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赋咏成篇

日日思归勤理鬓,朝朝伫望懒调梭。
凌风宝扇遥临月,映水仙车远渡河。
历历珠星疑拖珮,冉冉云衣似曳罗。
通宵道意终无尽,向晓离愁已复多。

作品评述

《七夕赋咏成篇》是唐代诗人何仲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每日都思念归乡,早晨就期待懒散的梭子。
宝扇在风中高高举起,水仙车在远河上驶过。
繁星闪耀如珠,云衣轻飘如罗。
整夜思念未曾尽,到了黎明离愁更多。

诗意:
这首诗词以七夕节为背景,描述了诗人在辗转思念中度过的一个夜晚。诗人在思念家乡的同时,也体验了七夕节带来的浪漫和离愁。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日常生活中的琐碎细节,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归乡的期待。诗中使用了七夕节的象征物,如宝扇和水仙车,以及瑰丽的星空和轻飘的云衣,增添了浪漫的氛围。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自己对家乡乡愁的感受,以及对重逢的憧憬。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此外,诗词还通过对时间的描述,扩展了七夕节象征的“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意境。诗人将思念融入了夜晚和清晨,表达了对团聚的向往与离愁的加重。这种对时间的描绘,更加丰富了诗词的诗意,增加了读者的共鸣。

总体而言,诗词《七夕赋咏成篇》以深切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勾勒出了诗人的思念之情,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七夕节的浪漫和离愁。

诗词推荐

莘渭二老人,耕钓俱白首,功烈在人间,如天有北斗。方其未遇时,自处固不苟,夫岂邀虚名,欲眩千载後?降及秦汉王,望古犹培塿,犹能守所闻,外物不得诱。君看鲁二生,亦岂圣人偶;凛然诸儒间,人可我独不。

发轫期行志,鸣琴最得民。渊鱼何用察,桑雉本来驯。可叹双旌暮,犹歌五袴新。谁为良吏传,吾欲表斯文。

六日新春一再来,直须登树赏花开。攀翻径上枝梢外,不负东风是此杯。

红蕖漾月。蕃风特地生梧叶。一年风月今宵别。隐隐笙鸾,何处有炎热。凤凰山下榴花发。一杯香露融春雪。幔亭有路通瑶阙。知我丹成,容我醉时节。

翠竹丛深啼鹧鸪,鹧鸪声更胜提壶。江南江北常相逐,春后春前多自呼。迁客销魂惊梦寐,征人零泪湿衣裾。愁中间处肠先断,似此伤怀禁得无。

积霭晚尽散,南山明夕阳。秋容遍丰镐,古恨入隋唐。草木咸摇落,风烟自渺茫。客亭须下马,把酒慰殊乡。

雨中正相忆,偶尔有来鸿。情况今何苦,新吟想渐工。近闻惠连病,似与长卿同。何日苍榕下,开筵水面红。

烂柯峰下碧溪云,元自龟山一派分。罗仲素初同此脉,朱元晦始张吾军。傥知柴氏潜心学,未数徐魁径畈文。近喜识荆静得老,名家知道更多闻。

平明饭罢促高梢,撑出五云门外桥。离越王城一百里,到曹娥渡十分潮。白翻晴雪浪花舞,绿弄晚风蒲叶摇。西北阴沉天欲雨,卧听篷韵学芭蕉。

我有嘉宾宴乍欢,画帘纹细凤双盘。影笼沼沚修篁密,声透笙歌羯鼓干。散后便依书箧寐,渴来潜想玉壶寒。樱桃零落红桃媚,更俟旬馀共醉看。

人事多翻覆,由来不可量。安知议郎女,远嫁左贤王。

清欢少有虚三日,剧饮未尝过五分。相见心中无别事,不评兴废即论文。

襄阳作髹器,中有库露真。持以遗北虏,绐云生有神。每岁走其使,所费如云屯。吾闻古圣王,修德来远人。未闻作巧诈,用欺禽兽君。吾道尚如此,戎心安足云。如何汉宣帝,却得呼韩臣。

岁去红颜尽,愁来白发新。今朝开镜匣,疑是别逢人。

清源一州耳,繁会二都间。北走邯郸道,南开吴楚关。歌钟连白屋,鸣跕俨朱颜。可惜欢娱地,欺予两鬓班。

銮禁限沉深,鳌头雄贔屭。主人出休沐,秋色正明丽。偶为东园游,便有中林意。纵言得造适,览物增意气。风清濯烦襟,日永忘归辔。朝野本无间,簪组何用弃。未必幽栖人,识兹真乐地。

晨起竹轩外,逍遥清兴多。早凉生户牖,孤月照关河。旅食甘藜藿,归心忆薜萝。一尊如有地,放意且狂歌。

种田东郭傍春陂,万事无情把钓丝。绿竹放侵行径里,青山常对卷帘时。纷纷花发门空闭,寂寂莺啼日更迟。从此别君千万里,白云流水忆佳期。

绿蓑鞋紧青行缠,束薪蕴火开山田。云间仰听仙佩响,蓬鬓拂掠烧畲烟。

秋风凄切伤离,行客未归时。塞外草先衰,江南雁到迟。芙蓉凋嫩脸,杨柳堕新眉。摇落使人悲,断肠谁得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