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庙歌辞·五郊乐章·肃和

律回玉琯,星周金度。
次极阳乌,纪穷阴兔。
火林霰雪,阳泉凝冱。
八蜡已登,三农息务。

作品评述

《郊庙歌辞·五郊乐章·肃和》是一首唐代的诗词,作者佚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律回玉琯,星周金度。
次极阳乌,纪穷阴兔。
火林霰雪,阳泉凝冱。
八蜡已登,三农息务。

诗意: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表达了四时循环的变化和农耕社会的农事安排。作者通过描绘自然现象和季节变化,传达了农耕生活的平和与安宁。

赏析:
该诗词通过运用对比和象征手法,以简洁的语言表现了自然界的变化和人们对自然的感知。以下是对诗句的逐句赏析:

律回玉琯,星周金度。
"律回玉琯"描绘了天空中星辰的循环运行,象征着时间的流转。"星周金度"则意味着星辰环绕着黄金般的光辉,显示出辉煌的景象。

次极阳乌,纪穷阴兔。
"次极阳乌"指的是太阳的位置,表明太阳已经达到了巅峰。"纪穷阴兔"则暗示阴影的增长,预示着太阳下山的时刻。这两句诗表达了昼夜的更替,展示了时间的流逝。

火林霰雪,阳泉凝冱。
"火林霰雪"形容了冬天中的火炉烟雪景象,烟雪纷飞,形成美丽的冬日景观。"阳泉凝冱"则描绘了寒冷冰冻的景象。这两句诗描述了严寒季节的自然景观,突出了冷冽的气息。

八蜡已登,三农息务。
"八蜡已登"指的是农历的八蜡节,表明农事已经告一段落。"三农息务"表示农民们暂时停止了辛勤的农耕劳作,享受农忙之后的宁静。这两句诗揭示了农耕社会的农事安排,展示了季节的变迁和农民生活的节奏。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和四时循环的变化,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和寓意的运用,传递出平和安宁的意境。它展示了唐代农耕社会的生活方式和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作者介绍

佚名,应月泉吟社徵诗(《月泉吟社诗》)。

诗词推荐

历井扪参兴未阑,丹梯通处更跻攀。冥蒙蜀道一云气,破碎岷山千髻鬟。但觉星辰垂地上,不知风雨满人间。蜗牛两角犹如梦,更说纷纷触与蛮。

相伴梅花过一生,月香水影是肝肠。如今梅坏先生死,屋外春风吹夕阳。

早岁腾身隮辇路。秋月春风,只作浑闲度。手挟雷公驱电母。袖中双剑蛟龙舞。如此壮心空浪许。四十明朝,忍把流年数。又过一番生日去。寿觞羞对亲朋举。

蒲葵裁成扇,瘿木斲为樽。自是山林物,不入纨绮门。

空余短笠与轻衰,道着休时事早多。更向中间问消息,夜深无奈月明何。

雪月照梅溪畔路。幽姿背立无言语。冷浸瘦枝清浅处。香暗度。妆成处士横斜句。浑似玉人常淡伫。菱花相对盈清楚。谁解小图先画取。天欲曙。恐随月色云间去。

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去年雪里送君时。马迟迟。思依依。及至金陵,还却值君归。独抱此情谁与语,空三复,草堂诗。年来霜鬓欲成丝。惜睽离。喜追随。四海而今,浑有几相知。上到庐山高绝处,曾为我,一支颐。

举觞自起劝西风,吹尽千林木叶红。遮断前山浑不见,恐妨极目送飞鸿。

莫问西来及与东,焉知佛祖一空同。四维上下皆如是,争奈凡愚执相容。

春阳入我圃,窗户弄喧景。幽池明可鉴,翠竹列如屏。折枯呈紫茎,掊坟见红颖。端居阅时序,人事谢参省。生才不济世,不如守闾井。聊慕庄氏说,处阴以休影。兴来读我书,兴尽煮吾茗。崔侯乃同好,每见辄自警。守道心常晏,感时叹屡永。边隅事未宁,豪俊当驰骋。西麾覆妖巢,北指

九锁松门夜不关,蓬莱分境到尘寰。仙风鹤驾来天表,白昼云旗下世间。古洞得泉消俗病,名山有芭驻童颜。何当常对先生面,愿借飞凫日往还。

龙眠渌净中,微吟作云雨。幽人建德居,知是清风主。

何物催衰白,频年屡别离。弟兄俱老境,摇落况秋时。汝水应余忆,袁江独尔思。不堪行似棘,更对雨如丝。

池上小亭幽,清宵秉烛游。荷盘时泻露,萤火早知秋。有感岁时速,无声河汉流。殊方不堪住,归梦绕沧洲。

虚室独焚香,林空静磬长。闲窥数竿竹,老在一绳床。啜茗翻真偈,然灯继夕阳。人归远相送,步履出回廊。

波上荻花非雪花,风吹撩乱满袈裟。如今岁晏无芳草,独对离樽作物华。

花光烛影春容媚。香生和气。纷纷儿女拜翁前,劝犀尊金醴。家酿名,出《真诰》。凌烟图画,王侯富贵,非翁雅意,愿翁早早乞身归,对青山沈醉。

天浮月景水浮天,路绕山头树绕烟。船小小行人意适,藕花新索酒杯传。

泠泠一带清溪水,远派□通历阳市。涓涓出自碧湖中,流入楚江烟雾里。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