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郊访沈洞主一首

抖擞尘埃暂出郊,一藤行访羽人巢。
风翻翠浪催禾穗,秋放殷红著树梢。
万里家山怀五老,各年活计却三茅。
明朝便好乘风去,不学浮屠更打包。

作品评述

《出郊访沈洞主一首》是宋代王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抖擞尘埃暂出郊,
行走田野探访沈洞主。
风吹翠浪催促禾穗成熟,
秋天的红色点缀在树梢上。
远离万里之外的家山,怀念五位老人,
每年都要劳碌三茅的琐事。
明天一早,我将乘风而去,
不学那些虚浮的浮屠,更不用带着行囊。

诗词以出郊访友的主题展开,诗人抖擞精神,临时离开尘嚣,前往田野探访沈洞主,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自然的向往。诗中描绘了风吹动绿浪,加速禾穗成熟的景象,以及秋天的红叶点缀树梢的美景,展示了大自然的生机和美丽。诗中还表达了对远离家乡的思念之情,怀念家山和五位老人,描述了每年辛勤劳作的琐事。最后,诗人表示明天将乘风而去,不学浮屠,不带行囊,表达了对简朴、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观和人情思念为主题,通过描绘田园风光和朴素生活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真实情感的追求。同时,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描写和对比手法,使诗情更加鲜活。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情之间的交融,表达了对朴素、自由生活的向往,传递了一种追求真实、远离浮华的情感。

作者介绍

王阮(?~一二○八),字南卿,德安(今属江西)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都昌主簿,移永州教授。淳熙六年(一一七九),知新昌县(本集《和渊明归去来辞》序)。光宗绍熙中知濠州,改知抚州。宁宗庆元初韩侂胄当政,闻其名,特命入奏,遣客诱以美官,王对毕即出关,侂胄怒,批旨予奉祠,于是归隠庐山。嘉定元年卒。有《义丰文集》一卷。《宋史》卷三九五、明嘉靖《九江府志》卷一三有传。 王阮诗,以宋淳祐三年王旦刻《义丰文集》(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酌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又辑得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赤城千古一东湖,谁肯重开太极图。要得斯文传气脉,定须吾党立规模。圣贤不尽七分易,天地长存三字符。念念服行方是学,莫将枝叶费工夫。

一人不杀谢乾坤,万里来来谒帝阍。高下受官随品从,九流艺术亦沾恩。

暑途劝加餐,养成摩天翮。中车宝带黄,小队油幢碧。

蘼芜涧边春草青,桃叶渡头江水生。女郎到此歌一曲,不尽今来古往情。

蹇四山之孤竹兮,商周二君。藐三径之孤松兮,晋宋一人。天地冰霜兮,木落归根。遗万物而独立兮,吾梅兄其仅存。夫孤高不易抗兮,故多以落落而遭世之闷闷。孤洁不易保兮,故多以皎皎而受人之昏昏。惟湼而不缁兮,梅质之清。磨而不磷兮,梅操之贞。嗟梅之爱兮,旷世无闻。将梅有

都下灯前别酒阑,我归江国子闽关。鲤鱼不赐书来去,蝴蝶犹将梦往还。抵掌伊吾灰壮志,折腰彭泽汗衰颜。十年以后来相问,收拾俸余归买山。

去年今日湘南寺,独把寒梅愁断肠。今年此日江边宅,卧见琼枝低压墙。半落半开临野岸,团情团思醉韶光。玉鳞寂寂飞斜月,素艳亭亭对夕阳。已被儿童苦攀折,更遭风雨损馨香。洛阳桃李渐撩乱,回首行宫春景长。

绕篱栽杏种黄精,晓侍炉烟暮出城。万事将身求总易,学君难得是长生。

岸容山意两溶溶,便是东皇第一功。春色平铺人不见,却将醉眼认繁红。

粼粼白水护青田。想真仙。弄清涟。十里香风,吹下碧云天。月在草堂人未寝,松竹暗,水涓涓。夜阑何事悄无言。怨空传。事难圆。欲借寒光,谁与伴清妍。待得凌波人肯住,呼玉笛,劝金船。

亭上秋风,记去年袅袅,曾到吾庐。山河举目虽异,风景非殊。功成者去,觉团扇、便与人疏。吹不断,斜阳依旧,茫茫禹迹都无。千古茂陵词在,甚风流章句,解拟相如。只今木落江冷,眇眇愁余。故人书报,莫因循、忘却蓴鲈。谁念我,新凉灯火,一编太史公书。

巫山苍翠峡通津,下有仙宫楚女真。不逐彩云归碧落,却为暮雨扑行人。年年旧事音容在,日日谁家梦想频。应是荆山留不住,至今犹得睹芳尘。

寒泉中有小峥嵘,种得芭蕉积渐成。一叶似抽人不见,无窗头白眼犹明。

一月复一月,此月又过五。两轮日月何奔忙,百年弹指如虚度。物不迁,迁知否。不是佛,亦非祖。流不不腐,户枢不蠹。

昨夜阴风刮地鸣,乱敲窗纸梦魂惊。壁寒剥落泥成片,屋老漂摇瓦作声。野市霜明人迹险,官河水冷客舟横。翻思带甲眠戈者,何幸吟身傍帝城。

白下官杨小弄黄,骑台南路绿无央。含红破白连连好,度水吹香故故长。蹲滑踏青穿马耳,转危缘险出羊肠。孰知南杜风流在,预怯排门有断章。

人生无百岁,百岁复如何?古来英雄士,各已归山河。

萧萧庭木落,格格鸡声恶。荒檐日影斜,饥猫捕黄雀。窗间养痾客,起念丘园乐。欲赋归去来,西风老藜藿。

送君返葬石楼山,松柏苍苍宾驭还。埋骨白云长已矣,空馀流水向人间。

楼前人送四前旌,楼上诗添七字成。蔽芾风中皆德意,黍苗雅里尽仁声。请回南国条枚笔,归主中朝礼乐盟。天上举安吾始乐,时哉王道正和平。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