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庞醇之见寄

北楼千尺午犹寒,冉冉飞尘不可干。
横望沧溟了无际,贵人休向画图看。

作品评述

《和庞醇之见寄》是范仲淹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北楼千尺午犹寒,
冉冉飞尘不可干。
横望沧溟了无际,
贵人休向画图看。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北楼高耸入云的景象,午时时分依然寒冷。飞扬的尘土无法阻挡视线。远望之下,茫茫的大海没有边际。诗人告诫贵人不要只局限于纸上的图画,而应该亲自去体验真实的世界。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北楼高耸的景象,展示了范仲淹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感受。午时的北楼仍然寒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飞扬的尘土象征着世俗的纷扰和浮躁,无法阻挡诗人的视线。远望大海,茫茫无际,给人以无限遐想之感。最后,诗人以贵人为喻,告诫他们不要只停留在纸上的图画中,而应该亲自去体验真实的世界,感受自然的壮丽和广阔。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境界的思考和启示。

作者介绍

范仲淹(九八九~一○五二),字希文,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幼孤,母改嫁长山朱姓,遂名朱说,入仕后始还姓更名。真宗大中祥符八年(一○一五)进士。仁宗朝仕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曾主持“庆历新政”,提出明黜陟、抑侥倖、精贡举等十事。歷知睦、苏、饶、润、越、永兴、延、耀、庆、邠、邓、杭、青等州军。皇祐四年,改知颍州,赴任途中病故,年六十四。謚文正。着有《范文正公集》,有北宋刊本,范文正公集》二十卷,《四部丛刊》景明翻元刊本增别集四卷。《宋史》卷三一四有传。 范仲淹诗,以《四部丛刊》本爲底本。校以宋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别集中重出诗两首,已予删除。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六卷。

诗词推荐

鄱阳太守是真人,琴在床头箓在身。曾向先皇边谏事,还应上帝处称臣。养生自有年支药,税户应停月进银。净扫水堂无侍女,下街唯共鹤殷勤。

有象阶前景,无声膝上琴。何劳今郑卫,视听不关心。

枕上初残柏子香,鸟声帘外已斜阳。碧山过雨晴逾好,绿树无风晚自凉。芳岁背人成荏苒,好诗和梦落苍茫。羊求何不来三径,门掩残书满石床。

中书为尚友,铁面迫人寒。易得乌龙角,难逢紫马肝。石英能比玉,歙好不如端。曾记文闱内,蒙君青眼看。

桃李场中已免参,只将农辅繁头术。

妙行真人,重阳师父,遇师吕祖玄通。十年了道,归去得乘风。一纪三番下界,性正直、凡事依公。天上现,无为手段,超显自然功。全真文集里,藏机隐密,妙在其中。论龙吟虎啸,婴姹娇容。玉内金光灿灿,神丹结、跃出灵宫。人还悟,速修清净,休受世间崇。

满目飞明镜。忆年时、呼朋楼上,畅怀觞咏。圆到今宵依前好,诗酒不成佳兴。身恰在、燕台天近。一段凄凉心中事,被秋光、照破无余蕴。却不是,诉贫病。宫庭花草坦幽径。想夜深、女墙还有,过来蟾影。千古词人伤情处,旧说石城形胜。今又说、断桥风韵。客里婵娟都相似,只後朝、

千岩一尺璧,八月十五夕。清露堕桂花,白鸟舞虚碧。

忆昔都城会,论交戊午班。故书虽绝迹,晚景自贪闲。契阔形骸外,参差出处间。重来风作恶,黯淡宝莲山。

多年燥吻苍苔砌,秃尽江南石上毫。五色蛮牋犹有剩,一拳端砚岂胜劳。萧斋幸预谈宾末,谢墅深降弈思高。微物供堂方犹豫,丹青笔下枉风骚。

底处娇黄蜡样梅,幽香解向晚寒开。故人未寄岭头信,先报江南春意来。

词章科目溯当年,壁水名流孰子先。杜甫生逢天实未,陶潜空忆闰臣前。明庭结绶怀新渥,暗壁移灯理旧编。约对青山谭出处,一冬润雪长新泉。

麦陇东风半展须,桃红柳绿自相於。耕犂歇午炊烟起,断岸溪头人钓鱼。

传说当年契此翁,偶然来此笑春风。忽抛布袋归何处,地下天高一阁空。

天开盘谷隐,春到浣溪家。一水楼台影,满山桃李花。春风寄横笛,夜月拟乘槎。政好逢佳客,江空北斗斜。

初归誓墓老乡邦,手结茆茨近小江。北渚露沾行药屐,东厢日射勘书窗。孤忠自信丹心折,万事空成雪鬓霜。长媿宗人白崖老,赠行期我鹿门庞。

春日正晴明,满园花盛发。劝尔竹木鸡,莫啼泥滑滑。

人家一样卷湘帘,惹起新愁到酒边。久客不知诗瘦损,小楼孤倚月娟娟。

烟梢露叶贯冬荣,高出危墙近覆亭。闻道兰台有图籍,故留春粉助蒸青。

苇萧萧,风摵摵,落日江头何处客。斜倚帆樯不唤人,五湖浪向心中白。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