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囊山觉初长老

岂谓茶毗速,龛前一怆情。
空留尊宿貌,难问小师名。
骨已迎归塔,衣多唱入城。
百年如此过,何异不曾生。

作品评述

《哭囊山觉初长老》是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属于宋代文学作品。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茶毗速已经燃尽,我在佛龛前感到一阵悲伤。
只剩下尊者的容颜,难以得知小师的姓名。
骨灰已回归佛塔,他的衣袍却留在尘世。
百年如此虚度,与从未出生有何异同。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对一位名叫觉初的长老的哀悼之情。诗中通过描写茶毗速已经燃尽、尊者的容颜和小师的名字无从得知等细节,表达了作者对逝去长老的思念和难以忘怀之情。诗人通过对佛教寺庙中的景象进行描绘,抒发了对光阴流逝、生死无常的深切体悟。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朴素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逝去长老的哀思和对生命的思考。通过描述茶毗速的燃尽、尊者的容颜和小师的名字无从得知等场景,展现了作者对长老过世的悲痛之情,以及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对长老与小师、佛塔与尘世的对比,凸显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诗词中的“茶毗速”是指用来焚烧尸体的火种,燃尽则意味着长老已逝。而“龛前”则指的是佛教寺庙中的龛位,在这里指代长老的离世之处。诗中的“小师”指的是长老的学生或弟子,他的名字已无从得知,可能是因为他没有留下名字,或者是作者无法得知。

最后两句诗“百年如此过,何异不曾生”,表达了作者对光阴流逝的感慨。诗人认为,即使活了百年,但如果没有真正体验和珍惜生命,那与没有出生又有何异呢?这种对时间的虚度和对生命的反思,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警示。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在简洁的语言中流露出深沉的思考和对生命的珍视,通过描绘一位长老的离世,表达了对光阴流逝、生死无常的思考与领悟,给人以深深的触动。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一坐西林寺,从来未下山。不因寻长者,无事到人间。宿雨愁为客,寒花笑未还。空怀旧山月,童子诵经闲。

鸥鹭之与侣,竹石之与居。子虚亡是公,付之渴相如。

金碧丛中翠艾垂。正当午日一朝时。君王自进长生缕,细剪菖蒲泛玉卮。

庆历残碑倦复看,斯文岂是为游观。一番栋宇开荒礎,万古青螺点玉盘。鸟度云移人事换,天高地大客愁宽。六丝小驻询遗俗,尚忆重华舞羽干。

吴越山高紫翠重,浙江东下竦双峰。峰前忽涌东西白,飞舞潮头万玉龙。

欲把长绳系日难。纷纷从此见花残。休将世事兼身事,须看人间比梦间。红烛继,艳歌阑。等闲留客却成欢。劝君更尽一杯酒,赢得浮生半日闲。

冬夜厌久坐,颇幸一醉眠,满酌文举尊,径卧子敬毡。鼻雷未及作,眼电遽了然。孤灯如秋萤,唤我开陈编。初欲限一卷,随手纷联翩;欢然不知疲,忽已晨乌迁。嗟我行六十,衰病迫残年。仕进今永塞,文章後谁传?饱食而安寝,此计定自贤。勿学草玄翁,死为人所怜。

暮景孤高节,岩岩挺岁寒。松姿标雪岭,玉质照冰盘。一介应无取,纤毫不可干。老成视前辈,宜作典刑看。

白头宁俯仰,自觉住山非。旧业双松在,初秋一锡归。从人借茶具,就日补寒衣。团党委见新诗久,朝来叩我扉。

东游谁见待,尽室寄长安。别后叶频落,去程山已寒。大河风色度,旷野烧烟残。匣有青铜镜,时将照鬓看。

握手河桥柳似金;蜂须轻惹百花心,蕙风兰思寄清琴。意满便同春水满,情深还似酒杯深,楚烟湘月两沈沈。

川上晚萧萧(张谔)楚地连山寂寥(李嘉 )女萝山鬼语相邀(李相隐)青山暮暮朝朝(刘长卿)樵子众师几家住(皇甫冉)鸳鸯一处两处(皮日休)潮至浔阳回去(张谜)风凄凄兮夜雨(王维)

雨过残红湿未飞,疏篱一带透斜晖。游蜂酿蜜窃春归。金屋无人风竹乱,衣篝尽日水沉微。一春须有忆人时。

伤心一尉便终身,叔母年高新妇贫。一片绿衫消不得,腰金拖紫是何人。

一半残阳下小楼,朱帘斜控软金钩。倚阑无绪不能愁。有个盈盈骑马过,薄妆浅黛亦风流。见人羞涩却回头。

竹山虫鸟朋友语,讨论阴晴怕风雨。丁宁相教防祸机,草动尘惊忽飞去。提壶归去意甚真,柳暗花浓亦半春。北风几日铜官县,欲过五松无主人。

祗牙有常,惟神无方。回飚整驭,垂休降祥。

滴困檀槽碎玉声。青州合换沁州名。高风未论陶元亮,豪气应吞阮步兵。明老眼,慰浮生。人间势利一毫轻。羁愁如海都消尽,细和清歌带月

招提俯秋水,画手借王维。清磬递风韵,晓霜翻露姿。茶烟邀客竚,帆影唤舟移。他日成归梦,来兴楚子辈。

不肯埽一室,顾欲天下清。少日又不羁,颇复乡党轻。长年始羞悔,耳目尚聪明。何须更市药,小女故知名。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