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年过八十

八十又过二,自言名放翁。
斧丘遗寿栎,云海寄冥鸿,酒挂驴鞍侧,诗投药笈中。
灞城逢蓟叟,共语莫匆匆。

作品评述

《吾年过八十》是宋代文学家陆游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吾年过八十,
At the age of over eighty,
自言名放翁。
I call myself the old man named Fangweng.

斧丘遗寿栎,
I've outlived the oak trees on Fuqiu Hill,
云海寄冥鸿。
And sent my thoughts to the distant sky.

酒挂驴鞍侧,
My wine flask hangs by the saddle of my donkey,
诗投药笈中。
My poetry rests within my medicine bag.

灞城逢蓟叟,
In Bashui City, I meet an old man from Jisou,
共语莫匆匆。
We speak together, with no hurry.

诗词的译文:

我已经过了八十岁,
自称放翁之名。
我活得比斧丘上的橡树还长久,
思绪漂洋过海,寄予遥远的天空。

我将酒挂在驴鞍的侧边,
把诗篇投放在药笈之中。

在灞城上,我遇见了一位来自蓟州的老人,
我们共同交谈,不匆忙。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陆游晚年创作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自身年老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思考。

首先,诗中的"吾年过八十"表明了作者已经步入晚年,是一种自我提醒和自我定位。而自称"放翁"则是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超然态度和豁达心境。

接下来,诗中提到"斧丘遗寿栎",形容了作者活得比斧丘上的橡树还久,表达了对自己长寿的喜悦和对时间的感慨。

"云海寄冥鸿"一句则表达了作者思绪的飘渺和超越尘世的意境,将自己的情感和思绪寄托于遥远的天空之中。

接着,诗中提到了"酒挂驴鞍侧",显示了作者生活简朴,不拘泥于物质享受,而更注重内心的自在与宁静。"诗投药笈中"则表明了作者对诗歌创作的执着和热爱,将自己的诗篇珍藏在药笈之中,象征了诗歌对作者来说是一种心灵的滋养和慰藉。

最后,诗中描述了作者与一位蓟州老人在灞城相遇并共同交谈,寄托了作者对友情和人际交往的重视。"共语莫匆匆"一句则敦促人们在交谈中不要匆忙,要以慢慢沟通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自身年老和生活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自由、豁达、寄托和交往的情感,展示了陆游晚年诗人的独特境界和人生哲学。

作者介绍

陆游(一一二五~一二○九),字务观,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宰子。年十二能诗文,以荫补登仕郎。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两浙转运司锁厅试第一,以秦桧孙埙居其次,抑置爲末。明年礼部试,主司復置前列,爲桧黜落。桧死,二十八年始爲福州宁德主簿(清干隆《宁德县志》卷三)。三十年,力除敕令所删定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五)。三十一年,迁大理寺司直(同上书卷一九一)兼宗正簿。孝宗即位,迁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赐进士出身(《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九)。因论龙大渊、曾觌招权植党,出通判建康府,干道元年(一一六五),改通判隆兴府,以交结臺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论罢。六年,起通判夔州(《渭南文集》卷四三《入蜀记》)。八年,应王炎辟,爲四川宗抚使干办公事。其后曾摄通判蜀州,知嘉州、荣州。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范成大帅蜀,爲成都路安抚司参议官(《渭南文集》卷一四《范待制诗集序》)。三年,被劾摄知嘉州时燕饮颓放,罢职奉祠,因自号放翁。五年,提举福建路常平茶监(《省斋文稿》卷七《送陆务观赴七闽提举常平茶事》)。六年,改提举江南西路(《渭南文集》卷一八《抚州广寿禅院经藏记》)。以奏发粟赈济灾民,被劾奉祠。十三年,起知严州(淳熙《严州图经》卷一)。十五年,召除军器少监。光宗即位,迁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未几,復被劾免(《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五四)。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诏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兼祕书监(《南宋馆阁续录》卷九)。三年,致仕。开禧三年(一二○七),进爵渭南县伯。嘉定二年卒,年八十五。陆游是着名爱国诗人,毕生主张抗金,收復失地,着作繁富,有《渭南文集》五十卷,《剑南诗稿》八十五卷等。《宋史》卷三九五有传。 陆游诗,以明末毛晋汲古阁刊挖改重印本爲底本爲底本。校以汲古阁初印本(简称初印本),宋严州刻残本(简称严州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残本(简称残宋本,藏北京图书馆)、明刘景寅由《瀛奎律髓》抄出的《别集》(简称别集本)、明弘治刊《涧谷精选陆放翁诗集·前集》(简称涧谷本)及《须溪精选陆放翁诗集·后集》(简称须溪本)等,并参校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简称钱校)。底本所附《放翁逸稿》、《逸稿续添》编爲第八十六、八十七卷。辑自《剑南诗稿》之外的诗,经营爲第八十八卷,凡出自《渭南文集》者,以明弘治十五年锡山华珵铜活字印本爲底本,校以《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诗词推荐

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杀人莫敢前,须如猬毛磔。黄云陇底白云飞,未得报恩不能归。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解歌舞。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铜鼓赛神来,满庭幡盖徘徊。水村江浦过风雷,楚山如画烟开。离别橹声空萧索,玉容惆怅妆薄。青麦燕飞落落,卷帘愁对珠阁。

迩英帷幄旧儒臣,肯顾荒山野水滨。不怕客嘲轻薄尹,要令我识老成人。颿回鼓转东城暮,酒冽橙香一笑新。遥想解酲须底物,隆兴第一壑源春。

古塔寒擎夕照红,泉声涌海入虚空。分明九十九峰翠,都在天池窗眼中。

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扣关无僮仆,窥室唯案几。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岂但诗书对圣贤,须知屋漏与神天。设科虽较词章

万事源头必正名,非同综核汉公卿。时流不沮狂生议,侧立东华儜佩声。

山色两间供步障,松阴半亩当邮亭。

梧风萧瑟雨初晴,凉入书堂夜气清。耿耿兰膏照千古,迟迟莲漏转三更。力於兴废应难助,气为忠邪几不平。掩卷长嗟方就枕,窗前咿喔又鸡鸣。

客至从客奉笑谈,晚知庶境味尤甘。曲江进士题名遍,安用山人起水南。

一丛三百朵,细细拆浓檀。帘幕护花气,不知窗外寒。

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吹笙吟松风。泛瑟窥海月。西山玉童子。使我炼金骨。欲逐黄鹤飞。相呼向蓬阙。

国启重雍祚,天推太极尊。夏祠今化石,尧母旧题门。不待寒泉养,空流渭水恩。烝哉王者孝,别庙奉姜嫄。

暗窦养泉容决决,明园护桂放亭亭。历山居处当天半,夏里松风尽足听。晓景半和山气白,薇香清净杂纤云。实头自是眠平石,脑侧空林看虎群。

霜浓草白兔初肥,苍鹘调拳猎犬携。剩付钱刀买庖餗,不须缘径更求蹄。

皇天赋予各成形,万理兼该备自身。所谓天民非有别,能全所赋以为人。

昔时乘障楚江边,信笔题诗度岁年。岂敢嘲风仍咏月,只思问舍与求田。归心虽似陶元亮,句法宁窥孟浩然。多谢君诗过褒拂,愈令惭汗出如泉。

点点万家灯,风清醉复醒。广轩高绝处,俯瞰一天星。

流火稍西倾。夕影遍曾城。高天澄远色。秋气入蝉声。

老嬾狂吟不要工,爱君七字晋唐风。更烦傅语梅花道,火急齐开小至中。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