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晚晴池上作

雨歇南山积翠明,淡云消尽远天晴。
漪涟不动秋塘静,独拄寒筇绕岸行。

作品评述

《秋日晚晴池上作》是宋代文学家寇准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雨停后,南山上的翠绿明亮,
淡淡的云消散,天空远处晴朗。
秋天的池塘平静无波,
我独自拄着寒冷的竹杖,沿着岸边漫步。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晚上,雨过天晴,景色宜人。南山上的绿树在雨后显得格外明亮,云朵稀薄,天空透出远处的晴朗。池塘平静无波,没有涟漪荡起,整个景象非常静谧。诗人独自一人,手拄着冰冷的竹杖,沿着岸边漫步。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日晚晴的美景,凸显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诗人通过描绘南山的翠绿、晴朗的天空和平静的池塘,表达了秋天的宜人景色,营造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诗人独自拄着寒冷的竹杖漫步在岸边,给人一种恬静自得的感觉,同时也借此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雨后的明亮和晴朗的天空与秋塘的静谧形成鲜明的对比,凸显了秋日晚晴的美丽景色。同时,诗人选择了"寒筇"这个寒冷的竹杖,与温暖的秋景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进一步凸显了自然景色的魅力。

总体上,这首诗通过简洁而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秋天晚晴景色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之美。诗中所描绘的景象给人以平和、宁静的感觉,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一种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的敬畏。

作者介绍

寇准(九六二~一○二三),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太宗太平兴国五年(九八○)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县,移大名府成安县。累迁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淳化二年(九九一),拜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改同知枢密院事。四年,罢知青州。五年,拜参知政事。至道二年(九九六),罢知邓州。真宗即位,迁工部侍郎,权知开封府。咸平六年(一○○三),迁兵部侍郎,爲三司使。景德元年(一○○四),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同年冬,契丹攻宋,准力谏真宗亲征,至澶州(今河南濮阳),迫成和议,是爲“澶渊之盟”。三年罢相,爲刑部尚书,知陕州。后迁兵部尚书,入判都省。大中祥符七年(一○一四),復拜同平章事、枢密使。八年罢。天禧三年(一○一九),又授同平章事,充景灵宫使。四年六月,坐与周怀政谋请太子监国、禁皇后预政、奉真宗爲太上皇事,罢相,封莱国公,寻贬道州司马。干兴元年(一○二二),再贬雷州司户参军。仁宗天圣元年,以疾卒于雷州,年六十二。后十一年,诏復太子太傅,赠中书令、莱国公,又赐謚忠愍。有《忠愍公诗集》三卷,集前附有孙汴所撰神道碑。《宋史》卷二八一有传。 寇准诗,以《四部丛刊》三编影印明嘉靖间蒋鏊刻《忠愍公诗集》三卷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间吴调元辨义堂刊《寇忠愍公诗集》三卷本(简称吴本),清初《两宋名贤小集》钞本所收《寇莱公集》七卷本(简称集本)。採录清鲍廷博校记(简称鲍校)、劳权校记(简称劳校)、近人傅增湘校记(简称傅校)、张元济校记(简称张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彭元瑞知圣道斋钞本、李文田跋钞本,俱系出自蒋本、吴本,然四库本补了各本残缺的文字,少数异文有参考价值,故亦出校记注明。另辑得集外诗十五首,编爲卷四。《宋诗纪事》所收《春恨》一首,系唐人来鹄所作,今归诸附录。

诗词推荐

体能中格号时文,能料科场可策勋。此外更资为学在,木须根立乃凌云。

我来袁公溪,断岸犹残垒。僵柳远临湾,新蒲初出水。行行古台近,两两惊禽起。鸡犬何处闻,人家深坞里。

林垂紫李玉成蹊,水映红榴石近溪。深栋双双飞燕语,阴槐绿树万蝉嘶。

陈平无产业,尼父倦东西。负郭昔云翳,问津今亦迷。未能忘魏阙,空此滞秦稽。两见夏云起,再闻春鸟啼。怀仙梅福市,访旧若耶溪。圣主贤为宝,君何隐遁栖。

九死穷荒一病翁,晓来犹怯北窗风。谁知葵藿倾心切,待到日轮升太空。

我不如陶生,世事缠绵之。云何得一适,亦有如生时。寸田无荆棘,佳处正在兹。纵心与事往,所遇无复疑。偶得酒中趣,空杯亦常持。

苍苔满字土埋龟,风雨销磨绝妙词。不向图经中旧见,无人知是蔡邕碑。

新凉时节城南住。灯火诵鲁国尼父。到秋来宋玉生悲,不赋高唐云雨。一声声只在芭蕉,断送别离人去。甚河桥柳树全疏,恨正在长亭短处。

晚凉思饮两三杯,召得江头酒客来。莫怕秋无伴醉物,水莲花尽木莲开。

今冬少霜雪,腊月厌重裘。渐动园林兴,顿宽薪炭忧。山陂泉脉活,村市柳枝柔。春饼吾何患,嘉蔬日可求。

此士党有挟,则不与之友。持此问秋崖,一笑见颔不。

莫过溪桥银树林,溪深未抵路泥深。清风一阵掠人面,晴色半开关客心。远岭惹云秋里雪,淡天刷墨晓来阴。几多好句争枝我,柳夺花偷底处寻。

雨洗春枝冷,莺愁晚更啼。感时双泪落,送客片帆西。淮隰逢鴒羽,京尘纵马蹄。有才无殿课,安稳步通闺。

橘柚生南国,幽林日匆蒨。上有嘉禽鸣,五色被余绚。彼美发华英,厥包待秋荐。根本当自持,无为风土变。

柳君文武甚,睨视万人豪。老气鼓不作,卷旗解弓刀。上为朝阳桐,下为涧溪毛。囊中有美实,期子种蟠桃。

长鲸须响海波翻,泽雉何由肯畜樊。步障连空鞋一屋,不如萧散半山园。

轮囷香事已,郁郁著书画。谁能入吾室,脱汝世俗械。

遇节思吾子,吟诗对夕曛。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逆旅空弹铗,生涯只卖文。归帆宜早挂,莫待雪纷纷。

故垒空如堵。杳无踪、朝台暮榭,燕歌赵舞。为问人间繁华梦,几度邯郸炊黍。只燕子、春来秋去。太液句陈何由辨,似咸阳、一炬成焦土。兴与废,竟谁主。满川芳草迷烟雨。怅平生、楚骚心事,更堪羁旅。野水芙蓉香寂寞,犹似当年怨女。长啸罢、中天凝伫。沧海桑田寻常事,附冥鸿、

莫登楼,楼外华灯人竞游。翠枝威威六素虬,鸣梢一声从天头。金炉烟开雉尾收,正见月射双琼鉤。半峰飞泉落惊沤,嘘呵紫雾鱼龙浮。弦清管高脆欲流,霜寒雏凤丹山愁。台上美人春风柔,舞腰回急宝钗投。禁街特敕香车留,簾疏的皪排星眸。画省宵间空翠帱束如穷兔离新罘。况惊白发心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