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季常所蓄《朱陈村嫁娶图》二首

我是朱陈旧使君,劝农曾入杏花村。
而今风物那堪画,县吏催租夜打门。

作品评述

《陈季常所蓄《朱陈村嫁娶图》二首》是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朱陈村的情景和他对村庄变迁的感慨。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是朱陈旧使君,
劝农曾入杏花村。
而今风物那堪画,
县吏催租夜打门。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轼对朱陈村的思念和对社会变迁的感叹。诗人自称是朱陈村的旧使君,指自己曾经在这个村庄担任过官职。他回忆起过去自己劝导农民种植杏花的情景,但如今村庄的景象已经大不相同了。风景的变迁让他感叹不已,而县吏的催租则给村民们带来了困扰和压力。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朱陈村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过去时光和社会变迁的思考和感慨。首先,作者以自己曾经担任朱陈村使君的身份自居,彰显了自己对这个村庄的特殊情感。其次,诗人回忆起自己曾经劝导农民种植杏花的情景,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农耕生活的赞美。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村庄的风景已经发生了变化,变得难以为画。这种景象的改变也代表了社会的变迁和现实的困境。县吏催租夜打门的描写,展示了村民们生活的压力和不安定。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传递了作者对逝去时光和社会变迁的情感,引发了读者对于时光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思考。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十亩松篁百亩田,归来方属大兵年。岩边石室低临水,云外岚峰半入天。鸟势去投金谷树,钟声遥出上阳烟。无人说得中兴事,独倚斜晖忆仲宣。

诗中长爱杜池州,说着芜湖是胜游。山掩肥城当北起,渡冲官道向西流。风稍樯碇网初下,雨摆鱼薪市未收。更好两三僧院舍,松衣石发斗山幽。

白瓯飞来类从汝,寒雁瞥起几导吾。未觉咫间能万里,曲肱残梦落东湖。

晓来庭户外,草树似依依。一夜东风起,万山春色归。冰消泉派动,日暖露珠晞。已酝看花酒,娇莺莫预飞。

昨日卢梅塞口,整见诸人镇守。都护三年不归,折尽江边杨柳。

冷饭杂沙砾,短褐蒙霜露。黄叶满山邮,行人跨驴去。

高池高阁上连起,荷叶团团盖秋水。主人已远凉风生,旧客不来芙蓉死。

古寺老柏下,叟货翠玉罂。兽足面以立,瓜腹肩而平。虚能一勺容,色与蓝水并。我独何为者,忽见目以惊。家无半锺畜,不吝百金轻。都人莫识宝,白日双眼盲。

捍拨紫槽金衬,双秀萼,两回鸾。齐学汉宫妆样,竞婵娟。三十六弦蝉闹,小弦蜂作团。听尽昭君幽怨,莫重弹。

天地山河作织机,百花如锦柳如丝。虚空白处做一疋,日月双梭天外飞。

八月乌啼海子桥,南来使客下青霄。云埋石室丹书在,日落延秋翠辇遥。麟史未全归圣代,龟文犹得认前朝。词臣载笔需文献,莫遣回车久寂寥。

水面芙蓉秋已衰,繁条偏是著花迟。平明露滴垂红脸,似有朝愁暮落时。

裴回轻雪意,似惜艳阳时。不悟风花冷,翻令梅柳迟。

忆昨闻佳境,驾言寻昔蹊。非惟初物变,亦与旧游暌。幽渚为君说,清晨即我携。途深独睥睨,历险共攀跻。林笋苞青箨,津杨委绿荑。荷香初出浦,草色复缘堤。乐处将鸥狎,谭端用马齐。且言临海郡,兼话武陵溪。异壤风烟绝,空山岩径迷。如何际朝野,从此待金闺。

昨日青巾,今朝红角。脂腮粉面别躯壳。改头换面有谁知,更形易体无人觉。奉劝诸公,词中想邈。百年迅速如雷雹。早为下手练精神,顿安

石绿藤黄间麝煤,半枯瘦篠羽{毡卜换土}毸。一时艮岳天颜笑,乞与宣和印押来。

平进差贤似躁求,乃翁岂不为儿谋。今寒畯士难京秩,古子男邦亦小侯。翘馆讵宜频造请。孤山虽好勿淹留。谁言此老心如铁,临别无端作许愁。

舟小回仍数,楼危凭亦频。燕来从及社,蝶舞太侵晨。绛雪除烦后,霜梅取味新。年华无一事,只是自伤春。

脉脉无言亦有期,雪中狂杀羽林儿。可怜多少幽奇事,却是东风总不知。

霜实常闻秋半夜,天台天竺堕云岑。如何两地无人种,却是湘漓是桂林。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