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日三首

至日寒无赖,今朝愁奈何。
两宫黄屋远,二老白头多。
圣主今尝胆,皇天忍荐瘥。
乾坤为回首,慷慨一悲歌。

作品评述

《至日三首》是宋代诗人冯时行所作,这首诗传达了作者对时代动荡和个人遭遇的思考和慨叹之情。

诗中首先描绘了一个寒冷而无情的日子,这一景象与当下作者内心的忧愁形成鲜明对比。接着,诗人以寓言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时局的观察和感叹。他提到了两座宫殿,暗指政治中心,暗示政治权力的远离,以及老年人白发苍苍的多。这可能代表着社会的动荡和变迁,以及老年人在乱世中所承受的痛苦和困境。

接下来,诗人以嘲讽的口吻写到了圣主的胆怯和皇天的忍耐。这可以被视为对当时朝政的批评,暗示统治者胆怯和上天对其的宽容。最后,诗人以悲歌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慷慨之情。他回首乾坤,对时代的变迁和个人命运的起伏感到悲愤,表达了对现状的不满和对人世间沧桑的思考。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动荡时代和个人遭遇的忧愁和不满,通过寓言和隐喻的手法,用深沉的情感揭示了时代的困境和个人的无奈。这首诗也反映了宋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政治不安和混乱,以及普通人对此的观察和思考。

作者介绍

冯时行(?~一一六三),字当可,号缙云,壁山(今四川璧山)人。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调江原县丞,知眉州丹稜县。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以政优召对,因反对和议,出知万州。十一年,又因不附秦桧免官,遂居缙云山中,授徒讲学。桧死,二十七年起知蓬州,二十九年,知黎州,三十一年,知彭州(《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二○、一四二、一七六、一八二、一九二)。擢成都府路提点刑狱。孝宗隆兴元年,卒于官。有《缙云集》四十三卷(《宋史·艺文志》),已散佚,明嘉靖中李玺刊爲《缙云先生文集》四卷,卷一至三爲诗。事见《缙云先生文集》附录宋蹇驹《古城冯侯庙碑》,《宋史翼》卷一○有传。 冯时行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缙云文集》爲底本,校以清赵氏小山堂抄本(简称小山堂本,藏北京图书馆)。另从《永乐大典》等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卷四。

诗词推荐

白首羽林郎,丁年戍朔方。阴天瞻碛落,秋日渡辽阳。大漠寒山黑,孤城夜月黄。十年依蓐食,万里带金疮。拂雪陈师祭,冲风立教场。箭飞琼羽合,旗动火云张。虎翼分营势,鱼鳞拥阵行。誓心清塞色,斗血杂沙光。战地晴辉薄,军门晓气长。寇深争暗袭,关迥勒春防。身贱竟何诉,天高

三十年来梦,王郎歌哭情。桂亭看躍马,蒿里望铭旌。废相存亡托,孤儿内外并。休论书数万,色色负平生。

春过新烟能有几,愁生飞絮转难禁。可怜衰白随年少,爱看残红到夜深。一辈衣冠方事事,故园松竹已阴阴。明年此会知谁共,雁荡山前寄好音。

自昔旃裘与酪浆,而今啜茗又焚香。雄心尽向蛾眉老,争肯捐躯入战场。

僧懒开门见客迟,空林流水日斜时。欲留诗句知曾过,我后来看竟是谁。

雪里何人作道装,冰绡重叠色鹅黄。染时定著蔷薇露,雨洗风吹故自香。

万里莓苔地,不见驱驰踪。唯开文字窗,时写日月容。竹韵漫萧屑,草花徒蒙茸。披霜入众木,独自识青松。

小小平栏容易攀,栏边杨柳又成班。是非荣辱不到地,南北东西都见山。但解心宽长有趣,不因境胜始能闲。从今与子安心诀,外物由来总不关。

洛阳征战后,君去问凋残。云月临南至,风霜向北寒。故园经乱久,古木隔林看。谁访江城客,年年守一官。

宁知贵公子,本是鲁诸生。上国风尘旧,中司印绶荣。辛勤戎旅事,雪下护羌营。

终日欲归去,蹉跎空岁华。只知催客泪,何处是君家。寄子他巢稳,颁春故国赊。林梢啼不尽,流恨入山花。

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军城临汉水,旌旆起春风。远思见江草,归心看塞鸿。野花沿古道,新叶映行宫。惟有诗兼酒,朝朝两不同。

市有虎,毋妄言。当关虎士森戈鋋,市上一呼人驾肩。虎虽猛,那得前。市有虎,言非妄。君不见左冯诸邑天下壮。斧斤声断林壑空,猛虎通衢恣来往。食人肉,饮人血,沈痛积冤何可说。凝香堂上紫烟浮,风流太守尤民尤。一朝令下开信赏,藉皮枕骨弥山丘。虎已减,人患绝,夜永犹闻泣

寓形宇宙间,汉身犹治木。要在直而方,毋使圆且曲。直方固违众,吾心以为是。圆民虽适时,吾心以为耻。人由圆曲富,吾用直方贫。吾心虽不移,予以书诸绅。

久傍严公趋玉帐,近蒙贺监解金龟。一壶分助登高饮,客宦长安共此时。

节序匆匆改岁华,满庭芳草一池蛙。吟髭总为伤春白,病眼长因中酒花。梦里暂归凭蛱蝶,江头相送忆琵琶。客窗过尽清明日,风雨昏昏噪暮鸦。

宇宙今年气数新,不愁无地著閒身。西成稼穑占鱼梦,南纪干戈息马尘。随分田园胜仕宦,及时儿女了婚姻。细思便合从君去,龙虎山中作道人。

筋力追欢胜去年,不应吹帽愧华颠。壮心未折秋风里,笑口频开晚照边。学士带欺黄菊烂,侍臣绶夺紫萸鲜。自怜蹭蹬诸公后,一醉犹能赋此筵。

山民为生最易足,一身生计资山木。负薪入市得百钱,归守妻儿烹斗粟。山林未尽终不忧,衣食自足他无欲。人生谁使爱功名,万虑千思挠心腹。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