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冬歌

寂寥抱冬心,裁罗又褧褧。
夜久频挑灯,霜寒剪刀冷。

作品评述

《子夜冬歌》是唐代诗人崔国辅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词以冬夜为背景,描绘了一位孤独而寂寞的人在寒冷的夜晚的内心感受。

诗词的中文译文为:

寂寥抱冬心,
裁罗又褧褧。
夜久频挑灯,
霜寒剪刀冷。

诗意表达了作者孤独的心境,并通过描述夜晚的冷寂和寒冷的气氛来加强这种感受。

在第一句诗中,诗人用“寂寥抱冬心”来形容作者内心的孤寂感,冬天象征着寒冷,也意味着孤寂寥落。第二句“裁罗又褧褧”,通过“裁罗”(古代织布时的一种工具)和“褧褧”(冷的样子)两个词语描绘出冬天的严寒和冷寂。第三句“夜久频挑灯”提到在漫长的夜晚中,作者频繁地点亮灯火,暗示着诗人的内心不安和孤独。最后一句“霜寒剪刀冷”中的“霜寒”和“剪刀冷”都用来形容冬天的寒冷,同时也是一种象征性的表达手法,突出诗人心境的孤独冰冷。

整首诗描绘了冬夜的寒冷与诗人孤独心境的交融,通过对孤独与寒冷的描绘,凸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无助,传递了作者对生活中孤独和无奈的体验。这首诗词通过对冬夜的描绘,表达了人们在冬天季节所经历的寂寞、冷漠和孤独,具有一定的悲凉情感,同时也反映了作者的个人情感和思想感悟。

诗词推荐

晓对山翁坐破窗,地炉拨火两相忘。茅柴酒与人情好,萝卜羹和野味长。外面干戈何日定,前头尺寸逐时量。而今难说山居稳,飞马穷搜过虎狼。

子夜

紫梅发初遍,黄鸟歌犹涩。谁家折杨女,弄春如不及。爱水看妆坐,羞人映花立。香畏风吹散,衣愁露沾湿。玉闺青门里,日落香车入。游衍益相思,含啼向彩帷。忆君长入梦,归晚更生疑。不及红檐燕,双栖绿草时。

子夜

情若连环,恨如流水,甚时是休。也不须惊怪,沈郎易瘦,也不须惊怪,潘鬓先愁。总是难禁,许多魔难,奈好事教人不自由。空追想,念前欢杳杳,后会悠悠。凝眸。悔上层楼。谩惹起、新愁压旧愁。向彩笺写遍,相思字了,重重封卷,密寄书邮。料到伊行,时时开看,一看一回和泪收。

子夜

结绿处燕石,卞和不必知。所以王佐才,未能忘茅茨。罢官梁山外,获稻楚水湄。适会傅岩人,虚舟济川时。天网忽摇顿,公才难弃遗。凤凰翔千仞,今始一鸣岐。上马指国门,举鞭谢书帷。预知大人赋,掩却归来词。天子方在宥,朝廷张四维。料君能献可,努力副畴咨。旧友满皇州,高冠

子夜

故园芳事无人管,到处梅花动客情。

子夜

长安大雪天,鸟雀难相觅。其中豪贵家,捣椒泥四壁。到处爇红炉,周回下罗幂。暖手调金丝,蘸甲斟琼液。醉唱玉尘飞,困融香汗滴。岂知饥寒人,手脚生皴劈。

子夜

愧向尊前说报恩,香残玦黛浅含颦。卿自无言侬已会,湘兰天女是前身。

子夜

修竿其钓莫钓,短艇似渔非渔。欸乃一声山水,杏林夫子琴书。

子夜

春风满庭除,琴瑟亦静好。翁中有欢伯,相祝以偕老。

子夜

同呼碧嶂前,已是十余年。话别非容易,相逢不偶然。多为诗酒役,早免利名牵。幸有归真路,何妨学上玄。

子夜

嫩日轻云淡沱天,扑灯过後卖花前。便从水阁杭湖去,卷起朱帘上画船。

子夜

入谷先生一阵香,异花奇木簇禅堂。可怜门外高低路,万毂千蹄日日忙。

子夜

燥吻时时著酒濡,要令卧疾致文殊。河鱼溃腹空号楚,汗水流?始信吴。(《吴真君服椒法》云:半年脚心汗如水。)自笑方求三岁艾,不如长作独眠夫。羡君清瘦真仙骨,更助飘飘鹤背躯。

子夜

万岁黄金欲散时,柯亭风笛尚堪吹。一时谋卓人无数,不遣中郎一个知。

子夜

青春住莫过,伴我恨无穷。家在胡尘里,客来兵刃中。小人真乐祸,大吏竞兴戎。暂适叉鱼市,长惭斩将功。

子夜

草草池亭宴。又何须、珠_络臂,琵琶遮面。宾主一时词翰手,倏忽龙蛇满案。传写处、尘飞莺啭。但得时平鱼稻熟,这腐儒、不用青精饭。阴雾扫,霁华见。使君偿了丰年愿。便从今、也无敲扑,也无厨传。试拂笼纱看壁记,几个标名渠观。想九牧、闻风争羡。此老饱知民疾苦,早归来、

子夜

独上台城望远空,当年遗迹动悲风。怀春罗绮旗亭外,向夕牛羊辇路中。几寺残碑深野草,故宫眢井落梧桐。只今多少兴亡感,湖水苍茫背郭东。

子夜

客从远方至,遗我书一编。览旧眼全痛,诵新神顿还。初披愁欲尽,久翫翳不妍。情知无住处,闵免复竟篇。庶几槁滓中,或沥腴一涓。终然寂无获,所获倦且昏。倦甚得佳睡,犹胜不得眠。

子夜

南泛孤舟景自饶,蒹葭汀浦晚萧萧。秋风汉水旅愁起,寒木楚山归思遥。独夜猿声和落叶,晴江月色带回潮。故园新过重阳节,黄菊满篱应未凋。

子夜

公家伯仲世名流,画省归来共乐忧。稍喜对床听夜雨,永怀扇枕作凉秋。谁言小草能蠲忿,未信閒花可疗愁。惟有埙箎发清吹,渠侬无厌亦无求。

子夜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