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上闻风铃

毒暑今年倍故常,蚊声四合欲舁床。
老人不办摇团扇,静听风铃意已凉。

作品评述

《枕上闻风铃》是宋代文学家陆游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在枕上听到风铃声,
今年的毒暑特别难熬,
蚊子的嗡嗡声四面八方,
我渴望着被人摇动团扇。
但是老人家不在,
我静静地倾听风铃声,
感受到了些许凉意。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日的景象。陆游以自己躺在床上的方式,通过听风铃声来描述炎热的夏天。他提到了今年的夏天异常炎热,蚊子嗡嗡声不绝于耳,让人难以入眠。诗中的主人公希望有人为他摇扇以驱除炎热,但却发现老人不在身边。最后,他安静地倾听风铃声,从中感受到了些许凉意,表达了对炎热夏天的苦闷和对凉爽的渴望。

赏析:
《枕上闻风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夏天炎热的真实感受。首先,诗中的"毒暑"一词形象地描绘了夏季的酷热,使人感受到作者身临其境的炎热和难耐。其次,作者通过"蚊声四合欲舁床"的描写,生动地表现了夏夜蚊子嗡嗡声的干扰和困扰,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接着,作者以"老人不办摇团扇"来形容自己无法得到他人的帮助和解脱,增加了一种无奈和孤寂的情感。最后,作者在无法得到他人帮助的情况下,静静地倾听风铃声,传达出一种寻找内心宁静和凉爽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展示了夏日炎热的压迫感和对凉爽的向往。通过诗人的真实感受和情感表达,读者可以感受到夏季的酷热和闷热,以及对凉爽和舒适的渴望。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炎热夏天的痛苦和对凉爽的向往,给人以清新、凉爽的审美体验。

作者介绍

陆游(一一二五~一二○九),字务观,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宰子。年十二能诗文,以荫补登仕郎。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两浙转运司锁厅试第一,以秦桧孙埙居其次,抑置爲末。明年礼部试,主司復置前列,爲桧黜落。桧死,二十八年始爲福州宁德主簿(清干隆《宁德县志》卷三)。三十年,力除敕令所删定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五)。三十一年,迁大理寺司直(同上书卷一九一)兼宗正簿。孝宗即位,迁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赐进士出身(《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九)。因论龙大渊、曾觌招权植党,出通判建康府,干道元年(一一六五),改通判隆兴府,以交结臺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论罢。六年,起通判夔州(《渭南文集》卷四三《入蜀记》)。八年,应王炎辟,爲四川宗抚使干办公事。其后曾摄通判蜀州,知嘉州、荣州。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范成大帅蜀,爲成都路安抚司参议官(《渭南文集》卷一四《范待制诗集序》)。三年,被劾摄知嘉州时燕饮颓放,罢职奉祠,因自号放翁。五年,提举福建路常平茶监(《省斋文稿》卷七《送陆务观赴七闽提举常平茶事》)。六年,改提举江南西路(《渭南文集》卷一八《抚州广寿禅院经藏记》)。以奏发粟赈济灾民,被劾奉祠。十三年,起知严州(淳熙《严州图经》卷一)。十五年,召除军器少监。光宗即位,迁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未几,復被劾免(《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五四)。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诏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兼祕书监(《南宋馆阁续录》卷九)。三年,致仕。开禧三年(一二○七),进爵渭南县伯。嘉定二年卒,年八十五。陆游是着名爱国诗人,毕生主张抗金,收復失地,着作繁富,有《渭南文集》五十卷,《剑南诗稿》八十五卷等。《宋史》卷三九五有传。 陆游诗,以明末毛晋汲古阁刊挖改重印本爲底本爲底本。校以汲古阁初印本(简称初印本),宋严州刻残本(简称严州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残本(简称残宋本,藏北京图书馆)、明刘景寅由《瀛奎律髓》抄出的《别集》(简称别集本)、明弘治刊《涧谷精选陆放翁诗集·前集》(简称涧谷本)及《须溪精选陆放翁诗集·后集》(简称须溪本)等,并参校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简称钱校)。底本所附《放翁逸稿》、《逸稿续添》编爲第八十六、八十七卷。辑自《剑南诗稿》之外的诗,经营爲第八十八卷,凡出自《渭南文集》者,以明弘治十五年锡山华珵铜活字印本爲底本,校以《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诗词推荐

