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喜亭

闻喜名自昔,广亭临汉津。
飞甍出万屋,地绝无纤尘。
盘道城堞古,远林墟曲新。
静觉耕钓胜,幽宜鸥鹭驯。
赖此荒僻郡,幸容朴愚人。
阁铃昼常寂,斋酿寒更醇。
一樽且勤设,勿负头上巾。

作品评述

《闻喜亭》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曾巩。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闻喜名自昔,
广亭临汉津。
飞甍出万屋,
地绝无纤尘。
盘道城堞古,
远林墟曲新。
静觉耕钓胜,
幽宜鸥鹭驯。
赖此荒僻郡,
幸容朴愚人。
阁铃昼常寂,
斋酿寒更醇。
一樽且勤设,
勿负头上巾。

诗词的意境描绘了一座名为闻喜的亭子。这座亭子位于汉水之滨,历史悠久。它的屋檐高耸,似乎要飞出万家屋顶,周围的土地干净整洁,没有一丝尘埃。蜿蜒的小路连接着古老的城堞和新近的村落,远处的林木和村庄交相辉映。在这里,人们可以静静地耕作和钓鱼,感受到宁静胜过繁华,宜人的环境也使得鸥鹭驯服而来。作者感慨于身处这个僻静的郡县,能容纳质朴而愚笨的人。亭子里的铃声白天常常静谧无声,斋戒制作的酒更加醇香。作者呼吁大家珍惜每一刻,不负自己所拥有的平凡生活。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祥和的乡村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朴实人情的赞美。通过对闻喜亭的描写,诗人将自然与人文相融合,展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人们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词流畅自然,字词简练而意境深远,给人以宁静、恬淡的感觉,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宜人的生活情趣。

这首诗词的赏析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自然与人文的融合:诗词中的亭子、汉水、城堞、林木等自然景物与人们的耕作、钓鱼、斋戒等行为相结合,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作者通过描绘自然环境和人们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朴实人情的赞美。

2. 对质朴生活的赞美:诗词中多次提到荒僻郡县、朴愚人等词语,表达了对质朴生活和纯朴人情的赞美。作者认为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可以远离纷扰,享受到宁静和平凡的生活,这种生活方式被诗人视为一种幸福。

3. 平凡生活的珍贵:诗词最后几句呼吁珍惜每一刻,不负头上巾,表达了对平凡生活的珍视。作者通过这种呼吁,提醒人们要珍惜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闻喜亭

闻喜这个名字来自古代,广阔的亭子临近汉津。
飞檐从无数房屋上延伸出来,地面上一丝尘土也没有。
曲折的小道连接着古老的城堞,新兴的村庄隐藏在远处的林木中。
在这宁静中感受到耕作和钓鱼的乐趣,鸥鹭安详地栖息。
幸好我身处这个偏僻的县城,容纳了朴实而愚笨的人们。
阁楼的铃声白天常常寂静,斋戒酿造的酒更加醇美。
拿起一杯,珍惜下一刻,不要辜负头上的巾帽。

这首诗词以简练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名叫闻喜的亭子。亭子位于汉津附近,它的屋檐高高飞扬,没有一丝尘土。古老的城堞和新兴的村庄通过蜿蜒的小道相连,周围的林木增添了诗意。在这里,人们可以安静地进行农耕和钓鱼,而鸥鹭则在这宁静的环境中驯服。作者庆幸自己身处这个偏僻的县城,容纳了朴实而愚笨的人们。亭子的阁楼上白天常常静谧无声,通过斋戒制作的酒更加醇美。作者呼吁读者拿起酒杯,珍惜每一个时刻,不要辜负自己所拥有的平凡生活。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宁静生活和朴实人情的向往,以及对平凡生活的珍视。通过描绘亭子所在的自然环境和人们的生活场景,诗人展现了大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诗词的语言简练流畅,意境深远,给人一种宁静、恬淡的感觉,让读者沉浸在这幅宜人的乡村景象中。

作者介绍

曾巩(一○一九~一○八三),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建昌军南丰县(今属江西)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歷官太平州司法参军、馆阁校勘、集贤校理兼判官告院,出通判越州,歷知齐、襄、洪、福、明、亳、沧诸州。神宗元丰三年(一○八○)判三班院,迁史馆修撰。五年,爲中书舍人。六年,病逝于江宁,年六十五。理宗时追謚文定。《宋史》卷三一九有传。曾巩出欧阳修门下,以散文着称。有《元丰类稿》五十卷,《续元丰类稿》四十卷,《外集》十卷。今仅存《元丰类稿》,并有宋刻《曾南丰先生文粹》十卷和金刻《南丰曾子固先生集》三十四卷传世。 曾巩诗九卷,以清康熙五十六年长洲顾崧龄刻《元丰类稿》爲底本,校以元大德八年东平丁思敬刻本(简称元刻本),并吸收清何焯《义门读书记》(简称读书记)中的校勘成果。参校本有:明正统十二年邹旦刻本(简称正统本),明嘉靖四十一年黄希宪刻本,有顾之逵跋并录何焯批校(简称顾校本),明嘉靖王抒刻本,有吴慈培录何焯校跋(简称吴校本),明隆庆五年邵廉刻本,有傅增湘校跋并录何焯校跋(简称傅校本),明万历二十五年曾敏才等刻本(简称万历本),明万历二十五年曾敏才等刻清顺治十五年重修本,有章钰校并录何焯、姚椿校(简称章校本),金刻本《南丰曾子固先生集》(简称曾子固集)等。集外诗附于编末。

