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渊二首

蛰龙道已成,升降得自在。
渊无百尺深,窍穴通沧海。

作品评述

《龙渊二首》是宋代诗人郭印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龙在深渊中自由自在地升降的景象,以及深渊虽然看似深不可测,却有通往辽阔沧海的通道。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龙在深渊中嬉戏,
自由地升降。
深渊无边深,
窍穴通向浩渺的大海。

这首诗词展现了龙在深渊中的活动,以龙为象征,表达了自由自在的精神。诗人用龙来描绘自由的状态,暗示人们应该追求内心的自由,不受外界桎梏的束缚。龙的升降自如,象征着自由的精神可以超越物质的界限,自由地展现自己的本性。

诗中提到的深渊被描述为没有边界的深不可测的存在,但诗人却指出这个深渊中有窍穴,通向广阔的沧海。这象征着尽管人们可能会面对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抱有希望和努力,就可以找到通向更广阔世界的道路。诗人鼓励人们要有勇气去探索未知,超越自身的限制,寻找更高的境界。

整首诗词运用了象征手法,通过描写龙和深渊,表达了自由、勇气和探索的主题。它鼓励人们要坚持追求内心的自由,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挑战,并积极寻求突破和进步。诗词的意境深远,给人以启发和鼓舞,引发读者对自由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作者介绍

郭印,字不详,史籍无传。据本集诗篇知其晚号亦乐居士,成都(今属四川)人。二十岁入太学肄业。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进士。歷摄铜梁县,知仁寿县,州府管库,学校教官,亦任过短期朝官。积阶至左请大夫(《文定集》卷一五《与陈枢密书》)。官终知州(《宋元学案补遗》卷四)。一生活动主要在蜀地。高宗绍兴四年(一一三四)前后即在故乡云溪营别业,后即退老于此,年八十尚存世。所着《云溪集》,不见宋人着录,且于明代失传。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二卷。 郭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年往望空除,时来循虚至。明两无留晷,吹万有逸气。我行淹一周,辰适再值。束发岁更七,算齿纪将二。少怀沧洲心,壮损青霞志。淮禽终异化,魏瓠始同弃。五游存予欢,三费亡吾忌。达生庶不疚,乘流随所寄。

客従筠溪来,欹仄困一叶,忽逢章贡余,滉荡天水接。风霜出洲渚,草木见毫末。势奔西山浮,声动古城嶪。楼观却相倚,山川互开阖。心惊鱼龙会,目送凫雁灭。遥瞻客帆久,更悟江流阔。史君东鲁儒,府有徐孺榻。高谈对宾旅,确论精到骨。余思属湖山,登临寄遗堞。骄王应笑滕,狂客

新鸿并落叶,正逐朔风飞。此地仍分首,何山是所归。问程云栈远,宿馆雨灯微。莫恨天涯别,重寻志未违。

晓见苍龙驾,东郊春已迎。彩云天仗合,玄象太阶平。佳气山川秀,和风政令行。句陈霜骑肃,御道雨师清。律向韶阳变,人随草木荣。遥观上林树,今日遇迁莺。

仲尼饥饿颜回夭,此意谁能问大钧。何事香山白居士,每嗟衰老亦言贫。

平生误识白云夫,再到仙檐忆酒垆。墙外万株人绝迹,夕阳惟照欲栖乌。

冠盖长安几番新?放翁只似向来贫。满窗红日价无敌,半榼新醅香动人。宴坐心光无蔽障,横眠踵息自清匀。世间不用询名字,身是无怀上古民。

淮北山南幕府开,江淮谁念有遗才。出门万里长安道,乞我於潜驭马来。

故岁犹长新岁晚,东君破腊便回春。花枝稍稍暗红上,已觉轻寒不著人。

泉形如盌水波圆,一勺之多可悟全。试看灵湫轻洒处,甘霖顷刻遍秦川。

花明绮陌春,柳拂御沟新。为报辽阳客,流芳不待人。远戍功名薄,幽闺年貌伤。妆成对春树,不语泪千行。形影一朝别,烟波千里分。君看望君处,只是起行云。啼莺绿树深,语燕雕梁晚。不省出门行,沙场知近远。洞房今夜月,如练复如霜。为照离人恨,亭亭到晓光。

云疊已实,玉爵有舟。荐于灵籍,儜乃神休。

两地曾辞最重权,功如温树懒能言。从来富贵知何限,少有元戎是状元。

治烦方喜众材同,坐啸南阳郡阁中。几案有尘书檄简,里闾无事稻梁丰。衣冠济济归儒学,俎豆诜诜得古风。幸屈异能来助我,敢将颜色在蜚鸿。

去住迹虽异,爱憎情不同。因君向帝里,使我厌山中。故友多朝客,新文尽国风。艺精心更苦,何患不成功。

门掩平湖避俗嚣,静观风景识春朝。庭梅向日花全拆,岳树连云雪未消。少壮可惊年暗减,幽栖翻觉睡偏饶。相知赖有曹溪子,禅外时来慰寂寥。

屈指西风阅岁华,半年行役苦思家。彩衣归去亲闱好,画角吹残客梦赊。病里中秋慵见月,醉中九日强簪花。朅来又过书云候,节物催人一可嗟。

我尊我亲,承天之祉。寿名兼美,家国咸喜。公傅秉礼,实册有糨。惟千万祀,令闻不已。

九日三眠火力齐,五朝又报四眠时。辛勤一月方能茧,缲得成丝却卖丝。

宝婺摇珠佩,常娥照玉轮。灵归天上匹,巧遗世间人。花果香千户,笙竽滥四邻。明朝晒犊鼻,方信阮家贫。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