山鸡美毛羽,五采若絺绣。不能掩颜色,居然遭笼囿。嗟赏入栏槛,玩好资稚幼。有稻莫能饱,有水漫濡咮。低昂不自得,云山计未就。应叹鸱鸦类,腐鼠遨白昼。

上人处世界,清净何所似。似彼白莲花,在水不著水。性真悟泡幻,行洁离尘滓。修道来几时,身心俱到此。嗟余牵世网,不得长依止。离念与碧云,秋来朝夕起。

梅花似雪。赏花记得同欢悦。更阑犹自贪攀折。不怯春寒,须要待明月。如今月上花争发。疏枝冷蕊对离缺。人心只道花争别。不道人心,不似旧时节。

人道孰为大,尚小易咸常。厥初皇极中建,扶世有三纲。仁义阴阳道立,父母乾坤位正,六子发辉光。一日不容缓,此意久弥昌。杯举庆,天作合,月探囊。十年不字以正,乃字便惟良。推阐家人一卦,迤逦齐家治国,鼎鼐得姬姜。旧物中书令,玉润继汾阳。

温州今似古青州,温饱能轻百户侯。沃力泉源那择地,岁寒砥柱屹中流。要知蝉□三公府,便是黄扉四状头。万事世间唐土尔,办将勋业到伊周。

锦帆落天涯那答,玉箫寒、江上谁家?空楼月惨凄,古殿风萧飒。梦儿中一度繁华,满耳涛声起暮笳,再不见看花驻马。

梅子褪花时,直与黄梅接。烟雨几曾开,一春江里活。富贵使人忙,也有闲时节。莫作路旁花,长教人看杀。

家在朱帘画舫中,今朝误入水精宫。江澄不起无风浪,天远长垂未霁虹。酒熟杯盘供雪鱠,诗成岛屿落霜枫。帆来帆去何曾歇,万顷烟波属钓翁。

镜虽明,不能使丑者妍;酒虽美,不能使悲者乐。男子之生桑弧蓬矢射四方,古人所怀何磊落!我欲北临黄河观禹功,犬羊腥膻尘漠漠;又欲南适苍梧吊虞舜,九疑难寻眇联络。惟有一片心,可受生死托,千金轻掷重意气,百舍孤征赴然诺。或携短剑隐红尘,亦入名山烧大药。儿女何足顾,

云液落山腹,脉与昆仑通。云何山中叟,八十颜桃红。

下杜乡园古,泉声绕舍啼。静思长惨切,薄宦与乖暌。北阙千门外,南山午谷西。倚川红叶岭,连寺绿杨堤。迥野翘霜鹤,澄潭舞锦鸡。涛惊堆万岫,舸急转千溪。眉点萱牙嫩,风条柳幄迷。岸藤梢虺尾,沙渚印麑蹄。火燎湘桃坞,波光碧绣畦。日痕縆翠巘,陂影堕晴霓。蜗壁斓斑藓,银筵

田家女儿不识羞,草花竹叶插满头。红眉紫襜青绢袄,领颈麤糙流黑油。日午担禾上场晒,也喜年丰欲还债。佣工出力当一男,长大过竿不会拜。有者四十犹无家,东村定昏来送茶。翁妪吃茶不肯嫁,今年种稻留踏车。

小院烟凉雨细。正好恹恹春睡。蓦被金枝,连推绣枕,报道皇都书至。良人得意。集英殿、首攀仙桂。斗帐重襟惊起。斜倚屏山偷喜。宝髻慵梳,香笺折破,果见中、高高名第。秦楼十二。知他向、谁家沉醉。

飘然吟魄到鳌山,好句空疏水石间。眼界清虚心不息,浮生能有几人间。

碧海西陵岸,吴王此盛时。山行今佛寺,水见旧宫池。亡国人遗恨,空门事少悲。聊当值僧语,尽日把松枝。

瀵水南流东有堤,堤边亭是武陵溪。槎松配石堪僧坐,蕊杏含春欲鸟啼。高树月生沧海外,远郊山在夕阳西。频来不似军从事,只戴纱巾曳杖藜。

几杖初来宅次睢,孤生从此被深知。翘材馆盛亲师益,绿野堂閒奉燕私,恩纪难忘空陨涕,绪言如昨重铭肌。涣阳松柏无因见,延首东南倍怆悲。

禅居秋草晚,萧索异前时。莲幕青云贵,翱翔绝后期。藓房柽架掩,山砌石盆欹。剑戟晨趋静,笙歌夜散迟。谷寒霜狖静,林晚磬虫悲。惠远烟霞在,方平杖履随。骨清须贵达,神重有威仪。万卒千蹄马,横鞭从信骑。

贵贱营营各有求,柴门昼掩静幽幽。读书无效空千卷,学稼虽勤少一丘。感慨旧余王粲赋,栖迟今仙长卿游。幔亭莫失春风约,我亦身如不系舟。

炎统中兴日,淳熙翊赞功。宪邦同吉甫,待旦类周公。一品恩荣重,三朝礼貌隆。欲知勋业盛,请眎鼎彝中。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