饯泽州卢使君赴任

闻道降纶书,为邦建彩旟。
政凭循吏往,才以贵卿除。
词赋良无敌,声华蔼有馀。
荣承四岳后,请绝五天初。
关路通秦壁,城池接晋墟。
撰期行子赋,分典列侯居。
别望喧追饯,离言系惨舒。
平芜寒蛩乱,乔木夜蝉疏。
寥泬秋先起,推移月向诸。
旧交何以赠,客至待烹鱼。

作品评述

《饯泽州卢使君赴任》是唐代诗人苏颋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闻道降纶书,为邦建彩旗。
听说您收到了降职的任命书,为国家树立起了彩旗。

政凭循吏往,才以贵卿除。
您凭借高明的政治手法,成为了官场中的重要人物。

词赋良无敌,声华蔼有馀。
您的词章才华出众,在文学上独步江湖,声望非凡。

荣承四岳后,请绝五天初。
您得到了四位贵族的赏识,成为他们的后代,不再是贫苦的普通百姓。

关路通秦壁,城池接晋墟。
您所去的地方,关路通达,可以往来于秦国与晋国之间的边境。

撰期行子赋,分典列侯居。
您将整理出行的日程,写下所感所想,做好为将军的准备。

别望喧追饯,离言系惨舒。
离别是众人在高声喧哗中连忙追赶致送的,离别的话语让人感到悲痛和无奈。

平芜寒蛩乱,乔木夜蝉疏。
平原上的草木荒芜,寒冷的蛩虫聒噪不断,乔木之间夜晚的蝉鸣声稀疏。

寥泬秋先起,推移月向诸。
寥廓的秋天首先到来,推动了月亮的移动,使其映照在世间。

旧交何以赠,客至待烹鱼。
如何才能表达对于旧友的感激之情,当客人到来时,可以待他吃一顿烹制的美味鱼。

这首诗以朝代背景为主线,以赞颂卢使君为辅线,表达了对卢使君才华出众、为国家建功立业的敬佩之情,并借景抒发了离别的伤感以及对于友情的珍重。诗词运用了丰富的景物描写,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来凸显诗人的情感,增加了诗词的艺术性。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赞美之情,又有离别之感,展示了苏颋对于友情和才华的深切关注。

作者介绍

苏颋(670年-727年),字廷硕,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人,唐代政治家、文学家,左仆射苏瑰之子。苏颋进士出身,历任乌程尉、左司御率府胄曹参军、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太常少卿、工部侍郎、中书侍郎,袭爵许国公,后与宋璟一同拜相,担任同平章事。苏颋是初盛唐之交时著名文士,与燕国公张说齐名,并称“燕许大手笔”。他任相四年,以礼部尚书罢相,后出任益州长史。727年(开元十五年),苏颋病逝,追赠尚书右丞相,赐谥文宪。

苏颋的轶事典故

思如泉涌

  唐隆政变后,苏颋负责草拟诏书。他随口述说,让书吏抄写,不仅速度很快,而且斟酌恰当。书吏多次对他道:“请您口述得稍慢一些,我们记不过来,恐怕会把手腕累坏。”宰相李峤叹道:“苏舍人思如泉涌,我比不上啊。”

不让前朝

  开元初期,苏颋、李乂担任中书侍郎,主掌文诰。一次,唐玄宗对苏颋道:“则天朝有李峤、苏味道,并称苏李,才冠当时。如今朕有你和李乂,也不比他们逊色。”

子过其父

  宋璟与苏颋一同执政时,关系融洽。苏颋遇事多谦让宋璟,对宋璟提出的意见,也尽力襄助。宋璟对人道:“我与苏氏父子,前后同时为相,苏仆射(苏瑰)宽厚长者,乃是国器。然而在对朝政提出建议以及处理政务的精敏程度方面,苏颋胜过他的父亲。”

不易忠节

  苏颋担任益州长史时,司马皇甫恂出使蜀地,索取库钱,购买锦半臂、琵琶捍拨、玲珑鞭等物,苏颋却不肯给钱。有人劝道:“您远离京都,不要忤逆皇帝。”苏颋道:“英明的皇帝不会以私人喜爱来夺取公众利益,我又怎能因远离京都而改变忠臣的节操?”