诗词推荐

落霞残日罢空楼,月挂黄昏破客愁。天上幸无封拜事,谁教蟾影曲如鉤。

归梦涉远道,青山非故庐。岁时筋力减,日夜鬓毛疏。且免编民役,休论邸报除。百年余二老,莫遣寸阴虚。

昔我为行客,烦君作好诗。今吾仍是主,送子得无辞。文赋须勤作,经书莫暂离。天资诚美矣,师道可无之。

溪声急。无数落花漂出。燕子分泥蜂酿蜜。迟迟艳风日。须信芳菲随失。况复佳期难必。拟把此情书万一。愁多翻阁笔。

幽禽雨中响,门掩春塘绿。思君暮不来,应伴山僧宿。

雨过山气清,两禺望相峙。树里出钟声,烟澄满江水。熠熠林光中,露重滴松子。

二职亚陶公,归程与梦同。柳垂平泽雨,鱼跃大河风。混迹威长在,孤清志自雄。应嗤向隅者,空寄路尘中。

雨叶吟蝉,露草流萤,岁华将晚。对静夜无眠,稀星散、时度绛河清浅。其处画角凄凉,引轻寒催燕。西楼外,斜月未沈,风急雁行吹断。此际怎消遣。要相见、除非待梦见。盈盈洞房泪眼,看人似、冷落过秋纨扇。痛惜小院桐阴,空啼鸦零乱。厌厌地,终日为伊,香愁粉怨。

坡陁连延出林麓,孤鹰盘拏熊蹜伏。金眸耀日开苍烟,健尾捎风起平陆。由来异物乃同性,意气飞扬两撑矗。山跑野掠纷路歧,何事相逢辄相肉。侧睨翻疑批亢来,迅步直欲空壁逐。乾坤苍茫色惨淡,落木萧飕满空谷。群豺敛迹百鸟停,万里长空齐注目。是谁画者诚崛奇,笔势似与渠争速。

梦想水乡游,阶庭植笼古。宛如江外行,高帆落寒浦。烟枝静疏秀,风穗间低举。於今看未好,漠漠宜秋雨。

画舫照河堤,暄风百草齐。行丝直网蝶,去燕旋遗泥。郡向高天近,人从别路迷。非关御沟上,今日各东西。

猗兴明坛,右平左墄。冕服斯皇,玉佩有节。陟降惟寅,匪徐匪疾。式崇大祀,礼文咸秩。

谢事归来一把茅,村深樵牧日论交。未言客路尘衣化,最恨书窗铁砚凹。恋恋故袍谁复念,便便痴腹敢辞嘲。卜居虽僻吾犹悟,失却岷山理鹤巢。

有美一人闲且都,天然自与常人殊。奔逸绝尘遗步趋,宛在大海之东隅。珠宫贝阙非凡居,鲛绡被体云霞裾。朝乘一鹤暮双凫,往来圆峤仍方壶。所交皆古真仙徒,赤松羡门及麻姑。共论妙道得道枢,天地万物指马如。人间岁月良易徂,别来眼暗齿发疎。山可泐兮海可枯,相思之念无时无。

柳长沙白草离离,万物东南渐絜齐。自折桃花玩春水,人生修短总成泥。

少年走马洛阳城,今作江边瓶锡僧。说与虎头须画我,三更月里影崚嶒。

日日营幽事,时时有好怀。雨园残竹粉,风砌落松钗。伴蝶行花径,听蛙傍水涯。穷通了无谓,不必更安排。

须密之人去其国,尽以族行无敢逸。缀如垂瘤大如囊,低压山墙於我室。秦人逐客真少恩,客来须看春正酣。咄嗟已办四山壁,正对桃李开茅庵。苍头奴解与之语,拥篲招邀聿来宇。相攸新邑经始忙,先作高台奉盟主。沈沈夥涉之为王,独无摇毒之虿芒。熙熙登台坐垂拱,花底退衙春书长。

东院长廓约二更,风雷送雨正冥冥。忽看电掣金蛇过,照出青天一点青。

不与百花期,多从桂子时。低昂如有序,红白自相宜。农为编篱识,蜂因课蜜知。想渠根本盛,未畏雪霜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