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潘德久使蓟门

昆仑东分一枝浑,奔蹴砥柱经龙门。
羲皇受图抚上古,神禹治水开中原。
三灵实扶艺祖业,万国共仰东都尊。
群儿撞坏吁可叹,顾使残虏今游魂。
因君试求出师路,孟津白马应如故;不须更议系河桥,北风正可乘冰渡。
颇闻卢龙已数尽,复道飞狐合屯戍;辕门倘驻拂云祠,烽火应过明妃墓。
君归解鞍藉芳草,细谈塞北忘予老。
读书饮酒待贼平,万丈旄头方下扫。

作品评述

《送潘德久使蓟门》是宋代文学家陆游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昆仑东分一枝浑,
奔蹴砥柱经龙门。
羲皇受图抚上古,
神禹治水开中原。

这首诗的开篇描述了昆仑山东部的一条山脉,它像是一根巨大的分支延伸出来,穿越龙门。这里引用了羲皇和神禹的典故来说明这条山脉的重要性。羲皇是中国古代的传说中的君主,他受到上古时代的图谶启示,而神禹是古代传说中治理洪水的英雄,开创了中原文明。

三灵实扶艺祖业,
万国共仰东都尊。
群儿撞坏吁可叹,
顾使残虏今游魂。

接着,诗人表达了对东京的赞美,将其称为"东都尊",意味着它是全国的中心和首府。诗中提到了三灵,指的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他们共同继承了祖先的文化和遗产。然而,悲伤的是,在这个伟大的都城中,由于战乱,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被破坏,让人扼腕叹息。

因君试求出师路,
孟津白马应如故;
不须更议系河桥,
北风正可乘冰渡。

诗人之后转向表达对朋友潘德久的告别。他鼓励潘德久试着找到回家的路,提到了孟津和传说中的白马,暗示着潘德久应该回到故乡。诗人告诉他,不需要再纠结于河桥的选择,因为北风正好,可以趁着冰渡过河。

颇闻卢龙已数尽,
复道飞狐合屯戍;
辕门倘驻拂云祠,
烽火应过明妃墓。

最后一段,诗人提到了一些地名和典故。卢龙是北方的一个地名,代表着北方的边塞。飞狐和屯戍是指边塞上的战斗和军事防御。辕门和拂云祠都是与古代历史有关的地方,烽火与明妃墓相连,显示出历史的沧桑和变迁。

君归解鞍藉芳草,
细谈塞北忘予老。
读书饮酒待贼平,
万丈旄头方下扫。

诗的结尾,诗人描述了朋友归来时的场景,解下马鞍,躺在芳草上,细细地谈论塞北的事情,忘却自己的年老。他们希望读书和饮酒,等待着战乱平息的时候,到时候他们就可以挥舞旗帜,扫清万丈敌人,恢复国家的和平。

这首诗词以山川河流、历史典土和文化传承为背景,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战乱的忧虑。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历史典故和友谊的告别,表达了对国家繁荣和和平的期望。他希望友人能够安全回家,回到故乡,同时也希望战乱早日结束,人们能够恢复读书、饮酒和安享太平的生活。

这首诗词运用了典故和景物描写,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交织,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它既有对古代英雄和文化的敬仰,又有对现实困境和战乱的担忧,体现了宋代士人的思想和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展现了陆游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和平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战乱和文化破坏的忧虑。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历史典故和友情的告别,诗人表达了对友人归家和国家繁荣的期望,同时也表达了对战乱结束和和平到来的渴望。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作者介绍

陆游(一一二五~一二○九),字务观,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宰子。年十二能诗文,以荫补登仕郎。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两浙转运司锁厅试第一,以秦桧孙埙居其次,抑置爲末。明年礼部试,主司復置前列,爲桧黜落。桧死,二十八年始爲福州宁德主簿(清干隆《宁德县志》卷三)。三十年,力除敕令所删定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五)。三十一年,迁大理寺司直(同上书卷一九一)兼宗正簿。孝宗即位,迁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赐进士出身(《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九)。因论龙大渊、曾觌招权植党,出通判建康府,干道元年(一一六五),改通判隆兴府,以交结臺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论罢。六年,起通判夔州(《渭南文集》卷四三《入蜀记》)。八年,应王炎辟,爲四川宗抚使干办公事。其后曾摄通判蜀州,知嘉州、荣州。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范成大帅蜀,爲成都路安抚司参议官(《渭南文集》卷一四《范待制诗集序》)。三年,被劾摄知嘉州时燕饮颓放,罢职奉祠,因自号放翁。五年,提举福建路常平茶监(《省斋文稿》卷七《送陆务观赴七闽提举常平茶事》)。六年,改提举江南西路(《渭南文集》卷一八《抚州广寿禅院经藏记》)。以奏发粟赈济灾民,被劾奉祠。十三年,起知严州(淳熙《严州图经》卷一)。十五年,召除军器少监。光宗即位,迁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未几,復被劾免(《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五四)。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诏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兼祕书监(《南宋馆阁续录》卷九)。三年,致仕。开禧三年(一二○七),进爵渭南县伯。嘉定二年卒,年八十五。陆游是着名爱国诗人,毕生主张抗金,收復失地,着作繁富,有《渭南文集》五十卷,《剑南诗稿》八十五卷等。《宋史》卷三九五有传。 陆游诗,以明末毛晋汲古阁刊挖改重印本爲底本爲底本。校以汲古阁初印本(简称初印本),宋严州刻残本(简称严州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残本(简称残宋本,藏北京图书馆)、明刘景寅由《瀛奎律髓》抄出的《别集》(简称别集本)、明弘治刊《涧谷精选陆放翁诗集·前集》(简称涧谷本)及《须溪精选陆放翁诗集·后集》(简称须溪本)等,并参校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简称钱校)。底本所附《放翁逸稿》、《逸稿续添》编爲第八十六、八十七卷。辑自《剑南诗稿》之外的诗,经营爲第八十八卷,凡出自《渭南文集》者,以明弘治十五年锡山华珵铜活字印本爲底本,校以《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诗词推荐

