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顾朝阳还吴

寂寞俱不偶,裹粮空入秦。
宦途已可识,归卧包山春。
旧国指飞鸟,沧波愁旅人。
开樽洛水上,怨别柳花新。

作品评述

诗词《送顾朝阳还吴》是唐代李颀所作,描述了送别顾朝阳赴任吴州时的情景。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寂寞俱不偶,裹粮空入秦。
宦途已可识,归卧包山春。
旧国指飞鸟,沧波愁旅人。
开樽洛水上,怨别柳花新。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顾朝阳离开后的寂寥孤寂之感,表达了李颀自己宦途曲折的心境。他看到顾朝阳背着空空如也的行囊离开,心里感慨万分,意识到自己和顾朝阳一样,将要面对一段艰难的旅程。李颀心中想到了自己曾经在吴国的美丽往事,仿佛看到了离开旧国的顾朝阳飞离的鸟儿和愁绪缠绕的旅人。他希望在别离时可以一起开怀畅饮,但是洛水上的酒宴只让他对别离的悲愤更加深刻。

赏析:
这首诗深情而哀切,用简洁而凝练的语言,将离别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诗中的“寂寞俱不偶”一句,以一种相同的心境衬托了顾朝阳和李颀在各自宦途中的孤独寂寞之感,而“裹粮空入秦”则饱含着诗人心中的愁绪。整首诗写出了宦途中心灵的彷徨与苦楚,以及对离别的留恋之情。在最后两句中,诗人通过“开樽洛水上,怨别柳花新”表达了自己深深的惋惜和失落。洛水的宴席无法让他们忘却离别的忧伤,而柳花的新绿则使他们更加怀念旧日的美好时光。

这首诗以朴实的诗句,生动地展示了人们在离别时的情感波动和复杂心境,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感叹与留恋之情,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者介绍

李颀,字粹老。少举进士,后弃官爲道人,遍歷湖湘。晚居临安大涤洞天。善丹青,神宗熙宁间尝画春山横轴且书诗于后,投杭州通判苏轼。事见《苏轼诗集》卷一一《李颀秀才善画山以两轴见寄仍有诗次韵答之》注。

诗词推荐

黄堂冰峙两飞仙,不遣纤尘到绣筵。龙麝香中挥玉麈,蕙兰丛里釂金舡。即今别乘符初合,伫看丹墀璧再联。来岁凉颸生殿阁,帝觞同捧听钧天。

除书亦下属微班,唤作官曹便不闲。检案事多关市井,听人言志在云山。病童唤著唯行慢,老马鞭多转放顽。此去仙宫无一里,遥看松树众家攀。

百尺楼前舣去桅,元龙豪气肯低徊。昔从桂岭访梅去,今自荆江载月回。敢拟王刘曾主客,应嗤瑜逊等舆台。转头落日阳关外,三叹可人呼不来。

多谢刘夫子,殷懃寄我编。何时共杯酒,一笑似当年。岁月回霜雪,生涯废简编。终期收晚学,茅屋送归田。

残英片片入埃尘,芳径迢迢遍草莱。野鹿衔将溪畔过,杜鹃啼向月中来。偶经别院飘歌扇,忽舞前檐送酒杯。不似无情东逝水,明年还逐艳阳开。

小园吾所好,栽植忘劳形。晚果经秋赤,寒蔬近社青。竹萝荒引蔓,土井浅生萍。更欲从人劝,凭高置草亭。

岭上西行双石人,临溪照水久逡巡。低头似愧南来使,居处虽高已失身。

去时桃未蕊,归见石榴花。白首镫前酒,青山梦里家。鹃声心路梗,蚊毒面皮麻。劳苦书生事,堪嗟老未涯。

宣城从古胜,谢守擅风流。夫子名当世,君王付此州。讼铃闲郡阁,吟笔动江楼。莫忆窗中句,能诗今隐侯。

秋来谁不负归田,炊玉尝新喜欲颠。乞我一年横短笛,太平有象是丰年。

中铨覆拟下慈宸,又作东西补掾人。去国虽逢零霰暮,过江未失杂花春。西山气爽聊持版,白紵袍馀且制巾。星贯文稀堪乐事,联曹鲍照藻辞新。

卷帘迟日暖,睡起思沈沈。辽海音尘远,春风旅馆深。疏篁留鸟语,曲砌转花阴。寄语长征客,流年不易禁。不得辽阳信,春心何以安。鸟啼窗树晓,梦断碧烟残。绿鉴开还懒,红颜驻且难。相思谁可诉,时取旧书看。

北风吹雪满皇州,携手同为落魄游。霄汉路歧腾万里,江湖尘土积千忧。世情共逐飞蓬转,人事都如激浪流。只待清谈慰愁病,月明几度促归舟。

先帝谋元帅,烦公护蜀淮。军皆歌范老,民各像乖崖。北顾犹关虑,西归已卷怀。早令扶日月,宁不扫氛霾。

鸾屏绣被香云拥。平帖幽闺梦。觉来重试古龙涎。深炷玉炉、烧气不烧烟。匆匆人去三更也。月到回廊下。出门无语送郎时。泪共一天风露、湿罗衣。

平生不作贾胡留,怪底江边未发舟。泷吏不须前白事,更忙定要看罗浮。

仙祠成秘殿,远郡在卢阳。旭日初流景,卿云忽降祥。三枝分玉叶,五色照琳房。元后成真荫,钦柴报上苍。

幽兰谁复奏,闲匣以端忧。知止惭先觉,归欤想故侯。山蝉铃阁晚,江雨麦田秋。唯有空门学,相期老一丘。

三条陌上拂金羁,万里桥边映酒旗。此日令人肠欲断,不堪将入笛中吹。

毒雾腥尘涴色香,无知蜂蝶自乾忙。醉时烦恼不须醉,三斗谁能向汝阳。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