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五

玉碗金罍倾送君,江西日落起黄云。
扁舟乘月暂来去,谁道沧浪吴楚分?

作品评述

《送李五》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玉碗金罍倾送君,
江西日落起黄云。
扁舟乘月暂来去,
谁道沧浪吴楚分?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送别李五的情景。诗人用玉碗和金罍倾酒送别李五,而江西的太阳落下时,黄色的云彩升起。李五乘坐小船,在月光下暂时离开,诗人感叹沧浪江水将吴楚两地分隔开来。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李五的离别之情。玉碗和金罍象征着珍贵的酒,诗人以此表达了对李五的深情厚意。江西的太阳落下时,黄色的云彩升起,给人一种温暖而宁静的感觉,同时也暗示着离别的悲伤。诗人用"扁舟乘月"的描写,将李五的离去与月光相联系,给人一种诗意盎然的感觉。最后两句"谁道沧浪吴楚分?"表达了诗人对沧浪江水将吴楚两地分隔开来的感叹,暗示了离别的痛苦和无奈。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思念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运用象征手法,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相融合,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鸣。

作者介绍

王昌龄,字少伯,京兆人。登开元十五年进士第,补秘书郎。二十二年,中宏词科,调汜水尉,迁江宁丞。晚节不护细行,贬龙标尉卒。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涣之齐名,时谓王江宁。集六卷,今编诗四卷。

诗词推荐

我创新轩不费钱,小将屋壁敞东偏。谁留止水涵千丈,今为陈人洗万缘。树近直疑蓝作幕,月明方见玉为天。个中岂敢容凡客,独与清风泛酒船。

出郭已超俗,住溪尤近真。青天素和我,白雪便随人。守道何妨贱,藏书不尽贫。长怀社中友,共发瓮头春。

无物可为寄,持书泪满襟。一生千古恨,万里十年心。及见悲何语,重逢乐岂任?别来空老去,法乳负深恩。

大江一浩荡,离悲足几重。潮落犹如盖,云昏不作峰。远戍唯闻鼓,寒山但见松。九十方称半,归途讵有踪。

鸣鸠初拂羽,桑叶破新萌。采采不盈菊,攀多力未生。春服浥朝露,晓日映妆明。语学流莺巧,身同飞燕轻。使君劳借问,夫婿自专城。

此身非我有,在世聊尔为。於此傥有得,夫复何所悲。遂将郁抑怀,写作悽苦辞。如彼深闺妇,暗起鸳鸯思。苍苍亦有耳,此情知不知。

亏成久不挠心旌,老阅人间百事轻。却笑平生甘淡薄,每缘行乐问阴晴。羽觞饧粥同春事,卧醉行歌见俗情。击钵更遭强敌困,可能赤手控奔鲸。

塘上勾帘对晚香,半斜红日已侵床。江妃羞出凌波袜,长在高荷扇影凉。

边地莺花少,年来未觉新。美人天上落,龙塞始应春。

盘无兼味惭留客,梦厌多岐不到乡。

我来一榻羡危亭,倦步支颐竹杖轻。僧听钟声归寺急,鸦争林宿压枝鸣。禅机击拨如锋起,尘袂驱除似水清。风定夜虚声转寂,杯茶精舍一灯明。

青山来此赴,白日欲成阴。已痛故人绝,更伤节士心。衣冠犹就殓,宗祏不俱沉。洞腹逃禅事,千秋名自今。

浴罢临泉一整冠,令人搔首忆长安。御汤摇荡双龙影,疑是胡儿簇马鞍。

征程十里见桑乾,二月谁怜尚苦寒。沃野北来边地近,流澌东下早春残。风疑竹箭穿貂帽,雪作杨花点马鞍。旅况垆头消不尽,琵琶纤指莫教弹。

溪山廓廓眼增明,鸥鹭依依旧有盟。所恨登高临赋处,却嗟我友不同行。

近来憔悴人惊怪。为别后、相思煞。我前生、负你愁烦债。便苦恁难开解。良夜永、牵情无计奈。锦被里、余香犹在。怎得依前灯下,恣意怜娇态。

物外真何事,幽廊步不穷。一灯心法在,三世影堂空。山果青苔上,寒蝉落叶中。归来还闭阁,棠树几秋风。

市中有樵山,此舍朝无烟。井底有甘泉,釜中乃空然。我要见白日,雪来塞青天。坐闻西床琴,冻折两三弦。饥莫诣他门,古人有拙言。

不踏长安十二门,鸬鹚飞处数家村。停桡试向滩头问,莫是严光末世孙。

凤楼窈窕凌三袭,翠幌玲珑瞰九衢。复道中宵留宴衎,弥令上客想踟蹰。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