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于濆的《青楼曲》
拼音和注音
suǒ sī zhōng bù lái , jí mù shāng chūn cǎo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所思:所思慕的人;所思虑的事。泛指思考。
春草:春天的草。喻卑微。药草名。又名莽草。《尔雅.释草》:'葞﹐春草。'邢昺疏:'药草也……莽草一名葞﹐一名春草。'一说﹐'春草'为白微的别名。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二.白微》。
不来:不归。逸诗《狸首》的别称。因狸一名不来,故称。
极目:1.满目;充满视野。2.用尽目力(远望):~远眺。
于濆
于濆,字子漪,自号逸诗,晚唐诗人,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僖宗乾符初(约876年前后)在世。咸通二年(681年)举进士及第,仕终泗州判官。濆患当时诗人拘束声律而入轻浮,故作古风三十篇,以矫弊俗,自号逸诗,有《于濆诗集》、《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原诗
青楼临大道,一上一回老。
所思终不来,极目伤春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