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彭郎小姑祠

山与矶名从地志,姑兼郎号出江民。
世间称谓无真实,闻说双祠自有神。

作品评述

《题彭郎小姑祠》是宋代晁补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题彭郎小姑祠

山与矶名从地志,
姑兼郎号出江民。
世间称谓无真实,
闻说双祠自有神。

诗词的意境描述了彭郎小姑祠的题记。下面是对诗词的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开始是描述彭郎小姑祠的地理位置,山与矶(指山石)的名字来源于当地的地志。接着诗词揭示了彭郎小姑祠的特殊身份,彭郎是男子的名字,小姑则是女子的称呼,他们兼具着江民的身份,即与江流相关的人民。

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世间对于人们称呼的虚假和不真实。人们的称呼往往只是表面的称谓,无法真正了解一个人的内心和真实面貌。然而,在听闻彭郎小姑祠的时候,却传说这两座祠堂中确实存在着神明。这里的双祠指的是彭郎和小姑的祠堂,它们被认为有神灵的存在。

整首诗词通过对彭郎小姑祠的描写,传达了人们对于称谓和名义的虚假与无真实性的思考。与此同时,诗词也展现了人们对于神灵和信仰的追求和崇拜。通过这种对比,晁补之在诗中折射出人们内心对于真实和超越物质世界的渴望,以及对于信仰和神奇力量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彭郎小姑祠的神秘与信仰,同时反思了人们外在形式与内在本质之间的差异,以及对于超越现实的追求和仰慕之情。

作者介绍

晁补之(一○五三~一一一○),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调澶州司户参军。召试学官,除北京国子监教授,迁太学正。哲宗元祐初,召试学士院,以秘阁校理通判扬州,迁知齐州。与黄庭坚等并称苏门四学士。绍圣元年(一○九四),坐党籍累贬监信州酒税。徽宗即位,召爲着作佐郎,擢吏部郎中。出知河中府,徙湖州、密州。崇宁间党论復起,奉祠禄居家,葺归来园,慕晋陶潜爲人。大观四年起知达州,改泗州,卒于任,年五十八。有《鸡肋集》七十卷。事见《柯山集拾遗》卷一二《晁无咎墓志铭》,《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晁补之诗,以明崇祯诗瘦阁仿宋刊本(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明光泽堂抄本(简称光本,藏北京图书馆)、涵芬楼藏明蓝格抄本(简称涵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照梁初有情,出水旧知名。裙衩芙蓉小,钗茸翡翠轻。锦长书郑重,眉细恨分明。莫近弹棋局,中心最不平。

北地不知春,惟看榆叶新。岑牟多武士,玉麈重嘉宾。野磷惊行客,烽烟入远尘。系书沙上鴈,时寄日边人。

竹径从初地,莲峰出化城。窗中三楚尽,林上九江平。软草承趺坐,长松响梵声。空居法云外,观世得无生。

吾家大江南,生长惯卑湿。早衰坐辛勤,寒气得相袭。每愁春夏交,两脚难行立。贫穷医药少,未易办芝朮。人言常食饮,蔬茹不可忽。紫苏品之中,功具神农述。为汤益广庭,调度宜同橘。结子最甘香,要待秋霜实。作腐罂粟然,加点须姜蜜。由茲颇知殊,每就畦丁乞。飘流无定居,借屋

枢掖调梅暇,林园艺槿初。入朝荣剑履,退食偶琴书。地隐东岩室,天回北斗车。旌门临窈窕,辇道属扶疏。云罕明丹壑,霜笳彻紫虚。水疑投石处,溪似钓璜馀。帝泽颁卮酒,人欢颂里闾。一承黄竹咏,长奉白茅居。

避暑府西亭,晚归有闲思。夏浅蝉未多,绿槐阴满地。带宽衫解领,马稳人拢辔。面上有凉风,眼前无俗事。路经府门过,落日照官次。牵联缧绁囚,奔走尘埃吏。低眉悄不语,谁复知兹意。忆得五年前,晚衙时气味。

山头种石悬苍云,山下急流风卷纹。何年荒碑当岭立,龟趺圭首犹鳞皴。神龙驱毫鬼输墨,羊公精神荆楚色。想当意匠经营初,已尽东南烟雾迹。从来登览非真游,襄人正乐吴人愁。尊前邹湛亦不恶,江山千古同悠悠。君不见征南后来人姓杜,自喜作碑心更苦。祗留陈迹笑痴迷,行客何曾泪

复寄满瓢去,定见空瓢来。若不打瓢破,终当费酒材。

茂德为邦久,丰貂旧相尊。发生传雨露,均养助乾坤。晓肆登楼目,春销恋阙魂。女墙分吏事,远道启津门。湓浦潮声尽,钟陵暮色繁。夕阳移梦土,芳草接湘源。封内群甿复,兵间百赋存。童牛耕废亩,壕木绕新村。野步渔声溢,荒祠鼓舞喧。高斋成五字,远岫发孤猿。一顾承英达,多荣

曲崦藏云树老藤,碧山秧稻一层层。回寻二十年前梦,犹是当时识面僧。

海上聊一望,舶帆天际飞。狂蛮莫挂甲,圣主正垂衣。风恶巨鱼出,山昏群獠归。无人知此意,吟到月腾辉。

寂寂江山晚,苍苍原野暮。秋气怀易悲,长波淼难溯。索索风叶下,离离早鸿度。丘壑列夕阴,葭菼凝寒雾。日落亭皋远,独此怀归慕。

三国名臣宅,千楹释子宫。但求除橘籍,不见老松公。怀抱凌云上,规模偃盖同。须防雷雨际,恐复化为龙。

门外绿阴千顷,两两黄鹂相应。睡起不胜情,行到碧梧金井。人静,人静。风动一庭花影。

画莫难於工写生,獐猿移得上幽屏。相逢平野初惊顾,共向薰风适性灵。引子昼游新草绿,啸群时望故山青。可怜官省沈迷处,每到中轩顿觉醒。

腊尾春头半月期,寒欺人日雪销迟。才升晴旭扶桑树,便拂东风细柳枝。和气满城真可掬,丰年击壤已先知。侏儒温饱皇天赐,行续中和乐职诗。

小桧新移近曲栏,养成隆栋亦非难。当轩不是怜苍翠,只要人知耐岁寒。

骨肉缘枝叶,结交亦相因。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况我连枝树,与子同一身。昔为鸳与鸯,今为参与辰。昔者常相近,邈若胡与秦。惟念当离别,恩情日以新。鹿鸣思野草,可以喻嘉宾。我有一罇酒,欲以赠远人。愿子留斟酌,叙此平生亲。

君家勋业在盘盂,莫把头颅问钃镂。汉地不埋王莽骨,唐天难庇禄山躯。不随召奭始求老,便学孔明终托孤。十庙英灵俨如在,谩于宗社作穿窬。

一枝秾艳对秋光,露滴风摇倚砌傍。晓景乍看何处似,谢家新染紫罗裳。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