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顾炎武的《赠萧文学企昭》
拼音和注音
chū mén yóu wàn lǐ , jǔ jǔ héng fù jí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万里:1.万里(1916-):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冀鲁豫地委书记、南京市军管会经济部部长。建国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城市建设部部长、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兼北京市副市长、铁道部部长、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2.形容极远。
负笈:1.背着书箱。形容所读书之多。汉桓宽《盐铁论·相刺》:“故玉屑满篋,不为有宝;诵诗书负笈,不为有道。”马非百注释:“负笈,背着书箱。这里‘负笈’与‘满篋’对文,是説所读的书多得要用所背的书箱来计算。”2.背着书箱。指游学外地。《后汉书·李固传》“常步行寻师”李贤注引三国吴谢承《后汉书》:“固改易姓名,杖策驱驴,负笈追师三辅,学‘五经’,积十餘年。”唐白居易《相和歌辞·短歌行二》:“负笈尘中游,抱书雪前宿。”孙中山《中国之革命》:“满清之昏弱,日益暴露,外患日益亟,士大夫忧时感愤,负笈於欧、美、日本者日众。”
出门:到外面去。也特指离开家乡远行。
踽踽:1.独行貌。2.引申为落落寡合的样子。3.小步慢行貌。
顾炎武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原诗
生年十五馀,即与人事接。
中更世难婴,书史伹涉猎。
率尔好为文,蔚然富枝叶。
终愧康成学,久旷周孔业。
日西岁将晏,行事苦不立。
礼堂写六经,庶几犹可及。
俗流好郑卫,淫词自亲狎。
用以扶道真,十无一二合。
出门游万里,踽踽恒负笈。
晚得逢萧君,探赜穷鲁汲。
车中服子慎,一见语便洽。
上考三传讹,独授尼父法。
方深得朋喜,岂料归欤急。
黄鹤对青山,翩然鼓江楫。
浮云翳楚天,引领空于邑。
何时复相从,问奇补三箧。
惟期夕愓心,不负朋簪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