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上代人赠别三首

凄音怨乱不成歌,纵使重来奈老何。
泪眼无穷似梅雨,一番匀了一番多。
天上麒麟岂混尘,笼中翡翠不由身。
那知昨夜香闺里,更有偷啼暗别人。
莲子劈开须见臆,楸枰著尽更无期。
破衫却有重逢处,一饭何曾忘却时。

作品评述

《席上代人赠别三首》是苏轼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凄音怨乱不成歌,
纵使重来奈老何。
泪眼无穷似梅雨,
一番匀了一番多。

这首诗词以凄凉的音调表达了苏轼在离别时的伤感之情。作者表示即使重来一次,也无法改变老去的命运。泪水如同不停的梅雨一样,无尽地涌现,一次又一次。

天上麒麟岂混尘,
笼中翡翠不由身。
那知昨夜香闺里,
更有偷啼暗别人。

这里作者使用了比喻,将自己比作天上的麒麟和笼中的翡翠,暗示自己高贵的身份和无法自由的困境。然而,作者在昨夜的香闺中却发现,还有其他人默默地流泪、悄悄地离别。

莲子劈开须见臆,
楸枰著尽更无期。
破衫却有重逢处,
一饭何曾忘却时。

在这里,作者以莲子比喻人的心思,表示只有将莲子劈开才能看到其中的芯,也就是人的内心。楸枰是围棋的一种术语,用来比喻事情的结局。作者表示,事情已经到了尽头,没有了延续的期待。然而,虽然破衣破衫,却依然可以有重逢的机会,一顿简单的饭菜也能让人回忆起往昔的美好时光。

这首诗词以苏轼独特的感慨和思考表达了人生中的离别和无常。作者通过比喻、象征的手法,描绘了自己的心境和对人生的思考。离别的悲伤、老去的无奈以及生活中那些微小而珍贵的瞬间,都在诗词中得到了深情的描绘。整首诗词流露出一种对于命运和生活的无奈和思索,同时也表达了对于重逢和回忆的渴望和珍惜。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黄陵庙前春已空,子规啼血滴松风。不知精爽归何处,疑是行云秋色中。

城中长恨不见山,出城见山如等闲。曹溪过了过岑岭,不惟山粗石仍犷。山如可师癞满顶,石如陈三瘿联颈。一路令人眼不开,眼开令人闷不醒。乌沙未到一溪横,水清见底心已清。大塘六峰争出迎,水精笔架琉璃屏。两峰玉笋初出土,三峰冰盘钉角黍。新峰新琢金慱山,雾作沉烟云作缕。

溪山之兴无时尽,兴尽名亭意可知。出岫孤云含细雨,投林宿鸟爱深枝。风流已是千年事,公案今成七字诗。短棹悠然随所适,人生出处要如斯。

身在云间,目穷天际,一带远山如隔。隐隐迢迢,霏霏拂拂,蔓草寒烟秋色。数着残棋,一声长啸,谁识洞庭仙客。对良宵、明月清风,意味少人知得。君记取、黄鹤楼前,紫荆台上,神有青蛇三尺。土木形容,水云情性,标韵自然孤特。碧海苍梧,白苹红蓼,都是旧时行迹。细寻思、离乱

客中谁者伴闲身,只有苍槐与翠筠。回首昔游惊梦断,故人重见倍情亲。簿书简省官居好,月露清圆句语新。千里相思匪天意,聚头一笑此何因。

渐素景。金风劲。早是凄凉孤冷。那堪闻、蛩吟穿金井。唤愁绪难整。懊恼人人薄幸。负云期雨信。终日望伊来,无凭准。闷损我、也不定。

伏轼长嘶动石门,时艰满目几消魂。非干冀北空群久,羁靮年来苦渐繁。

算橘租菱小市哗,堰头桥尾约千家。人家已尽无人处,时见芙蓉一岸花。

青润奇峰名韫玉,温其质并琼瑶。中分瀑布泻云涛。双峦呈翠色,气象两相高。珍重幽人诚好事,绿窗聊助风骚。寄言俗客莫相嘲。物轻人意重,千里赠鹅毛。

霜落水初澄,星繁月未升。近村闻夜犬,隔浦见秋灯。多病乃如许,微寒已不胜。平生邻曲意,移棹避渔罾。

月满自高丘,江通无狭流。轩窗开到晓,风物坐含秋。鹊警银河断,蛩悲翠幕幽。清光望不极,耿耿下西楼。桂华临洛浦,如挹李膺仙。兹夕披云望,还吟掷地篇。凤池分直夜,牛渚泛舟年。会是风流赏,惟君内史贤。圆景旷佳宾,徘徊夜漏频。金波徒泛酒,瑶瑟已生尘。露白移长簟,风清

陌头杨柳枝,已被春风吹。妾心正断绝,君怀那得知。青楼含日光,绿池起风色。赠子同心花,殷勤此何极。

天爱禅心圆且洁,故添明月伴清光。

坟冢遍青山,高低占原谷。向来路已荒,今迷问樵牧。涉水到云林,隔岗闻近哭。沃酒白杨下,悲风何飋飋。雨止梨园残,鸠声在茅屋。

才入维扬郡,乡关此路遥。林藏初过雨,风退欲归潮。江火明沙岸,云帆碍浦桥。客衣今日薄,寒气近来饶。

君游丹陛已三迁,我泛沧浪欲二年。剑珮晓趋双凤阙,烟波夜宿一渔船。交亲尽在青云上,乡国遥抛白日边。若报生涯应笑杀,结茅栽芋种畬田。

雨收云薄。有底情怀恶。一段春风花事,吟得就、又忘却。海棠红未落。细细流霞酌。选甚蝇营狗苟,皆现定、有何错。

其一楚材称晋用,秦臣即赵冠。离宫延子产,羁旅接陈完。寓卫非所寓,安齐独未安。雪泣悲去鲁,凄然忆相韩。唯彼穷途恸,知余行路难。其二畴昔国土遇,生平知己恩。直言珠可吐,宁知炭欲吞。一顾重尺璧,千金轻一言。悲伤刘孺子,凄怆史皇孙。无因同武骑,归守霸陵园。其三榆关

江山到眼一披豁,世念搅思三宜休。文章苦心费雕琢,岁月老我徒谬悠。欲谭圆觉识佛祖,更希超举期浮丘。宗盟暮年味嚼蜡,灰木万念空烦尤。

梅雨忽已过,松风来飒然。吟多锦囊富,影瘦角巾偏。客祝加餐饭,儿忧少睡眠。衰骸累人久,抚事感余年。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