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李攀龙的《公燕诗九首(其八)德琏》
拼音和注音
yún yǔ zhuó gāo yì , shā shí míng yè guā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明夜:白天和黑夜。夜犹未明,后半夜。
夜光:月亮。星月之光。珠名。冠名。萤火虫的别称。
云雨:宋玉《高唐赋》叙宋玉对楚襄王问,说楚怀王曾游高唐,梦与巫山神女相会,神女临去说自己“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后世因以指男女合欢(多见于旧小说)。
沙石:是游戏minecraft中的一种固体方块,它有2种颜色:一种是黄色的,在沙漠上很常见;另外一种是红色的(称为红沙石),在平顶山(粘土山)可以找到。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原诗
群士谐佳会,置酒君子堂。
清言解饥渴,四座生芬芳。
云雨濯高翼,沙石明夜光。
连篇命音响,好合兴文章。
三台开艺苑,爱客擅词场。
伸眉就存慰,千载以为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