人善不趋,已恶不除。谓之知道,不亦难乎。

称意中秋月满楼,只嫌歌扇遏云浮。不如风雨连天起,要得伊人也解愁。

当道纷豺虎,逢人说象龙。一时馀砥柱。何处见霜钟。诸子方嗤点,吾行未缺供。大方同一笑,鹏鷃}各舂容。

朝别使君门,暮投江上村。从来无旧分,临去望何恩。行计自不定,此心谁与论。秋猿叫寒月,只欲断人魂。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长江天下险,涉者利名驱。二公访贫交,过之如坦途。风波岂不恶,忠信天所扶。相见乃大笑,命歌倒金壶。同年三百人,太半空名呼。没者草自绿,存者颜无朱。功名若在天,何必心区区。莫竞贵高路,休防谗嫉夫。孔子作旅人,孟轲号迂儒。吾辈不饮酒,笑杀高阳徒。

礼崇神礼,神监孔明。牲牲博腯,以炰以烹。声香蠲洁,品物惟精。锡以纯嘏,享兹至诚。

吾舅风流名海内,霜清月淡有梅诗。君曾一向蒸湘识,句里悬应摸索知。邂逅已能成屡见,殷勤还辱问归期。谈间并为诸兄谢,从此论交更不疑。

邀饮奏醴醪,案杯烹蟹螯。吾非独醒者,莫诵楚人骚。

山灵不为红尘扫,仙窦玲珑自天巧。或开或合谁主张,元气淋漓出蓬岛。压服坡陀万象高,平铺练带三江绕。水西接轸到斜阳,勒马回□问迟早。不见真仙只为仙,犹嫌秃发头颅老。三生岂必石点头,三晋何□石言好。行先之后更几人,龙奔虎噬争云扰。吴山但见楚山高,岂知砥柱千金宝。

容台讲礼,禖宫立祠。司分屈后,带刊陈闰。嘉祥萃止,灵驭来思。皇支蕃衍,永固邦基。

楚山争蔽亏,日月无全辉。楚路饶回惑,旅人有迷归。骐骥思北首,鹧鸪愿南飞。我怀京洛游,未厌风尘衣。

九十秋光三十八,新居初度称觞。青衫彩服列郎娘。孙枝无处著,犹欠两东床。尽是当年亲手种,如今满院芬芳。只凭方寸答苍苍。个中无尽藏,谁弱又谁强。

缄诚上达魏元君,俄顷神霄下鹤群。顶炼大还丹鼎火,翅沾南岳岭头云。仙人骐骥秋风远,王子笙箫午夜闻。惆怅世间留不住,却骖鸾鹤出霞雰。

废陵有斧柏盗,清野无浇松人。百年幸生佛国,一点不吹战尘。

湖上春光已破悭,湖边杨柳拂雕阑。算来不用一文买,输与山僧闲往还。

举室相先起五更,为翁诞日寿金觥。痴儿未识翁年甲,五十年前今夜生。

我病只宜投绂去,君恩却许奉祠归。小人报国非无志,正恐叨逾触祸机。

绿玉樽前笑语嬉,青灯影里坐弹碁。交情又属后来者,乐事何如初见时。山寺论文辞太苦,海楼握手句尤奇。岁寒不见梅花面,辜负暗香疎影诗。

倚墙有鉏耰,当户有杼轴,虽云生产薄,桑麻亦满目。况承先人教,藏书令汝读。求仁固不远,所要念念熟。喟然语儿子:勿媿藜苋腹,亦勿慕虚名,守此不啻足。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