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塔院

招提登览处,野客兴偏浓。
路入千层翠,窗涵万垒峰。
溪声来小院,云影落长松。
幸对老僧榻,焚香话苦空。

作品评述

《香山塔院》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范端杲。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招提登览处,野客兴偏浓。
路入千层翠,窗涵万垒峰。
溪声来小院,云影落长松。
幸对老僧榻,焚香话苦空。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来到香山塔院的景象和心境。"招提"是佛教寺庙的意思,"登览处"指登上高处俯瞰景色。"野客"指远离尘嚣的游客,他们的兴致格外浓厚。诗人走上通往塔院的路,看到层层叠叠的青翠山峦,窗户反射着无数山峰的景色。溪水的声音传入小院,云影投在高耸的松树上。诗人感到幸运能够坐在老僧的榻前,燃起香烟,与老僧谈论生命的苦空之道。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香山塔院的景色和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山峦起伏、翠绿如海的景象,窗户映射出万垒连绵的山峰,给人一种宏伟壮观之感。溪水的声音和云影的变幻,增添了一份宁静和神秘感。

诗中的"野客"一词表达了远离尘嚣的自由心境,他们来到这里,心情格外愉悦,对美景充满了兴趣和热情。诗人幸运地坐在老僧的榻前,与他交谈,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苦空之道的探索。焚香的动作象征着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宁静的意向。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笔墨勾勒出了香山塔院的景致,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对内心的感悟,传达出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思考和对追求内心宁静的追求。这种深邃而宁静的意境与佛教文化的精神相契合,展现了宋代文人的修身养性的追求。

作者介绍

范端杲,字元章,号杨溪,兰溪(今属浙江)人。浚从子。官国子监学宾。有文集数卷,已佚。事见《范香溪先生文集》附《范杨溪先生遗文》。今录诗三首。

诗词推荐

策马水头值此翁,恐成鸿燕啬相逢。归鞭亟指远峰碧,握手频看笑脸红。淡月一帘清坐处,高风千载慨歌中。渊源自昔崇师友,吴下应怜旧阿蒙。

樱桃千万枝,照耀如雪天。王孙宴其下,隔水疑神仙。宿露发清香,初阳动暄妍。妖姬满髻插,酒客折枝传。同此赏芳月,几人有华筵。杯行勿遽辞,好醉逸三年。

云门秋却入,微径久无人。后夜中峰月,空林百衲身。寂寥寒磬尽,盥漱瀑泉新。履迹谁相见,松风扫石尘。

西溪风月宜真赏,东岭烟霞称苦吟。他日黄扉勤论道,秋风一梦到山林。

断桥疏竹带山幽,装点诗人觅句愁。多谢双鱼传尺素,绝胜斗酒得凉州。

春生夏长出墙头,含箨新梢玉版抽。宜雪宜霜无不可,如椽且与貌宜秋。

移家正在小斜川,新买黄牛学种田。奏赋不骑沙苑马,怀归长梦浙江船。窗浮爽气青山近,书染凉阴绿树圆。乐岁未教瓶有粟,全资芋栗应宾筵。

黄叶归根静不风,回塘雪后正浟溶。山林有分吾当去,簪绂方兴子未慷。点检寒荣梅又动,思量暖事李将浓。桥南水北来还往,露布诗篇不必封。

兀兀北窗下,嘈嘈林间鸣。声各奏小大,谅亦随其形。倏然气肃冽,一夕俱沈冥。试语尘中士,细听秋虫声。

南北舟行互掷梭,长淮混混接天河。石梁景绝虹垂渚,桐柏春深雪作波。四望空明无俗翳,数声欸乃有渔歌。谁言此地殊幽僻,自我今来风味多。

太丘晚节,把家事、一切传他谌纪。业已休休,又谁解露绶,会稽郡邸。张丈殷兄,阮生朱老,相与为唇齿。酒楼犹记,谪仙尝醉于此。一二耆旧胎书,新来强健否,问年今几。谢传当时,却因个甚,抛了东山起。对局含_温飞卿对局诗:“含_见千里”,闻筝堕泪,围在愁城里。吾评晋士

几年无此会,今日喜相从。 ——潘述后夏仍多病,前书达几封。 ——皎然水华迎暮雨,松吹引疏钟。 ——皎然出谷随初月,寻僧说五峰。 ——潘述

诗来千里作春妍,尚记城南五亩园。岂但苔痕留屐齿,故应石上有洼缸。

六国平来四海家,相君当代擅才华。谁知颂德山头石,却与他人戒后车。

相识横山塔,于今十五年。孤标立绝顶,秃影照清川。寂寞无香火,将迎几舫船。吾襄岂重过,珍重塔中仙。

玄都重到拂题尘,屈指于今十四春。白石烟消丹灶冷,苍崖日永画楼新。山中自笑黔驴技,天外谁知海鹤身。洞口桃花莫相笑,刘郎犹是少年人。

停桡横水中,举目孤烟外。借问吴溪人,谁家有山卖。

漫脱春衣浣酒红,江南二月最多风。梨花雪后酴醾雪,人在重帘浅梦中。

辞天理玉簪,指日使鸡林。犹有中华恋,方同积浪深。张帆度鲸口,衔命见臣心。渥泽遐宣后,归期抵万金。

断香漠漠绕藤床,新月娟娟转画廊。乡远每劳千里梦,雨悭未放九秋凉。衰迟分作骥伏枥,敛退敢求锥出囊。剩喜今年有奇事,严遵滩下系归航。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