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雪中)

小室坐毡重叠,红炉兽炭交加。
一卮村酒吸流霞。
窗外寒威可怕。
心在盘洲种柳,眼看密雪飞花。
银杯缟带不随车。
江上渔蓑难画。

作品评述

诗词:《西江月(雪中)》

小室坐毡重叠,
红炉兽炭交加。
一卮村酒吸流霞,
窗外寒威可怕。
心在盘洲种柳,
眼看密雪飞花。
银杯缟带不随车,
江上渔蓑难画。

中文译文:
坐在小屋里,毡子重重叠叠,
红炉和炭火一起燃烧。
一杯村里的美酒吸入流霞,
窗外的寒气令人畏惧。
心灵在盘洲上种柳树,
眼睛看着密密的雪花飞舞。
银杯和白色的带子不能随车带走,
江上渔民穿的蓑衣难以描绘。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冬夜的景象,诗人洪适以简洁而准确的语言,表达了他内心的情感和对自然景色的触动。

首先,诗人描述了一个小室内的情景,毡子叠叠覆盖,红炉和炭火交相辉映。这里暗示了诗人温暖的居所,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接着,诗人提到的"一卮村酒吸流霞"表达了诗人品酒的情景。"卮"是古代盛酒的器具,"流霞"则是指美丽的晚霞。诗人通过品尝美酒,伴随着美丽的景色,凸显了他对生活的享受和追求。

然而,诗人并非仅仅追求安逸和舒适。他在"窗外寒威可怕"一句中,揭示了外面严寒的气候,以及人们在冰天雪地中所感受到的恐惧和不安。这种对极端自然环境的感知,与诗人内心的平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接下来,诗人将注意力转向自己的内心世界。他说"心在盘洲种柳",表达了他内心的宁静和欣慰。"盘洲"是一个传说中的仙境,种柳则是象征着富有生机和希望。诗人通过这样的比喻,表达了内心的宁静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最后两句"眼看密雪飞花,银杯缟带不随车,江上渔蓑难画"则再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触动。他目睹着密密的雪花飘落,感受到自然界的神奇和不可掌控,而银杯和白色带子则象征着人们在繁华世界中所追求的物质财富和名利,并强调这些无法带走,与自然景色的美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最后一句"江上渔蓑难画"则描绘了渔民穿着蓑衣在江上垂钓的情景,蓑衣的形象无法通过绘画来完全呈现,强调了自然景色的独特之美和难以捕捉的特性。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冬夜中的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诗人通过对自然和人文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然美和内心宁静的追求,以及对物质追求的反思。这首诗词给人一种宁静、思考和超越物质的感觉,让人们深入思考生活的真谛和内心的追求。

作者介绍

洪适(1117~1184)南宋金石学家、诗人、词人。初名造,字温伯,又字景温;入仕后改名适,字景伯;晚年自号盘洲老人,饶州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人,洪皓长子,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封魏国公,卒谥文惠。洪适与弟弟洪遵、洪迈皆以文学负盛名,有“鄱阳英气钟三秀”之称。同时,他在金石学方面造诣颇深,与欧阳修、赵明诚并称为宋代金石三大家。

洪适的成就

金石
  洪适在学术方面主要致力于金石学研究,尤其是其在知绍兴府任内和家居16年期间,用力尤多。先后著成《隶释》二十七卷、《隶续》二十一卷(见《隶释》),又著《隶缵》、《隶图》和《隶韵》。 但《隶韵》未成。今传世者仅 《隶释》和《隶续》两种,所著《隶释》、《隶续》,先依碑释文,著录全文,后附跋尾,具载论证,开金石学最善之体例,对后代有重大影响。另著有《盘州集》八十卷。洪适对魏晋和隋唐的碑刻也很精通,曾据《丹州刺史碑》、《皇甫诞碑》等碑刻,订正正史上一些记载的错误。

诗文
  洪适诗文论著甚多,留下了很多名篇,四方传诵。故《宋史》评价说:“适以文学闻望”。其中《盘洲集》影响甚大,而《渔家傲引》是《盘洲集》的代表作。词前有小序。对渔父生活加以概述。接着用同一词牌写了十二首词,如数家珍一样从一月唱到十二月,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归隐后的生活:他泛舟船上,与眠鸥浴雁为友;他常把渔钱买酒,酒醒后则拈笛咏唱,畅抒情怀;“细雨斜风浑不避,青笠底,三三两两鸣桹起”。渔父们的生活是何等和谐、恬静!他们不避纲雨斜风,认定这是捕鱼的好时机。只见青青的斗笠下人头攒动,一声吆喝,拍着船板,他们就三三两两出发了。“半夜系船桥比岸,三杯睡着无人唤。睡觉只疑桥不见,风已变,缆绳吹断船头转。”这是何等逍遥自在、无拘无束!诙谐的情趣,空灵的意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何等的和谐!这充分反映了其在文学上很有底蕴。事实上,洪适的文学创作非常灵活,取材广泛,大都来源于生活。如洪适致仕后,退而回乡,在县城北郭购地筑屋,并称之为盘洲,他自己也自号盘洲老人,盘洲老人从小随父宦游,长大后又四处为官,发现本县珠湖产的银鱼非常独特,于是欣然命笔,写下一赋,名之为《银条鱼赋》。 其诗文论著甚多,并得到时人及后人的认可。

