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寺僧求阁名

过眼荣枯电与风,久长那得似花红。
上人宴坐观空阁,观色观空色即空。

作品评述

《吉祥寺僧求阁名》是苏轼在宋代写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过眼荣枯电与风,
久长那得似花红。
上人宴坐观空阁,
观色观空色即空。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轼对人生荣辱和时间流逝的思考。诗中通过对比“过眼荣枯电与风”和“久长那得似花红”,暗示了人生中的荣华富贵和繁华景象都如同电光和风一样转瞬即逝,而真正长久不变的只有花的颜色之美。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一个僧人在吉祥寺的空阁上观赏景色。这位僧人坐在阁楼上,静静地观察着周围的景色。然而,他意识到所谓的色彩和景象都是虚幻的,因为一切都是空的。他通过静观自己内心的空灵,体会到了世间一切的虚幻和无常。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精炼的语言,表达了苏轼对人生和世界的深刻思考。他通过对比眼前的瞬间荣华和花的色彩之美,强调了时间的短暂和人生的无常。同时,他通过描绘僧人在空阁上的观赏体验,表达了对世间一切事物虚幻性的领悟。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禅宗的思想,强调了空灵和无常的观念。诗人通过观察自然景色和内心的沉思,展示了对人生和世界的深度思考。这首诗词给人以启迪,敦促人们超越世俗的追求,追求内心的宁静和真实的意义。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兀坐镇长行,孰人知此情。竹风轻有韵,岩溜细无声。岌岌三山秀,依依片月明。门前枯树子,孤鹤梦难成。

借问蓬莱水,谁逢清浅年。伤心云梦泽,岁岁作桑田。朱宫紫贝阙,一旦作沙洲。八月还平在,鱼虾不用愁。

老圃无关锁,放客意中行。颇欣天地开阔,烟钓与云耕。荷长亭亭翠盖,竹长森森翠葆,景致闹装成。几树榴药发,映水色偏明。绮楼空,金屋静,恨难平。鼓笙箫笛,谁怜冷落暗尘扃。回首百年人事,转眼几番今古,日迈月俱征。且尽一杯酒,退步是前程。

风吹沙海雪,渐作柳园春。宛转随香骑,轻盈伴玉人。歌疑郢中客,态比洛川神。今日南归楚,双飞似入秦。

今古同嘉节,欢娱但异名。陶公缘绿醑,谢傅为苍生。酒泛金英丽,诗通玉律清。何言辞物累,方系万人情。

纤月照幽林,秋气一何爽。散步豁烦襟,旷然息群想。忽闻玉磬里,冷冷送清响。顿令尘虑空,颇觉道心长。

石径萦回入翠林,廿年故步喜重寻。千山直上云扉启,万木阴中古殿深。泉水泓澄风拂拂,洞门幽杳昼沈沈。调琴瀹茗清无限,倦客忘归到夕阴。

叶叶复翻翻,斜桥对侧门。芦花惟有白,柳絮可能温。西子寻遗殿,昭君觅故村。年年芳物尽,来别败兰荪。

趁眠无事避风涛,一斗霜鳞换浊醪。惊怪儿童呼不得,尽冲烟雨漉车螯。严陵滩势似云崩,钓具归来放石层。烟浪溅篷寒不睡,更将枯蚌点渔灯。

绵境经耳目,未尝旷跻登。一窥石门险,再涤心神懵。洞壑閟金涧,欹崖盘石楞。阴潭下幂幂,秀岭上层层。千丈瀑流蹇,半溪风雨縆.兴馀志每惬,心远道自弘。乘轺广储峙,祗命愧才能。辍棹周气象,扪条历骞崩。忽如生羽翼,恍若将起腾。谢客今已矣,我来谁与朋。

朝鲜儿发绿,初剪齐双眉。芳筵夜出对歌舞,木绵裘软铜环垂。轻身回旋细喉转,荡月摇花醉中见。夷语何须问译人,深情知诉离乡怨。曲终拳足拜客前,乌啼井树蜡灯然。共讶玄菟隔云海,儿今到此是何缘?主人为言曾远使,万里好风三日至。鹿走荒宫乱寇过,鸡鸣废馆行人次。四月王城

红烛当垆夜数钱,驿亭西面绿杨边。重来烟景浑依旧,只认青帘记昔年。

词,为赋水龙吟。芗林侍郎向公告老所居,高宗皇帝御书所赐名也,与盘园相并云断崖千丈孤松,挂冠更在松高处。平生袖手,故应休矣,功名良苦。笑指儿曹,人间醉梦,莫嗔惊妆。问黄金余几,旁人欲说,田园计、君推去。叹息芗林旧隐,对先生、竹窗松户。一花一草,一觞一咏,风流

万法是心光,诸缘惟性晓。本无迷悟人,只要今日了。

不眠苦夜永,待旦情徬徨。传闻虏渡河,羽书达明光。前锋已陷敌,大将堕马亡。健卒三万人,一朝化犬羊。孤城若累卵,覆车惩辽阳。天子为动色,群议纷蜩螗。司马出守边,元戎将启行。当时画战守,经抚何参商。曾闻右战者,未战已仆僵。至今庙堂间,莫知谁否臧。嗟余孱书生,国耻

溪山得意竟忘归,岁月飘零两鬓稀。只有裴回与搜句,老无笔力愧传衣。

夷途勿抛控,抛探马多失。挹水勿极量,极量器多溢。安史起天宝,转战竟奔北。辞臣献颂诗,要垂万世则。一字堪白首,大书仍深刻。谁作浯溪图,千里在咫尺。飞湍如有声,旁汇浸层碧。巉绝半岩间,仿佛见鸟迹。不觉加手磨,真恐苔藓没。国姓前后异,天运古今一。向来文武才,坐筹

秾华照水澄秋静,冷艳欺风醉露凉。一枝翠叶凝秋色,万粟金英喷古香。月筛秾影虚窗静,秋染繁英净几香。千叶喜容迎晓日,万铃黄色映朝霞。日丽柳塘莺语滑,雨收桃岸燕飞忙。

十年不踏东山路,今日重为放浪行。老矣判无黄鹄举,归哉惟有白鸥盟。新秧刺水农家乐,修竹环溪客眼明。已驾巾车仍小驻,绿萝亭下听莺声。

风雨满空霏,总得江山妙。洗出湖光镜似明,不受纤尘_。心事竟堪凭,天意真难料。呼吸丰年顷刻间,也合轩渠笑。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