遗书止寇

  巂州蛮酋苴院勾结吐蕃,欲入侵唐朝。苏颋时任益州长史,他抓获一个间谍,不顾官吏出兵征讨的请求,修书给苴院,道:“不要这么做!”并将间谍送还。苴院羞愧不已,从此不敢再动入侵之念。

玄宗罢猎

  苏颋出葬时,唐玄宗在咸宜宫游玩,正欲前去打猎,得知消息后,悲伤的道:“苏颋今日下葬,我怎忍心去游乐。”于是返回宫中。

苏颋的家庭成员

父亲:苏瑰,官至尚书左仆射。

兄弟:苏诜,官至徐州刺史。

兄弟:苏冰,官至虞部郎中。

兄弟:苏乂,官至职方郎中。

苏颋的生平

早年经历

  苏颋自幼聪明过人,能一目数十行,过目不忘,后考中进士,授为乌程县尉,又被举为左司御率府胄曹参军,累迁至监察御史。702年(长安二年),苏颋奉命复核来俊臣等酷吏所处理的案件,为负冤者洗脱冤屈。

累任要职

  706年(神龙二年),苏颋升任给事中,加修文馆学士,又拜中书舍人,专掌文诰。当时,苏颋的父亲苏瑰担任同中书门下三品,父子二人同在朝中掌管枢密,荣耀一时。不久,苏颋改任太常少卿。

  710年(景云元年),苏瑰病逝。唐睿宗命将苏颋夺情,授为工部侍郎。苏颋上表推辞,唐睿宗又命李日知前去传旨。李日知回奏道:“臣见到苏颋悲痛欲绝的样子,实在不忍心说什么,担心他会发生意外。”唐睿宗只得允许苏颋守孝三年。

  713年(开元元年),苏颋守孝期满,就任工部侍郎。后来,唐玄宗问宰相道:“有从工部侍郎直接升任中书侍郎的先例吗?”宰相答道:“陛下任用贤能,何必计较其资历呢?”唐玄宗遂任命苏颋为中书侍郎、知制诰,又让他袭爵许国公。

担任宰相

  716年(开元四年),苏颋升任紫微侍郎、同紫微黄门平章事,成为宰相,并与侍中宋璟一同执政。宋璟为人刚正,对很多政务断然裁决,苏颋则顺从其美。在皇帝面前奏事时,宋璟若有没想到或一时答不上来的,苏颋就会上前协助。

  718年(开元六年),唐玄宗下诏严禁恶钱流通,并收缴民间私钱,熔铸为式钱,以致京师人心浮动,各项交易几乎停止。苏颋与宋璟上奏朝廷,建议由太府出钱二万缗,以平价收购百姓手中可供官府使用的滞销物品,并允许两京官员预支官俸,使得良钱流入民间。

  719年(开元七年),王皇后的父亲王仁皎去世,其子王守一请求援用窦孝谌的先例,修筑五丈一尺高的坟墓。唐玄宗同意,但苏颋极力反对:“根据礼制,一品官墓高一丈九尺,陪葬皇陵者也只是高出三丈而已。窦太尉的坟墓,已经受到指责,只是当时无人指出它的过失,现在怎能重犯这样的错误!臣等对此再三劝谏,只是欲成就皇后美名。”唐玄宗大悦,赏苏颋绢帛四百匹。

晚年生活

  720年(开元八年),苏颋被罢为礼部尚书,不久出任益州大都督府长史,按察节度剑南各州。当时,蜀地凋敝,百姓流离。苏颋到任后,招募戍卒,开掘盐井,冶炼铁器,通过盐铁来赚取钱财,购买谷物,充实粮库。

