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二首

颇笑方舟拙,聊因拙自夸。
家无三日谷,园有四时花。
池静鱼吞墨,松高鹤护砂。
著书逢好处,快痒得仙爬。

作品评述

《方舟二首》是宋代诗人李石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方舟(作品)的自豪和自嘲之情,通过对家园和创作的描绘,展现了生活的美好和诗人的情趣。

诗词的中文译文:
颇笑方舟拙,
聊因拙自夸。
家无三日谷,
园有四时花。
池静鱼吞墨,
松高鹤护砂。
著书逢好处,
快痒得仙爬。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方舟作为隐喻,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创作的自信和自嘲。诗人自嘲自己的方舟(作品)显得朴拙平凡,同时又因为这种朴拙而自夸。他没有三日的存粮,也没有丰富的物质财富,但在自己的园中却有四季盛开的花朵。这里的园指代诗人的心灵世界,四时花象征着诗人创作的丰富和多样性。

诗中还描绘了宁静的池塘中的鱼儿吞食着水中的墨汁,高耸的松树守护着沙滩,形成了一幅安宁和谐的画面。这种景象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清净,他在这样的环境中得以自由地创作。著书逢好处的描述表明当诗人在创作时遇到好的机遇,他会感到快乐如痒,甚至可以形容得像仙人一样轻盈地爬行。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创作的态度和心境。他虽然自嘲方舟朴拙,但在园中的四季花朵和宁静的环境中,他能够获得创作的乐趣和满足感。这首诗展示了诗人对生活和创作的独特见解,以及他对平凡事物的赞美和愉悦之情。

作者介绍

李石(?~一一八一),字知几,号方舟子,资州(今四川资中)人。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清光绪《资州直隶州志》卷一三)。调成都户曹参军。召爲太学录,迁太学博士。二十九年,出爲成都府学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三)。歷通判彭州,知黎州、合州、眉州。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爲成都府路转运判官,寻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一二)。八年卒(《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一三)。有《方舟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四卷,事见本集卷一○《自叙》。 李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方舟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海上鱼盐聚,烟中鸡犬声。耕农叱牛去,醉叟策驴行。歛薄民差乐,烽消盗略平。悠然憩松下,我亦有幽情。

轩阴冉冉移斜日,寒韵泠泠入晚风。烟格月姿曾不改,至今犹似在山中。

独鹤下随鸡饮啄,众星高共月徘徊。

旗铃接迹向西驰,丹桂灵椿并一时。竞说郎君能跨灶,顿令老子欲苔儿。妙年不患锥无颖,前辈曾言木就规。相国晏公元楚产,何须千里远求师。

睡起草玄三亩宅,无人载酒眼昏花。不知谁勤路门讲,天上日长坐赐茶。

见说关西讣,危肠已似刀。抚膺成一恸,复魄遂三号。旧馆州名桂,新居里曰蒿。九泉休负恨,兰玉满儿曹。

细雨妆行色,霏霏入户来。须知相识喜,却是别愁媒。白刃方盈国,黄金不上台。俱为邹鲁士,何处免尘埃。

官职牵人也可怜,老来那更问行年。渠侬解事无它语,道我慈亲寿八千。

一瓶一钵远山寒,野路梅花已向残。自古吴门十万户,莫疑开口告人难。

书法淳古,遡晋而上。于上品中,则有皇象。汉歌大风,思士之壮。帝临此书,猎渭怀望。於昭诒谋,倚重惟将。岂象之临,亦意之尚。

只道阴能蔽,那知吹忽开。萧萧故差胜,皎皎适何来。起看宁辞倦,放吟无自哀。虽然不可久,白露点苍苔。

良辰佳景列华筵。笙歌奏筦弦。位居荣显子孙贤。功名事双全。庆祝寿,拜尊前。重重福禄坚。愿如彭祖寿齐年。金杯劝寿仙。

初八月,半镜上青霄。斜倚画阑娇不语,暗移梅影过红桥,裙带北风飘。

太一真人隐翠霞,早年曾降蔡经家。羽衣使者峭于鹤,鸟爪侍娘飘若花。九鼎栏杆窥马齿,三山窕窈步云涯。时因弟子偷灵药,散落人间驻物华。

小松初数尺,未有直生枝。闲即傍边立,看多长却迟。

君过湟中去,寻源未是赊。经春逢白草,尽日度黄沙。双节行为伴,孤烽到似家。和戎非用武,不学李轻车。

云北昼冥冥,空疑背寿星。犬能谙药气,人解写芝形。野歇遇松盖,醉书逢石屏。焚香住此地,应得入金庭。

赫赫明明,维祖维宗。鉴于文孙,维德之同。日靖四方,亦同其功。亿万斯年,以承家邦。

玉座临轩宴近臣。御楼灯火发春温。九重天上闻仙乐,万宝床边侍至尊。花似海,月如盆。不任宣劝醉醺醺。岂知头上宫花重,贪爱传柑遗细君。

碧浪金波三五初,秋风计会似空虚。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