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韩淲的《过吴淞》
拼音和注音
wú yīn jiàn fàn lǐ , wēi tíng zhǐ chuí hó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范蠡:人名。字少伯,生卒年不详,春秋楚人。与文种同事越王句践二十余年,苦身戮力,卒以灭吴,尊为上将军。蠡以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且句践为人,可与共患难,难与同安乐,遂浮海适齐,变姓名为鸱夷子皮。至陶,操计然之术以治产,因成巨富,自号陶朱公。
韩淲
韩淲(biāo)(1159—1224)南宋诗人。字仲止,一作子仲,号涧泉,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原诗
家住楚溪口,几年卧云峰。
春风此行迈,烟树五湖东。
无因见范蠡,危亭只垂虹。
逃名匪难事,浪曰陶朱公。
仓皇诚自污,商贾聊长雄。
庶几收伯图,不见前日功。
欲富果本心,是岂计未终。
我疑滑稽甚,视彼如儿童。
西子有底好,尚有欢笑同。
扁舟汎长波,自足成老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