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日葵开,映墙遮牖,小斋端午。

出自宋代晁补之的《消息(同前自过腔,即越调永遇乐端午)》

出自宋晁补之的《消息(同前自过腔,即越调永遇乐端午)》

拼音和注音

hóng rì kuí kāi , yìng qiáng zhē yǒu , xiǎo zhāi duān wǔ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红日:太阳。因其放射出红色光辉,故称。

端午:(名)我国传统节日,在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原诗

红日葵开,映墙遮牖,小斋端午。杯展荷金,簪抽笋玉,幽事还数。绿窗纤手,朱奁轻缕。争斗彩丝艾虎。想沈江怨魄归来,空惆怅、对菰黍。
朱颜老去,清风好在,未减佳辰欢聚。趣蜡酒深斟,菖葅细糁,围坐从儿女。还同子美,江村长夏,闲对燕飞鸥舞。算何须、楚王雄风,方消畏暑。

诗词推荐

老鹤阅世久,归来毛骨寒。田园半拱木,儿稚总胜冠。爱客能酤酒,寻山不跨鞍。平生未见面,试作阿咸看。

蚤虿蜂虻罪一伦,未如蚊子重堪嗔。万枝黄落风如射,犹自传呼欲噬人。

小雨初凉夜,残灯欲暗时。病多愁近酒,心弱怯题诗。旧友殊方少,归耕晚岁宜。回头语孤影,此意有君知。

欲细腰围强忍饥,早知作计太憨痴。从今百斛收螺黛,学取风流半额眉。

风灯露水两茫然,莫为欢华少壮年。无病更须求药物,爱闲犹要觅缗钱。此生身世揶揄里,末路光阴泣涕前。快出囊中餐玉法,白云深处日高眠。

杖林山下竹筋鞭,生长由来古佛先。一击眼睛才定动,又随烟雨过秦川。

缓步荒郊外,杖藜看耨锄。蓑衣蒙短褐,野饭摘残苡。雨过苗花湿。云深草树疏。敲门无犬吠,何处觅樵渔。

日日薰风卷瘴烟,南园珍果荔枝光。灵鸦啄破琼津滴,宝器盛来蚌腹圆。锦里只闻消醉渴,蕊宫惟合赠神仙。何人剌出猩猩血,深染罗纹遍壳鲜。

危楼年少记登临,老矣重来力不禁。风月欲谈嫌许事,山种不险似人心。淡烟衰草乡关远,细雨黄花节序深。虽有小诗行乐处,世无知己为谁吟。

万木皆未秀,一林先含春。此地独何力,我公布深仁。霜叶日舒卷,风枝远埃尘。初英濯紫霞,飞雨流清津。赏异出嚣杂,折芳积欢忻。文心兹焉重,俗尚安能珍。碧玉妆粉比,飞琼秾艳均。鸳鸯七十二,花态并相新。常恐遗秀志,迨兹广宴陈。芳菲争胜引,歌咏竟良辰。方知戏马会,永谢

水浸石根冷,风吹藤叶飞。菰蒲秋影里,长趁钓船归。

满目暮山平远,一池云锦清酣。忽有钟声林际,直疑梦到江南。

荒溪屈曲中郎篆,白鹭参差玉笋斑。竿日已移三丈外,水云犹垛两山间。石桥梅萼余香冷,茅店人家晚梦閒。幸自归心过飞鸟,不须循指示刀环。

之苦,自伐去也。归涂悄然念之,作此以示同行。稠塘旧是花千树。曾泛入、溪深误。前度刘郎重唤渡。漫山寂寂,年时花下,往往无寻处。一年一度相思苦。恨不抛人过江去。及至来时春未暮。兔葵燕麦,冷风斜雨,长恨稠塘路。

风光绿野。日照青丘。孺鸟初飞。新泉始流。乘舆携手。连步同游。采芳中阿。折华道周。任情止息。随意去留。

雨气侵人襟袖凉,诗愁恼起沈东阳。诘朝秧马催田畯,昨夜雷车动阿香。鸠妇岂知忧旱去,商羊聊亦为时忙。芙蓉秋水须佳句,妙意宜搜到渺茫。

谢公潜有东山意,已向朱门启洞门。大隐犹疑恋朝市,不知名作罢归园。

野寺荒台晚,寒天古木悲。空阶有鸟迹,犹似造书时。

弃官谓逍遥,劳苦殊未既。荒畴须垦辟,破屋久涂塈。疾深药难求,食尽谷暴贵。安能作经营,但觉睡有味。秋高霜露逼,更苦薪炭费。虽云未遽死,饥冻亦可畏。颇思从李广,小猎聊吐气;复恐灞亭归,邂逅逢醉尉。

战鼙鸣未已,瓶屦抵何乡?偶别尘中易,贪归物外忙。后蝉抛鄠杜,先雁下潇湘。不得从师去,殷勤谢草堂。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