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咏十章用韵复正宗架阁

淮南八月雁初过,奉使槎回乌鹊河。
十里杨州花底散,五陵年少已无多。

作品评述

《吴咏十章用韵复正宗架阁》是元代杨维桢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吴咏十章用韵复正宗架阁》中文译文:
淮南八月雁初过,
奉使槎回乌鹊河。
十里杨州花底散,
五陵年少已无多。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淮南地区八月初的景象。诗人作为负责使命的使者,乘着小船返回乌鹊河,欣赏着杨州处处绽放的花朵。然而,他也感叹时间的流逝,五陵之地的年轻人已经不多了。

这首诗词以秋季的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雁群归来、杨州花开等细致的描写,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感受。通过描述淮南地区的景色,诗人巧妙地展示了时间的变迁和人事的消逝。

诗中的“淮南八月雁初过”描绘了淮南地区初秋时分雁群南飞的景象,给人一种季节转换和时光流转的感觉。而“奉使槎回乌鹊河”则展示了诗人作为使者返回故乡的情景,给人一种回归和安定的意象。

接着,“十里杨州花底散”描绘了杨州地区盛开的花朵,以及花瓣飘落的景象。这一景象传达了花开花落的自然规律和短暂的美好,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无常。

最后一句“五陵年少已无多”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事消逝的感叹。五陵指的是古代的贵族陵墓,年少代表年轻人。诗人感叹年轻人已经不多了,暗示着岁月的无情和人事的变迁。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事消逝的感慨。诗人以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描写,展示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引发读者对时光流转和生命变化的共鸣。

诗词推荐

挹泉石鼎煎崖蜜,候火铜炉炷海沉。一坐便应论十劫,不知岁月去駸駸。

船头更鼓恰三槌,底事荒鸡早个啼。戏学当年度关客,且图一笑过前溪。

悲君刻意异时流,十载经春着敝裘。新陇预知成马鬣,旧事何苦似蝇头。孟郊骨相终齎志,买谊才能竟不侯。寂寞声名千古事,定知无益夜台幽。

苍颉鸟迹既茫昧,字体变化如浮云。陈仓石鼓又已讹,大小二篆生八分。秦有李斯汉蔡邕,中间作者寂不闻。峄山之碑野火焚,枣木传刻肥失真。苦县光和尚骨立,书贵瘦硬方通神。惜哉李蔡不复得,吾甥李潮下笔亲。尚书韩择木,骑曹蔡有邻。开元已来数八分,潮也奄有二子成三人。况潮

身在烟霞缥缈间,此心已学白云閒。遣怀把酒自酌月,无事捲帘常看山。老去棋冤休死战,年来诗债逐时还。于今养鹤多栽竹,缚住时光且驻颜。

胡部新声锦筵坐,中庭汉振高音播。太宗庙乐传子孙,取类群凶阵初破。戢戢攒枪霜雪耀,腾腾击鼓云雷磨。初疑遇敌身启行,终象由文士宪左。昔日高宗常立听,曲终然后临玉座。如今节将一掉头,电卷风收尽摧挫。宋晋郑女歌声发,满堂会客齐喧呵。珊珊珮玉动腰身,一一贯珠随咳唾。

铜梁天汉一轺新,红芰清波去及辰。顾我索居谁为友,与君难别岂关亲。飞书上陇催庚癸,闭息匡床候子寅。出处虽殊心事一,濂溪风月舞雩春。

志在环墙养拙。是是非非不说。终日似憨痴,逗引个中欢悦。欢悦。欢悦。便是山侗活业。

出入高车耀缙绅,从来天幸喜逢辰。道孤常恐难逃悔,性拙徒能不失真。风雨坐生无妄疾,林泉归作自由身。岁寒未必输松柏,已见人间七十春。

舒为五色朝霞褷,惨为虎豹嗥阴霏。翕为千嶂云雨入,嘘为百里雷霆飞。

大秦遥可说,高处见秦川。草木埋深谷,牛羊散晚田。山平堪种麦,僧鲁不求禅。北望长安市,高城远似烟。

标名何所谓,物色正相当。堆雪酴醿洁,披风菡萏香。菊从秋后发,梅向腊前芳。眼界无多地,纵横亘十方。

荒郊多腐草,故苑近清秋。棘密何胜数,囊轻莫尽收。月高疑爝息,天远认星流。紫桂风微急,红兰露遍浮。已能穿永巷,更欲拂高楼。灭烛方无寐,鸣蛩相荐愁。

费尽铅华总失真,色香清绝两无邻。待渠经始和羹了,乞与无边草木春。

驱鹤松门去却回,似知草际有香来。青条红眼才窥煖,拄杖先拚费绿苔。

君妇持家政,于归尔在前。蕙兰题姓氏,荆布择姻缘。正色常忠谏,平心每善全。嗟乎真畏友,一夕径飘然。

驰道当河陕,陈诗问国风。川原三晋别,襟带两京同。后殿函关尽,前旌阙塞通。行看洛阳陌,光景丽天中。

一庵刚十笏,卧病有余清。短榻延朝夕,孤灯伴死生。地闲惟种药,门辟不关荆。为学庞居士,知君蓄发情。

古观云溪上,孤怀永夜中。梧桐四更雨,山水一庭风。诗得如何句,仙游最胜宫。却愁逢羽客,相与入烟空。

送老虚无寂寞滨,圣朝乃复记遗民。□摛温洛荥河笔,藻饰寒灰槁木身。虽拜老龙呼学士,肯教夜鹤怨山人。它时题向征西墓,道是先皇献纳臣。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