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宋岩老参议

居然是是亦非非,错处稠中定不疑。
万事过人旁袖手,一生从众自观颐。
肯为壮县虽尝试,略见周行已逆知。
尽日杜门佳客至,小槽亲校酒醇漓。

作品评述

《挽宋岩老参议》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陈傅良。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这世间常常有模糊不定的事物,难以确定其中的对错。虽然有许多事情超过了常人的能力,但我宁愿置身旁观,不轻易参与其中。即便我愿意为壮丽的事物尝试,也只是略有所知,而且我已经逆着常规的行为去理解这些事情。整天都有美好的客人光临,我在小槽里亲自检查美酒的纯净度。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心境和对生活的淡泊态度。诗人面对复杂的世界,对事物的真相感到困惑,他选择保持自己的独立观察和思考,不轻易参与其中。他不追逐名利,宁愿远离尘嚣,从容自若地观察世间万象。他欣然接待来访的客人,享受简单而纯粹的人生乐趣。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心境,展现了他对世事的洞察和超然的态度。诗中的"居然是是亦非非,错处稠中定不疑"表明了世事常常让人摸不清其中的真相,难以确定对与错。诗人选择保持自己的独立判断,不轻易相信他人的观点,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

"万事过人旁袖手,一生从众自观颐"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漠态度,他不追逐世俗的成功和权势,而是选择从旁观察、自我观照,以达到内心的平静与自在。

"肯为壮县虽尝试,略见周行已逆知"表明诗人愿意尝试新奇的事物,但他只是略有所知,而且他以与常人相反的方式去理解这些事物,显示出他的独特思维和对常规的质疑。

"尽日杜门佳客至,小槽亲校酒醇漓"描绘了诗人宁静自在的生活场景,他欣然接待来访的客人,品尝纯净的美酒,展示了他对简单而纯粹的人生乐趣的追求。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传达了对世俗纷扰的抵触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这首诗词给人以启示,引导人们反思追逐名利的盲目与虚幻,倡导追求内心真正的平静与满足。

作者介绍

陈傅良(一一三七~一二○三),字君举,温州瑞安(今属浙江)人。早师事郑伯熊、薛季宣,爲永嘉学派巨擘。孝宗干道八年(一一七二)进士,授太学录。歷通判福州、知桂阳军。光宗禅位,迁提举湖南常平茶盐、转运判官,改提点浙西刑狱,过阙,留爲吏部员外郎。绍熙三年(一一九二)迁秘书少监兼实录院检讨官,嘉王府贊读,起居舍人,四年,兼权中书舍人,因建言调和两宫矛盾不应,自免而归。宁宗即位,召爲中书舍人兼侍读、直学士院、同实录院修撰。寻与韩侂胄不合,出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庆元二年(一一九六),削秩罢宫观,杜门韬晦,榜所居室爲止斋。嘉泰三年卒,年六十九,謚文节。有《止斋先生文集》五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宋楼钥《陈公神道碑》、蔡幼学《陈公行状》,《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陈傅良诗,以明正德覆刻宋嘉定五年永嘉郡斋本爲底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好风明月,共芙蕖、占作人间三绝。试问千花还□□敢与英姿同列。一曲千钟,凌云长啸,舒放愁肠结。人生易老,莫教双鬓添雪。回首蝇利蜗名,微官多误,自笑尘生袜。争似玉人真妩媚,表里冰壶明洁。露下寒生,参横斗转,又听胡笳发。夜阑人静,一声清透云阙。

吃饭著衣,事事成现。俯仰折旋,一见便见。

幽人自爱山中宿,又近葛洪丹井西。窗中有个长松树,半夜子规来上啼。

色自色兮声自声,新莺啼处柳烟轻。门门有路通京国,三岛斜横海月明。

莱妻魂逝不容招,敢问何方处寂寥。老去更堪听薤露,病来久不近金蕉。声摇夜梦蛩相吊,垢翳篝衣雨辄潮。细读君诗重凄惋,隐侯肤骨不胜销。

问讯杨夫子,经年客异乡。南浮湘水远,西望楚天长。五岭梅花发,孤城草色荒。白云遥满目,曷久住炎方。

造物本无尽,贪求乃不公。此能随量取,彼亦一无穷。水底家家月,窗间处处风。要知真宰意,不在有无中。

不见玉人清晓。长啸一声云杪。碧水满阑塘,竹外一枝风袅。奇妙。奇妙。半夜山空月皎。

日照玉楼花似锦,楼上醉和春色寝。绿杨风送小莺声,残梦不成离玉枕。堪爱晚来韶景甚,宝柱秦筝方再品。青娥红脸笑来迎,又向海棠花下饮。

天涯憔悴身,一望一沾巾。在处有芳草,满城无故人。怀才皆得路,失计自伤春。清镜不能照,鬓毛愁更新。

梁日东阳守,为楼望越中。绿窗明月在,青史古人空。江静闻山狖,川长数塞鸿。登临白云晚,流恨此遗风。

黎盘云,与白玉蟾有联句。事见《海琼玉蟾先生文集》卷六。

莽莽暄风吹九州,春来何处不消忧。林间鸟语随时好,花里风光映日流。

十月为阳庆小春,电枢来应帝王真。天长地久千秋节,鳌抃欢呼四海人。黼座衮龙明日月,绣墩珠履切星辰。何图已告无疆寿,安得区区计古椿。

窈复窈兮流火庭,物受炼兮愁六丁。烁此鼎兮神无停,雪尽垢兮朝朱陵。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莫露光芒上斗牛。

卓立不求名出家,长怀片志在青霞。今日英雄气冲盖,谁能久坐宝莲花。

午窗破梦角巾斜,自涤铜铛煮茗芽。满院绿苔春色静,冥冥细雨落桐花。

学舍论交二十年,白头相对固依然。才难孰为吾君惜,果满宁容我辈先。熟路长驱聊缓步,百全一发不虚弦。故怀未尽还成别,饱惯人间不更怜。

有鹦鹉飞集他山,山中禽兽辄相爱。鹦鹉自念虽乐,此山虽乐,然非吾久居之地,遂去,禽兽依依不舍后数月,山中大火。鹦鹉遥见,心急如焚,遂入水沾羽,飞而洒之。天神言:“汝虽有好意,然何足道也?”对曰:“虽知区区水滴不能救,然吾尝侨居是山,禽兽善待,皆为兄弟,吾不忍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