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温庭筠的《利州南渡》
拼音和注音
dàn rán kōng shuǐ duì xié huī , qū dǎo cāng máng jiē cuì wēi 。
翻译及意思
夕阳正斜照在空阔的水面上,曲折的小岛连接翠绿的群山。
词语释义
苍茫:(形)空旷;迷茫;没有边际:暮色~。
翠微:(书)(名)青绿的山色,也泛指青山:苍苍横~。
斜晖:指傍晚西斜的阳光。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原诗
澹然空水对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
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