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行

柔桑采尽绿阴稀,芦箔蚕成密茧肥。
聊向村家问风俗:
如何勤苦尚凶饥?

作品评述

【注释】:
①柔桑--嫩桑。②芦箔--用芦苇或芦竹编的养蚕工具。这两 句说:嫩桑叶采光了,树荫也稀了,芒箔上的蚕茧结得又密又肥。③聊--暂且。风俗--这里指年景、收成。④凶饥--凶年饥岁,这句说:(你们养蚕人)这样勤劳辛苦,为什么还闹饥荒呢?

作者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诗词推荐

长安鬻碑者,遗我古鼎铭。不知其所来,有眼实未经。凡百十九字,诡怪摹物形。纵横下点画,不类子与丁。试考诸传说,其源已冥冥。宣王石鼓文,气韵殊飘零。始皇峄山碑,骨骼何冷竮。我恐鬼哭时,正为此物灵。安得不死神,提去询大庭。为我译其辞,读之骇群听。

主人凤皇池,二客天禄阁。共来东轩饮,高论杂谈谑。南笼养白鹇,北笼养孔雀。素质水纹纤,翠毛金缕薄。大夸凫柄鼎,不比龙头杓。玉印传条侯,字辩亚兴恶。钿剑刻辟邪,符宝殊制作。末观赫连刀,龙雀铸鐶锷。每出一物玩,必劝众宾酌。又令三云髻,行酒何绰约。固非世俗驩,自得

出门红未芳,还家绿成幄。仙葩独婉娩,书声共寥落。日暮碧云合,天寒翠袖薄。念远怅悠悠,缑山缈孤鹤。

无忧树下,右胁诞生。已是造妖担怪,那堪七步周行。云门一棒打镣,未为勦绝。看来只好活葬,解脱无底深坑,依前日午打三更。

平头五十沧江叟,寄迹三家桑柘村。樽酒不知谁主客,柬书相伴过晨昏。有时独步来沙际,尽日清谈倚树根。一任傍人笑迂阔,此心欲与白鸥论。

一入咸阳尽旧游,春风台榭对芳洲。非关好景留人醉,自是行人醉不休。

七月六日苦炎热,对食暂餐还不能。每愁夜中自足蝎,况乃秋后转多蝇。束带发狂欲大叫,簿书何急来相仍。南望青松架短壑,安得赤脚蹋层冰。

范阳豪侠未销沉,总为燕歌动楚吟。白草金陵迷马迹,秋风贾峪隔岩阴。十年未洗尘随脚,万事还经雨到心。欲为房山留半日,簿书明发正骎骎。

瘦藤枝,乌律卒。入草寻人,揣空出骨。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贬向无生国。

身如椰子口宏开,看尽诸方鬼戏来。放一头低人不识,疏山师叔是同胎。

惰游不能耕,心媿新舂白。啸傲茅三间,主人终胜客。

剥啄延秋屋上鸟,明朝箭道入东都。宫中亦有风流阵,不及渔阳突骑粗。

蜗角蝇头既可憎,如何又问利和名。学他太古先天妙,舍取中庸一点诚。乾坤所谓日月祖,坎离乃是天地精。工夫学到震无咎,只字拔茅乘泰亨。

立海终风黑,洗光双日红。余波溅渤解,仙仗岌崆峒。宗庙神灵在,公师礼数崇。平生精履屐,尚觉小臣忠。

天目山人客鉴湖,请言近世两鸿儒。洪平斋集亲抄否,陆放翁诗背诵无。绿芡紫莼乘月采,黄精白术入云锄。土毛未负将军腹,万卷撑肠定不枯。

高堂有亲今老矣,孝子晨昏奉甘旨。伤哉贫也敢辞劳,百里迢迢亲负米。后来列鼎坐重裀,积粟万钟不逮亲。古言周急不继富,为母请粟非无人。

曾宴瑶池万玉宫。鸾骖此日自从容。杓携鹑首坤维外,岁在降娄虎坎中。生指李,寿方瞳。云仍今有鹊巢风。传家自得长年诀,安用人祈鹤与松。

怒涛喷雪战鱼龙,架篾成桥袅半空。世路险夷那不有,此心安处本来同。

表质自坚贞,因人一扣鸣。静将金并响,妙与乐同声。杳杳疑风送,泠泠似曲成。韵含湘瑟切,音带舜弦清。不独藏虹气,犹能畅物情。后夔如为听,从此振琮琤。

周公制乡礼,无有相通佐。鼎肉送子思,烝豚出阳货。交亲随高低,岂问小与大。自従此礼衰,伏腊有饥卧。乡人慕古俗,酬酢等四坐。东邻遗西舍,迭出如蚁磨。宁我不饮食,无尔相咎过。相従庆新春,颜色买愉和。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