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谭献的《破阵子.泊舟见官柳一枝亭亭如盖感赋此阕》
拼音和注音
zǐ yàn huáng lí hán shí , lǜ chuāng zhū hù qīng mí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清明:(形)有法度,有条理:政治~|~世界。[反]腐败。②(形)清楚而镇静:神志~。③(形)清澈而明朗:月色~。[反]混浊。④(形)晴朗:天气~。⑤(名)二十四节气之一,在4月4、5日或6日。民间习惯在这天扫墓。
寒食:节日名。在清明前一日或二日。相传春秋时晋文公负其功臣介之推。2.吃冷的食物。3.犹冷食。指寒食节吃的冷的食物。
黄鹂:一般指黄鹂属
谭献
谭献(1832~1901),近代词人、学者。初名廷献,字仲修,号复堂。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谭献的词,内容多抒写士大夫文人的情趣。由于强调"寄托",风格过于含蓄隐曲。但文词隽秀,琅琅可诵,尤以小令为长。著有《复堂类集》,包括文、诗、词、日记等。另有《复堂诗续》、《复堂文续》、《复堂日记补录》。词集《复堂词》,录词 104阕。
原诗
紫燕黄鹂寒食,绿窗朱户清明。
帘幕尚留飞絮影,衣带谁闻拜月声。画栏携手行。
野水脸波添满,远山眉黛同青。
题作人闲端正树,驿路斜阳一片明。西风容易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