洪适的生平

  父亲洪皓,曾任徽猷阁直学士、提举万寿观兼权直学士院,封魏国忠宣公。洪适少年时即能日诵书3000言,与弟洪遵、洪迈先后同中博学鸿词科,有“三洪”之称。

  建炎三年(1129年),洪皓使金,洪适年方13,即能任家事。率5个弟弟和3个妹妹奉祖母、母亲避兵饶州(今江西鄱阳),后以恩补修职郎。绍兴七年(1137年)任严州录事参军,绍兴十一年(1141年)任浙西提举常平司干办公事,绍兴十二年(1142年)与弟洪遵同中博学鸿词科,除左宣教郎敕令所删定官。高宗赞其:“父在远方,子能自立,此忠义报也。”

  绍兴十三年(1143年),继迁秘书省正字。是年父自金归,忤秦桧,洪适出任通判台州军事。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除知荆门军。后知徽州、提举江东路常平茶盐兼提点刑狱,任内皆著政绩。后迁户部郎中、淮东总领、司农少卿、太常少卿兼权直学士院中书舍人,任内也为人称道。乾道元年(1165年),任翰林学士签枢密院事、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任怨革弊。次年因久雨而引咎辞职,除观文殿学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后以观文殿学士、左通奉大夫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乾道五年(1169年),以观文殿学士提举临安府洞霄宫。此后家居16年,1184年二月辛酉(初二)日(3月15日)病逝。《宋史》有传 。

诗词推荐

水色岚光杳霭间,诗人得句意偏闲。我今收拾胸中去,归赋淮南大小山。

西江月

仙翁家在丛霄,五云八景来尘表。黄扉紫闼,化钧高妙,风霆挥扫。漠北寒烟,峤南和气,笑谈都了。自玉麟归去,金牛再款,却回首、人间少。天与丹台旧籍,笑苍生、祝公难老。春葩秋叶,暄寒易变,壶天长好。物外新闻,凤歌鸾翥,龙蟠虎绕。想如心高会,寒霜夜永,尽横参晓。

西江月

月落夜正黑,风起庭槐端。窗间星动摇,枕上人寤叹。所叹吹阴云,苦热弥不欢。当其气莫出,曷若无衣寒。虚堂卧竹簟,汗体如露漙。驱蚊爇蒿艾,宁复袭芝兰。煎灼一如此,衰枯谁可完。消磨任寒暑,安有不死丹。三伏已过二,炎赫应渐残。试看蜣蜋虫,辛勤方转丸。焉得从钓舟,逆上

西江月

乾坤鼎沸炼神丹。聚虎肺龙肝。合和蟾凤凝嘉瑞,变盈空、甘露**。敛掠烹成金液,喷真味,霭椒兰。峥嵘酌饮醉乘鸾。韵法曲吟弹。舞袖婆娑容仪整,傲清风、明月天宽。一段清凉活计,占长春,得真欢。

西江月

有德名终大,无为福自延。更闻天子孝,荐术助长年。

西江月

新糊案子,其白如银。入试出试,千春万春。

西江月

寥寥空山岑,冷冷风松林。流月垂鳞光,悬泉扬高音。希夷周先生,烧香调琴心。神力盈三千,谁能还黄金。

西江月

高人采药来禹穴,骨瘦巉然鬓眉白。结茅分得野鹿场,一夜北风三尺雪。明朝过午势愈恶,虎兕交迹人声绝。虚窗纵横丛竹入,幽涧荒寂孤松折。冻吟孰窥袁安户,僵卧秃尽苏武节。人生饥寒固亦有,养气不动真豪杰。希名後世吾所耻,姓字宁与身俱灭。班马复生无自书,我作此歌空激烈。

西江月

寒花护月色,坠叶占风音。--皎然兹夕无尘虑,高云共片心。--颜真卿

西江月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西江月

嚼梅香袭齿,攀柳绿藏巾。

西江月

静宜樵隐度,远与车马隔。有时行药来,喜遇归山客。

西江月

孤风独上子陵台,藻思天然顷刻开。银烛不妨花下照,铁心肯向赋中回。休怀濯锦梦水星,早应筑沙堤上来。急裹紫霞望公至,也教凡卉识仙莱。

西江月

日暮上帘钩,春花压翠楼。忽闻宣召急,罗帕掩箜篌。

西江月

锵洋纯绎,于论鼓钟。周旋陟降,斋庄肃容。维疊毁旨,维笾伊岂。歌入以雍,介福来崇。

西江月

烘焙几工成晓雪,轻明百幅叠春冰。何消才子题诗外,分与能书贝叶僧。

西江月

始我来京师,止携一束书。辛勤三十年,以有此屋庐。此屋岂为华,于我自有余。中堂高且新,四时登牢蔬。前荣馔宾亲,冠婚之所于。庭内无所有,高树八九株。有藤娄络之,春华夏阴敷。东堂坐见山,云风相吹嘘。松果连南亭,外有瓜芋区。西偏屋不多,槐榆翳空虚。山鸟旦夕鸣,有类

西江月

蛮江水碧瘴花红,白舫黄旗无便风。涪万四时常避水,棚居高出乱云中。

西江月

灼约有芳艳,本生江汉滨。临风轻笑久,隔浦淡妆新。白鹭烟中客,红蕖水上邻。无香结珠穗,秋露浥罗巾。

西江月

终过盟津书,分明梦不虚。人从清渭别,地隔太行馀。宾幕谁嫌静,公门但晏如。櫑鞞干霹雳,斜汉湿蟾蜍。追琢垂今后,敦庞得古初。井台怜操筑,漳岸想丕疏。亦翼铿珉珮,终当直石渠。此身多抱疾,幽里近营居。忆漱苏门涧,经浮楚泽潴。松栽侵古影,荤断尚芹菹。语嘿曾延接,心源

西江月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