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潘丈及小喻登楼玉台观木香酴醾

春前桃李谩纷纷,梅后冰标独有君。
莫将今日推明日,要看三分到七分。

作品评述

诗词:《约潘丈及小喻登楼玉台观木香酴醾》
朝代:宋代
作者:陈宓

春前桃李谩纷纷,
梅后冰标独有君。
莫将今日推明日,
要看三分到七分。

中文译文:
春天未到,桃花和李花纷纷绽放,
梅花谢去,只剩下你独特而傲然。
不要总是将今天的事推到明天,
要看准时机的三分和七分。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陈宓的作品,以描绘春天的花卉为主题,表达了对时机和机遇的思考和观察。

首先,诗人描述了春天即将到来的景象。桃花和李花在春天的前夕已经开始盛开,它们的美丽和繁茂使人目眩神迷。这里,桃李花被用来象征各种美好的机遇和可能性。

接着,诗人转向描述梅花的状态。梅花已经过了盛放的时刻,花瓣凋谢,只剩下孤零零的一朵。这里,梅花被用来代表独特和与众不同的存在。作者以独有君来形容梅花,暗示自己也是一位独特的人物。

在最后两句中,诗人表达了对于把握时机的思考。他告诫人们不要总是将今天的事情拖延到明天,要及时把握机遇。要看准时机的三分和七分,也就是说需要准确判断时机的好坏,抓住适宜的时刻。

整首诗通过春花的对比,寓意着人生中机遇的来临和逝去,强调了把握时机的重要性。作者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鼓励人们珍惜现在,及时行动,抓住机遇,不要将重要的事情拖延到明天。这些思想对于人们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和成就非常有启发意义。

作者介绍

陈宓(一一七一~一二三○),字师復,学者称復斋先生,莆田(今属福建)人。俊卿子。少及登朱熹之门,长从黄榦学。以父荫入仕。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调监南安盐税(本集《丁巳选调》)。歷主管南外睦宗院,再主管西外。嘉定三年(一二一○),知安溪县(明嘉靖《安溪县志》卷六)。七年,入监进奏院,迁军器监簿。九年,因建言忤史弥远,出知南康军。任满,改知南剑州,创延平书院。十七年,命知漳州,闻宁宗卒,乞致仕。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起提点广东刑狱,未上,主管崇禧观。绍定三年卒,年六十。追赠直龙图阁。有《復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二十三卷等。事见清干隆《福建通志》卷四四,《宋史》卷四○八有传。 陈宓诗,以清抄《復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藏南京图书馆)爲底本。底本形式尚整饬,但错漏极多,除少量酌校有关书引录,大量明显形误字、别体字径改;涉及文义的误字,改后加校;部分无法确定的错漏,加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带雪虽奇秪粉妆,酣晴别是好风光。却绿白日青天里,照得花明暖得香。

年光自感益蹉跎,岐路东西竟若何。窗外雨来山色近,海边秋至雁声多。思乡每读登楼赋,对月空吟叩角歌。迢递旧山伊水畔,破斋荒径闭烟萝。

忆访俞夫子,频烦挽袖留。酒边无俗物,尘外有高楼。未醉催歌扇,言归听漏筹。此欢谁与继,怊帐岁时遒。

安仁县令好诛求,百姓脂膏满面流。半破磁缸成醋酒,死牛肠肚作馒头。帐生岁取餐三顿,乡老盘庚犯五瓯。半醉半醒齐出县,共伤涂炭不胜愁。

云淡风高叶乱飞,小庭寒雨绿苔微,深闺人静掩屏帷。粉黛暗愁金带枕,鸳鸯空绕画罗衣,那堪辜负不思归!

十载芳洲采白苹,移舟弄水赏青春。当时自倚青春力,不信东风解误人。

玉筹晕深宫领巾,金槽夜琤出塞新。风沙陇上岁摇碧,一掬犹残长乐春。六奇计丑书来慢,曾是控弦三十万。沼仇无术遣蛾眉,此日天骄更须豢。黄鹄传歌天为悲,边笳按拍鹊南飞。琵琶远恨无人省,灼面东家晓妆影。

二月春来半,宫中日渐长。柳垂金屋暖,花发玉楼香。拂匣先临镜,调笙更炙簧。还将歌舞态,只拟奉君王。

花源一曲映茅堂,清论闲阶坐夕阳。麈尾手中毛已脱,蟹螯尊上味初香。春深黄口传窥树,雨后青苔散点墙。更道小山宜助赏,呼儿舒簟醉岩芳。

使臣抚南夏,万夫久以望。道粹韵宇胜,德满声誉香。炳然龙虎文,瑑此金玉相。笑谈府中居,无为民自康。

鸦啼残照下层城,僧舍初寒夜气清。风乱竹枝垂地影,霜乾桐叶落阶声。不遑将母伤今日,无以为家笑此生。都下苦无书信到,数行归雁月边横。

夜风吹醉舞,庭户对酣歌。愁逐前年少,欢迎今岁多。桃枝堪辟恶,爆竹好惊眠。歌舞留今夕,犹言惜旧年。

槁梧闲据自沈吟,投老真成负此心。酒沃渴鲸悲事往,官随跛憋笑吾今。进为终愧周人朴,归去曾无陆子金。尚赖君诗慰牢落,时清聋聩发纯音。

冉冉梢头绿,婷婷花下人。欲传千里信,暗折一枝春。

平生闲放久,野鹿许为群。居止邻西岳,轩窗度白云。斋心饭松子,话道接茅君。汉主恩情去,空山起夕氛。

兔子死兰弹,持来挂竹竿。试将明镜照,何异月中看。

闲朝向晓出帘栊,茗宴东亭四望通。远眺城池山色里,俯聆弦管水声中。幽篁引沼新抽翠,芳槿低檐欲吐红。坐久此中无限兴,更怜团扇起清风。

着花着酒苦相留,嗔雨嗔风毕竟休。有熊游扬元妩媚,无心点缀亦风流。

久知玄牝是根原,谁道长生别有门。一自描龙兴叹后,至今师事五千言。

布被烘来暖似汤,蒙头高卧未昏黄。道人不是贫鼾睡,省事门中第一方。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