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雁湖十首

梦回檐溜响潺潺,断送群芳一夕间。
静见蜂须拈笔架,细看蛛网度窗环。
数行古篆留科斗,一穗沉烟起博山。
终岁掩关非避俗,自缘多病爱清閒。

作品评述

诗词:《再和雁湖十首》
朝代:宋代
作者:李壁

梦回檐溜响潺潺,
断送群芳一夕间。
静见蜂须拈笔架,
细看蛛网度窗环。
数行古篆留科斗,
一穗沉烟起博山。
终岁掩关非避俗,
自缘多病爱清閒。

中文译文:
梦回檐溜响潺潺,
回忆起过去的美好,
一夜之间,繁花凋零。
静静地看着蜜蜂停在笔架上,
细细观察着蛛网在窗户上编织。

几行古老的篆字依然留在科斗上,
一簇炊烟从博山升起。
整年都隐居在这里,不为逃避世俗之累,
只因为多病而热爱宁静。

诗意和赏析:
这首《再和雁湖十首》是宋代诗人李壁所作,描绘了一幅宁静的隐居生活景象。诗人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感叹时间的流逝,群芳凋零的景象让他感到唏嘘。然而,他在这个宁静的环境中静静地观察着周围的事物,蜜蜂停在笔架上,蛛网在窗户上编织,展现了一种与自然相处的平和心态。

诗中出现的古篆字和科斗象征着历史的传承和学术的积淀,显示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而沉烟起博山的描绘,则给人一种山水的意境,宣扬了山水田园的隐居生活态度。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长期隐居的心境,他选择远离尘嚣,不为世俗所累,享受自己的清闲生活。这种清静的心态可能与他身体的多病有关,但他依然热爱这种宁静的生活方式。

整首诗以平和、宁静的语调描绘了诗人的隐居生活和心境,表达了对自然和传统文化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一种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由的生活态度。

诗词推荐

呜轧江楼角一声,微阳潋潋落寒汀。不用凭栏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

二年老翁泉,亲酌石林寿。林翁硬如石,跌宕怀舞手。酡颜照湖山,丽藻濯花柳。牛头望蟆颐,隔阔几烟岫。江梅驿堪寄,湖水觞可侑。林丘一曲閒,事业千载就。屡空有真实,万奕无杂揉。用之还帝师,归则赤松友。蟠桃堪一尝,世味不同嗅。得书方醉歌,痴绝记前守。

休将閒耳听云云,只作深居耳不闻。素志肯随时节改,清贫难许利名分。忘情茅屋无非燕,著脚春山独是云。试问急流谁勇退,故园同看木欣欣。

大夏资轻策,全溪赠所思。静怜穿树远,滑想过苔迟。鹤怨朝还望,僧闲暮有期。风流真底事,常欲傍清羸。

拒谏劳兵作祸基,穷奢极武向戎夷。兆人疲弊不堪命,天下嗷嗷新主资。

冷泉二月雷惊蛰,烧尾金鳞化作龙。拖去鼻头涓滴水,洗清雁宕几千峰。

日晴空乐下仙云,俱在凉亭送使君。莫辞一盏即相请,还是三年更不闻。

和气应鼙鼓,喜色上辕门。貔貅万骑,争相庆主将佳晨。遥望九霄上阙,霭霭庆云澄处,一点将星明。天瑞不虚应,人杰岂虚生。况君家,名将旧,有元勋。上方拊髀,要资颇牧作长城。管取齐坛入拜,会见凯歌归奏,振起旧家声。与国同休语,王府又重盟。

万顷玻瓈水浸空,台前佳色咏难穷。倚栏人在烟霞外,落笔诗成笑语中。属句畏惭非孟子,供欢端合有车公。解将能否分优劣,过眼昭然向与雄。

去马来车扰扰尘,自难长寄水云身。碧岩後主今为客,何况开山说法人。

当年正觉此韬藏,岩穴于今尚有光。特特扪萝访遗迹,龙神何事报支郎。

岳镇中天司下土,名山宫殿锁云扃。固知正直作威福,岂徇往来惟醉醒。封禅今无秦汉侈,降生谁是甫申灵。何当弭节朝双阙,一曲钧天梦帝庭。

修竹青冥山翠事,圆荷枯到水禽飞。造门休问林塘主,暂借闲窗负暖晖。

天高淮泗白,料子趋修程。汲水疑山动,扬帆觉岸行。云离京口树,雁入石头城。后夜分遥念,诸峰霜露生。

朝见吴山横,暮见吴山纵。吴山故多态,转侧为君容。幽人起朱阁,空洞更无物。惟有千步冈,东西作帘额。春来故国归无期,人言悲秋春更悲。已泛平湖思濯锦,更看横翠忆峨眉。雕栏能得几时好,不独凭栏人易老。百年兴废更堪哀,悬知草莽化池台。游人寻我旧游处,但觅吴山横处来。

春入桃村烂漫红,纷纷来觅武陵踪。武陵不在千山外,只在先生一笑中。

石佛山头日欲颓,寻僧不遇懒空回。青鞋布袜云门路,拄杖穿林归去来。

昭阳秋清月如练,笙歌嘈嘈夜开宴。长信宫中辞辇人,独倚西风咏纨扇。倾城自古有褒妲,红颜失宠何须怨。泠泠玉漏掩重门,一点金缸照书卷。

心印何人敢授传,无师弟子佛众生。几多妄想成怪觉,执境迷心拜衲僧。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短短蒲茸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