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二首

颇笑方舟拙,聊因拙自夸。
家无三日谷,园有四时花。
池静鱼吞墨,松高鹤护砂。
著书逢好处,快痒得仙爬。

作品评述

《方舟二首》是宋代诗人李石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方舟(作品)的自豪和自嘲之情,通过对家园和创作的描绘,展现了生活的美好和诗人的情趣。

诗词的中文译文:
颇笑方舟拙,
聊因拙自夸。
家无三日谷,
园有四时花。
池静鱼吞墨,
松高鹤护砂。
著书逢好处,
快痒得仙爬。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方舟作为隐喻,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创作的自信和自嘲。诗人自嘲自己的方舟(作品)显得朴拙平凡,同时又因为这种朴拙而自夸。他没有三日的存粮,也没有丰富的物质财富,但在自己的园中却有四季盛开的花朵。这里的园指代诗人的心灵世界,四时花象征着诗人创作的丰富和多样性。

诗中还描绘了宁静的池塘中的鱼儿吞食着水中的墨汁,高耸的松树守护着沙滩,形成了一幅安宁和谐的画面。这种景象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清净,他在这样的环境中得以自由地创作。著书逢好处的描述表明当诗人在创作时遇到好的机遇,他会感到快乐如痒,甚至可以形容得像仙人一样轻盈地爬行。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创作的态度和心境。他虽然自嘲方舟朴拙,但在园中的四季花朵和宁静的环境中,他能够获得创作的乐趣和满足感。这首诗展示了诗人对生活和创作的独特见解,以及他对平凡事物的赞美和愉悦之情。

作者介绍

李石(?~一一八一),字知几,号方舟子,资州(今四川资中)人。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清光绪《资州直隶州志》卷一三)。调成都户曹参军。召爲太学录,迁太学博士。二十九年,出爲成都府学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三)。歷通判彭州,知黎州、合州、眉州。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爲成都府路转运判官,寻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一二)。八年卒(《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一三)。有《方舟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四卷,事见本集卷一○《自叙》。 李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方舟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如许闲宵似广寒,翠丛倒影浸冰团。梅花宜冷君宜热,一样香魂两样看。

飞锡应来从鹫岭,卓茅浑未有蜂窠。输他灵运先成佛,笑杀僧伽改姓何。一半芋甘堪共饱,六如语妙不须多。珍公棒喝方行用,肯着诗仙挂搭麽。

有鸟有鸟集华池,长嘴得食短嘴饥。何不弯弓射长嘴,前行丈人翻见嗤。有鸟有鸟在中逵,长嘴能飞短嘴迟。何不弯弓射短嘴,后行公子独怜之。

行行石头岸,身事两相违。旧国日边远,故人江上稀。水声寒不尽,山色暮相依。惆怅未成语,数行鸦又飞。

欲挂衣冠万事轻,不妨小住向山城。绿尊耐久常相伴,雪鬓才生便放行。拂枕时时觅幽梦,倚阑日日听新莺。夕阳更有欣然处,来看青郊雨後耕。

远梦归华顶,扁舟背岳阳。寒蔬修净食,夜浪动禅床。雁过孤峰晓,猿啼一树霜。身心无别念,馀习在诗章。

二纪烟尘外,凄凉转战归。胡笳悲蔡琰,汉使泣明妃。金殿更戎幄,青祛换毳衣。登车随伴仗,谒庙入中闱。汤沐疏封在,关山故梦非。笑看鸿北向,休咏鹊南飞。宫髻怜新样,庭柯想旧围。生还侍儿少,熟识内家稀。凤去楼扃夜,鸾孤匣掩辉。应怜禁园柳,相见倍依依。

主人长念客鸣肠,况复花封是稻乡。指廪何疑犹出手,归艘岂患不连樯。

论行藏。盍在凌烟阁上。”因次其韵妙墨龙蛇飞动,新词雪月交光。论文齿颊带冰霜。凤阁从来宫样。寿菊丛开三径,清姿高压群芳。折花聊尔问行藏。曾见横飞直上。

皇极坠地,公阳于天。武夷松竹,落日鸣蝉。

承佛记堪任,情忘境自沉。解吹无孔笛,弹得没弦琴。

天西玉一钩。

何日清游继大苏,扁舟东去泛西湖。欲将景物和诗句,写作钱塘伟观图。

卷箔群峰暮,萧条未掩关。江流嶓冢雨,路入汉家山。落叶欹眠后,孤砧倚望间。此情偏耐醉,难遣酒罍闲。

一年一度一除夜,趱得世人霜满颠。七十三年除过了,未知除尽是何年。

路岐知不尽,离别自无穷。行客心方切,主人樽未空。楚樯收月下,江树在潮中。人各还家去,还家庆不同。

帝里风光别是天。花如锦绣柳如烟。还逢令节春三二,又庆慈闱岁八千。斟寿斝,列长筵。子孙何以咏高年。各裒千首西湖什,一度生朝献一篇。

兰台开史局,玉斝赐君馀。宾友求三事,规摹本八书。汗青裁仿此,衰白盍归欤。诏许从容会,何妨醉上车。

穷居怀抱久无懽,犹赖吾儿得少宽。谨视鸡豚供老疾,力营薪炭备春寒。旧书缀缉编无绝,小瓮调停味不酸。坐使乃翁无一事,高眠常到日三竿。

巾履诸方遍,莓苔一室前。萎花吟次落,孤月定中圆。斋钵都人施,谈机海外传。时应暮锺响,来度禁城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