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十八首

六月连三伏,人间似焰炉。
依稀寒水玉,仿佛冷秋菰。
修竹芭蕉入画图。

作品评述

《偈颂十八首》是宋代释如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六月连三伏,
人间似焰炉。
依稀寒水玉,
仿佛冷秋菰。
修竹芭蕉入画图。

译文:
六月连续三个伏天,
人间宛如一座火炉。
若隐若现的寒冷水波宛如玉,
仿佛是冷冽秋天的菰草。
修长的竹子和葱翠的芭蕉入画般绘制出图画。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六月的景象,特别是连续的三个伏天给人带来的炎热感受。作者以生动的比喻将人间的炎夏形容为一座火炉,给人一种炙热的感觉。然而,在这炽热的夏季里,作者却发现了一些冷爽的元素。他形容水波如玉一般清凉,仿佛是寒冷的秋天的菰草。最后,作者运用修竹和葱翠的芭蕉入画,给人一种清新、宜人的感觉。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六月天气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环境的敏感和细腻观察力。他用炽热的比喻将夏季的炎热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通过寒水玉和冷秋菰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清凉和凉爽的向往和渴望。最后一句中的修竹和芭蕉,则给整首诗增添了自然之美和艺术之感。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将炎热与凉爽、夏季与秋天相对照,给人以清新、舒适的感受,具有一定的意境和韵律之美。

作者介绍

释如净,字长翁(《中国佛学人名辞典》),俗姓俞,明州苇江(今浙江宁波)人。初自芙蓉山至明州雪窦山谒智鑑禅师,相侍十五年。宁宗嘉定三年(一二一○)受请住建康府清凉寺。迁台州瑞巖寺、临安府净慈寺、庆元府瑞巖寺,再住净慈寺。晚受诏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爲青原下十六世,雪窦智鑑禅师法嗣。约卒于理宗宝庆间,行脚四十余年,卒年六十六(《语录·辞世颂》)。有《天童如净禅师语录》二卷、《天童如净禅师续语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续语录》及所附《观音导利兴圣宝林寺入宋传法沙门道元记》。 如净诗,以辑自《语录》、《续语录》者依原卷次编爲三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丽泽南轩聚,俱曾辱异知。颛蒙初自释,诱掖信吾斯。虽叹行窝寂,犹亏筑室思。只同二三子,许学莫能移。

松篁拥翠入云间,雅称高人卷道闲。自是红尘飞不到,一溪流水绕青山。

衣裳好,仪貌恶。不姓许,即姓郝。

春云情既高,片段飞虚碧。去留机未消,今古望还积。澄澄天影回,杳杳地形直。别夜共相思,谁栖此泉石。

绿藓深迎步,红霞烂满衣。洞天应不远,鸾鹤向人飞。茅许仙踪在,烟霞一境清。夷希何许叩,松径月空明。

轻摇风桨过焦山,山色相留半日闲。万顷月波秋雨后,一篝烟翠夕阳间。城依铁瓮心尤壮,酒对金峰鬓惜斑。愿得淮头来好语,吸江亭下且怡颜。

丹霞修何行,天花雨红英。草莽化金碧,宴坐十年成。落笔多奇语,酬唱皆名卿。微言寄祸福,无心天籁鸣。顷年来七峰,见我眼增明。西来的的意,一语贯三乘。坐令尘土人,弹指悟无生。别来今许久,夜梦飞爽灵。新诗忽入手,春风死草萌。公以慧生定,我自明而诚。相望虽千里,秋风

叠送香罗浅色衣,著来春色入书帷。到家慈母惊相问,为说王孙脱赠时。

少年南北快飞腾。身到处,有佳声。甓社化才行。又出使、余杭故城。春风满路,堤边杨柳,难系去留情。何处望双旌。泛千里、孤舟月明。

百六消氛雾,东南立际蟠。统传三圣后,枕尊百年安。不识游畋乐,深知稼穑难。何人青史上,敢作汉唐看。

垂帘清昼篆烟霞,满地苍苔衬落花。习寂不须天送供,图闲懒为客煎茶。寒炉煨芋留残火,怪衲连云缀断麻。兀坐不知天早晚,月移松影上窗纱。

寒木高萝几曲溪,断碑零落卧荒祠。澄潭想像云头涌,悬瀑依稀雨脚垂。地轴漫烦龙虎战,天符那得元神私。茫茫造物殊难晓,要是为霖自有时。

老去深悲宠辱惊,归来胸次渺寰瀛。登山临水随宜坐,问柳寻花信意行。境胜已勾诗兴动,身閒还引道心生。亲知满眼如君少,何不时来共一觥。

言念将别。睹物伤情。赠尔话言。要在遗名。惟此遗名。可以全生。

擅美玄光侧,传芳瀚海中。凤文疏象郡,花影丽新丰。色对瑶池紫,甘依大谷红。若令逢汉主,还冀识张公。

北祖安禅唯看净。毗邪升座更谈空。须知密勿万机外,常在瑜珈三昧中。

云窗雾阁,尘满题诗处。枝上流莺解人语。道别来、知否瘦尽花枝,春不管,更遣何人管取。平生鸥鹭性,细雨疏烟,惯了江头自来去。不见鹊桥边,只为隔年,翻赢得、年年风露。便学得、无情海中潮,纵一日两回,如何凭据。

石头巉岩如虎踞,凌波欲过沧江去。钟山龙盘走势来,秀色横分历阳树。四十馀帝三百秋,功名事迹随东流。白马金鞍谁家子,吹唇虎啸凤凰楼。金陵昔时何壮哉!席卷英豪天下来。冠盖散为烟雾尽,金舆玉座成寒灰。扣剑悲吟空咄嗟,梁陈白骨乱如麻。天子龙沉景阳井,谁歌玉树后庭花。

劳谦寡悔。忠信可久安。劳谦寡悔。忠信可久安。天道害盈。好胜者残。强梁致灾。多事招患。欲得安乐。独有无愆。歌以言之。忠信可久安。

披荆重立小朝廷,风递南薰入扇巾。大势已冯天祚宋,中兴更赖岳生申。扶持命脉还吾蜀,消息精神运此身。人原武功归入相,我祈河内且留恂。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