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元末明初刘基的《二月七日夜泊许村遇雨》
拼音和注音
màn xǐ qíng tiān chū běi mén , hái chóu jí yǔ sòng huáng hū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黄昏:(名)指日落以后到天色全黑以前的一段时间。[近]傍晚。[反]清晨。
晴天:天空中没有云或云很少。
北门:北向的门。喻指北部边防要地。唐宋学士院在禁中北门,因以为学士院的代称。指翰林学士。指唐代禁军的北衙。《诗.邶风》篇名。序谓'《北门》,刺士不得志也'。后因用以喻士之不遇。复姓。《左传》有北门驷﹐《尸子》有北门子﹐《庄子》有北门成。见《通志.氏族三》。
刘基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原诗
漫喜晴天出北门,还愁急雨送黄昏。
山风度水喧林麓,野树翻云动石根。
宿麦巳随江草烂,新泉休共井泥浑。
鱼龙浩漫沧溟阔,泽畔谁招楚客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