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璮归国

九扶汉鼎赖元动,泰道宏开万象新。
声塈南郊方慕义,恩渐东海悉来臣。
凯书已奏三边捷,庙算全消万里尘。
坐致太平今日事,中兴宝运喜环循。

作品评述

诗词《李璮归国》是宋理宗所作,诗意表达了国家的安定和繁荣,以及理宗迎接李璮归来的喜悦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九扶汉鼎赖元动,(九重神鼎被李璮带回)动力荐之。
泰道宏开万象新。 (国家安定,万物繁荣)
声塈南郊方慕义,(南方郊外传来了对李璮的赞许)
恩渐东海悉来臣。 (国家的恩典扩展到东海)
凯书已奏三边捷,(胜利的捷报已经奏到)
庙算全消万里尘。 (国家的祭祀仪式因此庄重雅致)
坐致太平今日事,(皇帝持政使国家和平)
中兴宝运喜环循。 (国家迎来兴盛和荣耀)

这首诗词表达了理宗对国家的期望和喜悦之情。国家因李璮的回归而变得安定和繁荣,各方赞许之声不绝于耳。胜利的捷报传遍国境,庙宇祭祀庄重而庄严,国家的太平盛世就在当下,兴盛和荣耀连续不断。整体而言,这首诗词是对国家和皇帝的赞美,表达了皇帝对太平盛世的期待和对国家的祝福。

诗词推荐

閒。道脉不随多事去,文风似放一分还。纷纷世变忘言外,春在西皋花柳閒。

游戏五湖采莲归。发花田叶芳袭衣。为君艳歌世所希。世所希。有如玉。江南弄。采莲曲。

郊原初雨歇,散步出荆扉。落日在高树,凉风生客衣。佛香僧舍近,江影塞鸿飞。亦有南邻叟,忘言相与归。

雨湿轻尘隔院香,玉人初著白衣裳。半含惆怅闲看绣,一朵梨花压象床。藕丝衫子柳花裙,空著沈香慢火熏。闲倚屏风笑周昉,枉抛心力画朝云。

何知此邂逅,谈笑接清扬。对雪知春浅,回灯焟夜长。密云通炫晃,残月堕冥茫。故有临邛客,抽毫兴未忘。

清溪幽隐处,白首性情闲。鹤起开松径,风归闭竹关。道书堆几上,耕耒挂床间。坐悟忘言理,令人不解还。

胜景奇踪烂漫游,归鞍欲上重回头。山禽于我情何厚,逐马声声似见留。

百战余荒台,南归士无几。草木向人啼,或是六朝鬼。

达岸三时顷,瞻山四顶赊。乔林知马尾,乱石见麞牙。水脚浮青靛,湖唇滉白沙。渔人收辏网,归去日西斜。

甑倒悬知解死饥,故殊道路永为嗤。我今恃有彭州牧,二柄宁当复误疑。

贤侯美化行南国,华发欣欣奉宴娱。政绩已闻同水薤,恩辉遂喜及桑榆。休言身外荣名好,但恐人间此会无。他日定知传好事,丹青宁羡洛中图。

开秋七夕到佳辰,里俗争夸节物新。乌鹊桥头已凉夜,黄姑渚畔暂归人。裴回月御斜光敛,宛转蛛丝巧意真。卜肆沈冥谁复问,年年槎路上天津。

春水湖塘深处。竹暗沙洲无路。闲伴落花来,却信东风归去。且住。且住。细看两山烟雨。

襟期难与俗人论,摆落浮名莫绊身。妙理自能中酒圣,清谈不肯问钱神。世情一任手翻覆,此道元如肘屈伸。隐约形容不枯槁,只应胸次有阳春。

别去书音短,愁来客路长。飞魂常故国,举目念殊乡。未暇论奇字,何堪别最良。秋风入边草,意苦不想忘。

已是酴醾堕玉尘,尚余芍药殿残春。山行寂寞那逢此,喜向僧房见斩新。

蛙声直可厌,聒耳横相干。怒气何关勇,私鸣不为官。

阁雪云低,卷沙风急,惊雁失序。户掩寒宵,屏闲冷梦,灯飐唇似语。堪怜窗景,都闲刺绣,但续旧愁一缕。邻歌散,罗襟印粉,袖湿茜桃红露。西湖旧日,留连清夜,爱酒几将花误。遗袜尘销,题裙墨黯,天远吹笙路。吴台直下,缃梅无限,未放野桥香度。重谋醉,揉香弄影,水清浅处。

客中奔走易蹉跎,学馆痴留月又过。橙蟹醉斟知已重,莼鲈乡话忆人多。吴陵今夜三更多,霅水明朝一棹歌,船在白苹亭下过,有无传语晒渔蓑。

俯瞰秦淮水,前瞻鲁泮宫。明知倚阑者,不是钓鱼翁。古石稜稜长,春潮脉脉通。状元真宰相,千古一吴公。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