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末元初方回的《寿昌郑生入天目山礼僧》
拼音和注音
cáo xī yī yè chuán yī bō , yuán shì dāng nián xíng zhě shē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行者:(名)①(书)行人。②出家而没有剃去头发的佛教徒。
当年:时间词。本年;同一年:这个工厂~兴建,~投产。
一夜:一个夜晚;一整夜。指某夜。
传衣钵:谓传授佛法。衣,袈裟;钵,食具。佛教禅宗自初祖至五祖皆以衣钵相传,作为传法的信证,六祖以后不再传。后亦泛称师徒传授继承。
衣钵:(名)原指佛教中师父传授给徒弟的袈裟和饭碗,后泛指传授下来的思想、学术、技能等:~相传。
方回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原诗
欲作空门补处人,如何头上裹头巾。
曹溪一夜传衣钵,元是当年行者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