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海

到处啼莺倚棹歌,客怀偏向布帆多。
黄云飞尽天如洗,鳌背山前万顷波。

作品评述

《泛海》是明代张可大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到处啼莺倚棹歌,
客怀偏向布帆多。
黄云飞尽天如洗,
鳌背山前万顷波。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泛海的景象。诗人乘船泛海,四周鸟语啼鸣,仿佛在歌唱。他内心的想法和关注点则更多地放在船上的布帆上。当黄色的云朵飞散,天空变得清澈明亮时,他感叹自然的美景。在船前的广阔海面上,波浪汹涌,仿佛一座巨大的山峦。

赏析:
《泛海》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泛海的壮丽景色,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感慨。通过描绘到处啼莺的声音和船上布帆的画面,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和谐、宁静的自然环境中。黄云飞尽,天如洗,表达了天空的清澈明亮,给人一种宽广开阔和通透明亮的感觉。而鳌背山前的万顷波浪形成了一幅壮丽的画面,给人以巨大和浩渺的感觉。

整首诗以景物描写为主,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和形象,让读者直接感受到自然景色的美丽和壮观。诗人以泛海为背景,以船上的布帆为关注点,通过这些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自然景色的感受。同时,诗人以自然景色为载体,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心境,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思考和感慨。

总之,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和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泛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感慨。诗歌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和壮观,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的情感和心境,给人以深深的感受和思考。

诗词推荐

无弦琴上有希声,此遇知音作证明。不犯指端弹一曲,碧琉璃界月三更。

一株金染密,数亩碧鲜疏。避暑临溪坐,何妨直钓鱼。斑多筒簟冷,发少角冠清。避暑长林下,寒蝉又有声。

北来儒士说,许下有吟僧。白日身长倚,清秋塔上层。言虽依景得,理要入无征。敢望多相示,孱微老不胜。

南山云欲归,北山云欲出。北山已成雨,南山还有日。天风忽吹举,南北山如一。白云本无心,不知果何术。出者未云得,归者未云失。茫茫古复今,世事却可说。

史君持志一恭谦,何间幽明与巨纤。渴雨方将为旱闵,卧龙便不复泥潜。连宵颇作霶沱注,阖郡均蒙优渥沾。窃喜阳春端有脚,闾阎和气日须添。

画隼横江喜再游。老鱼跳槛识清讴。流年未肯付东流。黄菊篱边无怅望,白云乡里有温柔。挽回霜鬓莫教休。

汴中春絮乱,淮上鮆鱼时。顺水疾奔马,出都犹脱羁。拜亲将已近,食脍不言迟。到日问茶事,遍山开几旗。

佳人满劝金蕉叶,夜玉春温。别后黄昏。燕子楼高月一痕。年年依旧梨花雨,粉泪空存。流水孤村。不着寒鸦也断魂。

浅浅水,长悠悠,来无尽,去无休。曲曲折折向东流,山山岭岭难阻留。问伊奔腾何时歇,不到大海不回头。

乱山无尽水无边,田舍渔家共一川。行遍江南识天巧,临窗开卷两茫然。断云斜日不胜秋,付与骚人满目愁。父老如今亦才思,一蓑风雨钓槎头。

瞎驴一众跳皆惊,正法那堪付与人。三要三玄俱丧尽,堂堂摆手出重城。

神天之外更无神,何故愚顽假作真!只为本心浑天却,焉能超出在凡尘。

澄泥丛台泥,瓦斲邺宫瓦。共为几桉用,相与笔墨假。赋无左思作,书媿右军写。初从故人来,自来邯郸下,物因人以重,谬当好事者。

因戒倦轮飘。习障从尘染。四衢道难辟。八正扉犹掩。得理未易期。失路方知险。迷涂既已复。豁悟非无渐。

白苹影里,向何人可话,平生心素。月魄冰魂凝结就,犹薄湘妃洛女。吴沼芙蓉,陈陂菡萏,散入玄珠浦。采花蜂蝶,雾深都忘归去。堪笑并蒂霞冠,双头酡脸,只为多情苦。空遣隔江游冶子,撩乱心飞目注。同出泥涂,独标玉质,不是曼陀雨。风清露冷,有人长自迟伫。

东吴秋令迟,得雨亦良悦。中庭有流萤,烈风吹不灭。披衣起坐久,鼓角参差发。西成虽作劳,农事亦渐歇。老怯岁律残,俛仰忽九月。蟋蟀鸣壁间,媿汝知时节。

俯仰之间又一年,即看科诏下天边。功名万一来相逼,试向荣途小著鞭。

七坐道场三奉诏。空花水月何时了。小玉声中曾悟道。真堪笑。从来漫得儿孙好。辩涌海潮声浩浩。明如皓月当空照。飞锡西归云杳渺。巴猿啸。大家唱起还乡调。

不暖亦不寒,气候正清淑。岸柳尽垂丝,园笋已成竹。山禽屡催唤,拄杖情又熟。出门信吾步,岂复计迟速。渡水或空云,山阴又溪曲。悠然得真趣,此外非所欲。

高文会隋季,提剑徇天意。扶持万代人,步骤三皇地。圣云继之神,神仍用文治。德泽酌生灵,沉酣薰骨髓。旄头骑箕尾,风尘蓟门起。胡兵杀汉兵,尸满咸阳市。宣皇走豪杰,谈笑开中否。蟠联两河间,烬萌终不弭。号为精兵处,齐蔡燕赵魏。合环千里疆,争为一家事。逆子嫁虏孙,西邻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