乐斗两雄,
有事径须烦一怒。

中文译文:
几年前曾用百万斤重的白竹制作的巨弩,
射杀了南山上的雪毛虎。
至今它的头骨上还带着霜冻牙齿,
仍然是四海毛虫的祖先。
东方已经长时间干旱,千里上下都是赤土,
三月行人嘴里喷出泥土。
碧潭靠近古城的东边,
那里居住着神灵,谁敢侮辱?
向上攀爬苍石,掩映在岩洞中,
向下奔流清河通往水府。
眼神闪动如电,迅速游走像金蛇,
鼻息如云,升腾如烟雾。
当年我曾肩负着圣图,传达皇帝的命令,
左右羲轩诏示神禹。
你如今却只顾怀抱宝贝,贪图安睡,
心中充满雷霆,但又默不吐声。
赤龙和白虎将在明天交战,
翻卷黄河成为飞雨。
唉,我怎能乐于斗争两雄,
有事发生时只需要懊恼一次。

诗意与赏析:
《起伏龙行》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表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对神秘事物的崇拜。

诗人以白竹制作的千钧弩射杀南山的雪毛虎为开场,展示了自己的英勇和力量。诗中描绘了东方干旱的情景,让人感受到了大地干涸的景象。碧潭的神灵象征着神秘与威严,诗人表示不容侮辱。诗人运用了形象生动的词语和描写方式,描述了苍石拥岩窦以及清河通水府,展示了自然界的庞大和神奇。

诗人将目光作为电,鼻息作为云,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出自己的威严和力量。诗人回忆起曾肩负圣图,传达皇帝命令的时刻,表达了自己曾有过的崇高使命感和责任。

最后两句“赤龙白虎战明日,倒卷黄河作飞雨。嗟我岂乐斗两雄,有事径须烦一怒。”意味着诗人并不希望争斗和战争,只希望面对困难时只需要一次愤怒、懊恼即可解决问题。

整首诗通过描写神奇的形象和运用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对宇宙的敬畏之情。诗歌中揭示了作者对权力的渴望与倦怠,并表现出作者对和平与宁静的向往。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①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②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不复微云滓太清,浩然风露欲三更。开帘一寄平生快,万顷空江著月明。

缭绕澄江面面山,使君来与吏民閒。可堪归骑临晴陌,散尽游人夕照间。

一枕清宵好梦,可惜被、邻鸡唤觉。匆匆策马登途,满目淡烟衰草。前驱风触鸣珂,过霜林、渐觉惊栖鸟。冒征尘远况,自古凄凉长安道。行行又历孤村,楚天阔、望中未晓。念劳生,惜芳年壮岁,离多欢少。叹断梗难停,暮云渐杳。但黯黯魂消,寸肠凭谁表。恁驱驱、何时是了。又争似、

大王无起日,草木尽伤悲。生在太平世,死当离乱时。南冠流远路,北面幸全尸。旧客行霜霰,呼天泪湿麾。

陵阳官居遇久旱,发喘浑如起新病。已惊赤日晨可畏,更恨炎风午尤盛。徒嗟禾黍尽焦落,无奈蝇虻转豪横。安得神龙驾九宵,大注满倾如倒井。

升天旧说有神龙,今睹蜿蜒在目中。莫道已腾霄汉了,愿施霖雨作年丰。

秋阳皜皜人皆苦,安得清风扫残暑。河流欲断泉脉乾,一望高田变焦土。洮湖白龙迎入城,行道烧香人亭午。青天已响阿香车,平地未见商羊舞。昔时曾说雨催诗,今朝还要诗催雨。愿龙速降神力澍甘霖,万落千村熟禾黍。

误语成疑意已伤,春山低斂翠眉长。鄂君绣被朝犹掩,荀令薰炉冷自香。有恨岂因燕凤去,无言宁为息侯亡。合欢不验丁香结,只得凄凉对烛房。

直须全五眼,私业无家产。天地也不知,莫怪渠侬懒。

寄迹双溪上,秋声动远林。断云流影薄,过雁云痕深。旧馆生离思,新愁阙寄音。到头俱梦事,俯默一长吟。

碧烟腾上青松树,下有仙人此炼丹。丹成不愿千千岁,乞与前生一味闲。

老去人间乐事稀,一年容易又春归。市桥压担蓴丝滑,村店堆盘豆荚肥。傍水风林莺语语,满原烟草蝶飞飞。郊行已觉侵微暑,小立桐阴换夹衣。

齐王僚属好男儿,偶觅东归便得归。满目路岐抛似梦,一船风雨去如飞。盘擎紫线莼初熟,箸拨红丝鲙正肥。惆怅途中无限事,与君千载两忘机。

柴门重客醉中归,尚忆挥毫索纸时。何物与侬供不朽,西征卷首石湖诗。

沉沉秋夜静,轻策步中庭。止酒天真澹,烹茶世梦醒。风枝绕惊鹊,露草度流萤。物化犹如此,浮生可得停。

皇皇灵眷,穆穆神心。暂动凝质,还归积阴。功玄枢纽,理寂高深。衔恩佩德,耸志翘襟。

金丝缕缕是谁搓,时见流莺为掷梭。春暮絮飞清影薄,夏初蝉噪绿阴多。依依弱态愁青女,袅袅柔情恋碧波。惆怅路歧行客众,长条折尽欲如何。

阵前金甲受降时。园客争偷御果枝。白发宫娃不解悲。理征衣。一片春帆带雨飞。

天色新晴带薄寒,主人饮客出城关。兰亭觞咏寻羲帖,窆石衣冠吊禹山。春水断桥芳草塘,晓风啼鸟落花闲。囊中诗句壶中酒,何必仙人大小还。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