  725年(开元十三年),唐玄宗封禅泰山。苏颋随驾前往,并撰写朝觐碑文。十二月,唐玄宗采纳御史中丞宇文融的建议,将吏部的官吏选授事务分为十铨,命苏颋等十人主持吏部铨选。

  727年(开元十五年),苏颋病逝,终年五十八岁。唐玄宗在洛阳南门举哀,并废朝两日,追赠尚书右丞相,赐谥文宪。

诗词推荐

八月十五中秋节,人皆竞赏天边月。心月孤圆自不知,不涉圆亏光影灭。马师父子错商量,拂袖便行犹未彻。诸人还见心月麽,急著眼看,重重金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虚屏汉宫里,有女《白头吟》。色倚琉璃怯,秋来湘水深。欢情张画烛,愁坐掩清砧。莫为苍蝇误,君王在上林。

彩凤穿花啄石苔,玉窗琼户紫烟开。山人不说罗浮梦,却忆玄都观里来。

强戴罗旛怯岁增,光阴堪叹捷飞腾。檐间点滴新春雨,窗下青荧半夜灯。傍架讨寻书散乱,倚屏吟啸发鬅鬙。极知老境惟当佚,绝学端居恨未能。

和靖先生坟巳荒,空余松竹故苍苍。王孙自洗鸬鹚扚,满酌真珠酹一觞。

万事心空口亦箝,如何感事气犹炎。落花满砚慵磨墨,乳燕归梁急卷帘。诗句妄希敲月贾,郡符深愧钓滩严。千愁万恨都消处,笑指邻楼一酒帘。

纤月照幽林,秋气一何爽。散步豁烦襟,旷然息群想。忽闻玉磬里,冷冷送清响。顿令尘虑空,颇觉道心长。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

人间有此白玉京,罗浮见日鸡一鸣。南楼未必齐日观,郁仪自欲朝朱明。(刘梦得有诗,记罗浮夜半见日事。山不甚高,而夜见日,此可异也。山有二石楼。今延祥寺在南楼下,朱明洞在冲虚观后,云是蓬莱第七洞天。)东坡之师抱仆老,真契早已交前生。玉堂金马久流落,寸田尺宅今归耕

夷途勿抛控,抛探马多失。挹水勿极量,极量器多溢。安史起天宝,转战竟奔北。辞臣献颂诗,要垂万世则。一字堪白首,大书仍深刻。谁作浯溪图,千里在咫尺。飞湍如有声,旁汇浸层碧。巉绝半岩间,仿佛见鸟迹。不觉加手磨,真恐苔藓没。国姓前后异,天运古今一。向来文武才,坐筹

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

客有忘形物我间,寸丝不挂漫垂竿。游鱼得计洋洋乐,人作四方丙穴看。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珠自右,紫电入丹城。内养婴儿成赤象,时逢五转采阳精。火自水中生。烧鬼岳,紫电起峥嵘。随意嬉游寰海内,寐如砂碛卧长鲸。时序与偕行。

河湟形胜厌西陲,忽觉连营列汉旗。天子坐筹星两两,将军归旆印累累。称觞别殿传新曲,衔璧名王按旧仪。江汉一篇犹未美,周宣方事伐淮夷。

玉塔界山松霭外,荻花翻雪晚风前。轮蹄漠漠红尘里,不著藤萝锁洞天。

过了登高菊尚新,酒徒诗客断知闻。恰如退士垂车后,势利交亲不到门。

熟视天机日日新,无边物色尽横陈。人教巧手工摹写,粉墨何能便逼真。

十年争席听渔樵,办着心情耐寂寥。老觉岁华殊易迈,愁嫌日晷似难消。纵无诗句题桃板,也有春光到柳条。何限贵人近俱殀,镇长穷健不逍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