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作寄金陵知己

十八贤真在,时来拂榻看。
已知前事远,更结后人难。
泉滴胜清磬,松香掩白檀。
凭君听朝贵,谁欲厌簪冠。

作品评述

《东林作寄金陵知己》

十八贤真在,
时来拂榻看。
已知前事远,
更结后人难。
泉滴胜清磬,
松香掩白檀。
凭君听朝贵,
谁欲厌簪冠。

译文:
十八位贤达已散去,
时光流转,我来到此地欣赏。
已经明白前事的久远,
更加认识到结交后人的艰难。
泉水滴落的声音胜过清脆的磬声,
松树散发的香气掩盖着白檀木的香气。
请你这位朝廷贵族倾听,
谁能够厌倦戴上簪冠。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文人齐己写给金陵知己的一首寄语之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了解和对未来的期待。首先,他提到“十八贤真在”,意指古人的智慧依然存在,并称其为真贤。接着,他说自己时来到此地拂榻观赏,显示了他对自身的豁然开朗和觉悟。然后,他表示已经明白过去事情的重要性,而培养新的友谊却很困难。这或许是对人际关系的思考和感慨。最后,他用泉水滴落的声音比喻自己的心境,说明自己的内心不再像敲打磬音那般空灵。同时,松香掩盖白檀的香气,则是一种美的重叠和替代的形象。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知己的期望,希望对方能够倾听自己的话语,而不再厌倦做官场中的权贵。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清新,既传递了作者的情感,又引发了读者对历史和人生的思考。

作者介绍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诗词推荐

淘金岂假披沙得,不触波澜犹费力。露柱三更忽放光,此时未审何人识。

显焕明霞,万丈祥云高布,望仙官衣带,曳曳临香砌。玉兽齐焚,满高穹、盘龙势。大帝起。玉女金童遍侍。奉敕宣言,甚荷诸仙厚意。复回奏,感恩顿首皆躬袂。奏毕还宫,尚依然云霞密,奇更异。非我君,何闻耳。

草色青青入烧痕,登临何处暗销魂。应怜野老无拘缚,种竹栽花教子孙。

人间多别离,处处是相思。海内无烟夜,天涯有月时。跳鱼翻荇叶,惊鹊出花枝。亲友皆千里,三更独绕池。

山在云间几上梯,最高缘有福王祠。尚怜不及楼前木,得见祥符极盛时。

王孙未放木兰舟,忆别亲知与访求。软语斗牛迷後雁,伤心波浪没浮鸥。灯前有喜新佳句,泉下无惭旧俊游。颍尾可居邻可卜,白苹红蓼共君休。

清秋缓辔马如云,论定忠邪黑白分。湘水传呼新刺史,霸陵改观旧将军。平生孤节人难到,自此一番名愈闻。定有诏书催入觐,不劳下担楚江濆。

翩翻紫凤雏,羽翮备五彩。徘徊千仞翔,余音散江海。于焉览德辉,济济锵环珮。天门何嵯峨,群仙久相待。晨沐晞朝阳,夜息饮沆瀣。如何复西飞,去去秦关外。岐山谅匪遥,啄食良自爱。终当巢阿阁,庶以鸣昭代。

欲芟荆棘种交梨,指画城中日恐迟。安得紫青磨镜石,与君闲处看荣衰。

烹灭群雄方未疲,赭山射海奋余威。谁知传与痴儿子,只得阿房似旧时。

画凤仙楹远,涂雌郡阁閒。

出门西望长安笑,抱璞来求善价沽。惟罄囊装买群籍,不持刺字谒当涂。鲈鱼渐熟思归切,羊酷初尝得味无。送子东还重销黯,我曾三载守仙都。

凤沼才难尽,馀思凿西湖。珍木罗修岸,冰光映坐隅。琴台今寂寞,竹岛尚萦纡。犹蕴济川志,芳名终不渝。

三年三揖壁奎星,当日曾登著作庭。大雅重逢君子聚,斯文还属圣人兴。倚天延阁缘云上,拔地方壶历级升。自别青藜仙分隔,借书独对短檠灯。

长忆当年归弊庐,弟兄同受策名初。一生不记寻常事,千里犹通咫尺书。风月遥知四明好,江山况是发秋余。片帆未得闲飞去,徒见严君问起居。

游宦才能薄,还山日月长。买牛捐宝剑,取酒解金章。泉脉疏供啜,松肪炼按方。北窗贪兀傲,南陌喜彷徉。僧过传蓍法,医来寄药囊。泛舟经姥庙,策蹇上伧塘。嬾似嵇中散,痴如顾长康。人间须扫迹,随处是羊肠。

妾年十五从良人,良人待旦驱从军。至今远戍燕山北,但见春归秋草碧。年年塞百去还来,深院无人空绿苔。

鸡园开净土,雁塔倚寒空。风铎和清梵,晴幡映彩虹。香花倾海国,金碧拟天宫。绝顶登临处,谿山一掌中。

呀鼓声中,又妆点、千红万绿。春试手,银花影粲,雪梅香馥。归梦不知家近远,飞帆正挂天西北。记年时、歌舞绮罗丛,凭谁续。烟水迥,云山簇。劳怅望,伤追逐。把蛛丝鹊喜,意□占卜。月正圆时羞独照,夜偏长处怜孤宿。悔从前、轻被利名牵,征尘扑。

虚廓襟怀作丐游,机缘处处定相投。开田大义聊舒手,得意忘言暗点头。白牯耕回山月晓,金刀煎断野云秋。长连趺坐通身饭,一饱分明百不忧。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