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雁

鸿雁于飞,肃肃其羽。
之子于征,劬劳于野。
爰及矜人,哀此鳏寡。
鸿雁于飞,集于中泽。
之子于垣,百堵皆作。
虽则劬劳,其究安宅?
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维此哲人,谓我劬劳。
维彼愚人,谓我宣骄。

作品评述

鸿雁翻译及注释

翻译
鸿雁翩翩空中飞,扇动双翅嗖嗖响。那人离家出远门,野外奔波苦尽尝。可怜都是穷苦人,鳏寡孤独心悲伤。
鸿雁翩翩空中飞,聚在沼泽的中央。那人筑墙服苦役,先后筑起百堵墙。虽然辛苦又劳累,不知安身在何方。
鸿雁翩翩空中飞,阵阵哀鸣声嗷嗷。惟有那些明白人,知我作歌唱辛劳。惟有那些糊涂虫,说我闲暇发牢骚。

注释
⑴鸿雁:水鸟名,即大雁;或谓大者叫鸿,小者叫雁。
⑵于:语助词。
⑶肃肃:鸟飞时扇动翅膀的声音。
⑷之子:那人,指服劳役的人。征:远行。
⑸劬(qú)劳:勤劳辛苦。
⑹爰(yuán):语助词。矜(jīn)人:穷苦的人。
⑺鳏(guān):老而无妻者。寡:老而无夫者。
⑻集:停。中泽:即泽中。
⑼于垣:筑墙。
⑽堵:长、高各一丈的墙叫一堵。作:筑起。
⑾究:终。宅:居住。
⑿嗷(áo)嗷:鸿雁的哀鸣声。
⒀哲人:通情达理的人。
⒁宣骄:骄奢。

鸿雁鉴赏

  这是一首“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诗作,具有国风民歌的特点。全诗三章,每章均以“鸿雁”起兴,并借以自喻。首章写流民被迫到野外去服劳役,连鳏寡之人也不能幸免,反映了受害者的广泛,揭露了统治者的残酷无情。振翅高飞的大雁勾起了流民颠沛流离无处安身的感叹,感叹中包含着对繁重徭役的深深哀怨。次章承接上章,具体描写流民服劳役筑墙的情景。鸿雁聚集泽中,象征着流民在工地上集体劳作,协同筑起很多堵高墙,然而自己却无安身之地。“虽则劬劳,其究安宅”的发问,道出了流民心中的不平和愤慨。末章写流民悲哀作歌,诉说悲惨的命运,反而遭到那些贵族富人的嘲弄和讥笑。大雁一声声的哀叫引起了流民凄苦的共鸣,他们就情不自禁地唱出了这首歌,表达了心中的怨愤。

  这首诗感情深沉,语言质朴,韵调谐畅,虽是一首抒情诗,但又兼有叙事、议论的成份。然而此诗最大的特点是比兴手法的运用,每章开头都以鸿雁起兴,不仅可以引起丰富的联想,而且兼有比义。鸿雁是一种候鸟,秋来南去,春来北迁,这与流民被迫在野外服劳役,四方奔走,居无定处的境况十分相似。鸿雁长途旅行中的鸣叫,声音凄厉,听起来十分悲苦,使人触景生情,平添愁绪。所以以之起兴,是再贴切不过的了。全诗三章根据所述内容的不同,或是兴而比,或是比而兴。一章以鸿雁振羽高飞兴流民远行的劬劳,二章以鸿雁集于泽中,兴流民聚集一处筑墙。这两章都是兴中有比,具有象征意味。第三章以鸿雁哀鸣自比而作此歌,是比中含兴。比兴意蕴的交融渗透,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艺术表现力。由于此诗贴切的喻意,以后“哀鸿”“鸿雁”即成了苦难流民的代名词。

  另外,此诗每章所写的具体内容虽各不相同,但却有内在的逻辑联系。首章写出行野外,次章写工地筑墙,末章表述哀怨,内容逐层展开,主题得到了升华。再加上“鸿雁”“劬劳”等词在诗中反覆出现,形成了重章叠唱的特点,有一唱三叹的韵味。

鸿雁创作背景

  《小雅·鸿雁》一诗的背景及主题,历来看法不一。有认为是赞美周宣王的,如《毛诗序》云:“美宣王也。万民离散,不安其居,而能劳来还定安集之,至于矜寡,无不得其所焉。”有认为是流民自叙悲苦的,如朱熹《诗集传》云:“流民以鸿雁哀鸣自比而作此歌也。”有认为是写周王派遣使者到各处救济流民的,如方玉润《诗经原始》云:“使者承命安集流民”,“费尽辛苦,民不能知,颇有烦言,感而作此。”此诗当作于周厉王或周宣王时期。

作者介绍

佚名,应月泉吟社徵诗(《月泉吟社诗》)。

诗词推荐

蒲坂横临晋,华芝晓望秦。关城雄地险,桥路扼天津。楼映行宫日,堤含宫树春。黄云随宝鼎,紫气逐真人。东咏唐虞迹,西观周汉尘。山河非国宝,明主爱忠臣。

诗经

白日归来皆有意,平生事了最为难。可邻万顷烟波色,只属天随醉眼看。

诗经

雾隐森森小山碧,不嫁东风矜国色。流芳端自蕊珠仙,曾是先皇亲拔识。一身便足当三千,气韵乃在黄香前。聊同蕖菊领秋色,不与桃李争春妍。日幄云幛护青茜,丹霞为台月为殿。露滋韶艳染猩袍,风引清芬吹雉扇。结根只合帝子乡,价重未可琼瑶偿。济川小试舟楫利,作醴更助椒兰香。

诗经

尝闻观蹄涔,讵识海水大。浩浩与天同,滔滔众流会。平吞江作练,远泻河如带。终日郡楼间,欲取长鲸鱠。

诗经

汉东烟树露蝉嘶,回首周南涕易危。梁苑谩传居右赋,扶风谁识最良眉。仙巾雨垫愁怀路,素壁尘凝忆问诗。他夜梦魂知不远,蘧蘧长绕越禽枝。

诗经

吾家职分是云山,不见云山不解颜。游兴亦难拘日阻,梦魂都不到人间。烟岚欲极无涯乐,轩冕何尝有暂闲。洛社交朋屡相约,几时曾得略跻攀。

诗经

甫入乌台宾客贺,举朝侧耳听抨弹。臣方抗奏婴龙颔,上已批依免豸冠。皦日方中宁有蔽,佞山一拔了无难。追攀老艾吾安敢,聊喜词臣不辱官。

诗经

君家玉雪花如屋。未应山下成三宿。啼鸟几曾催。西风犹未来。山房连石径。云卧衣裳冷。倩得李延年。清歌送上天。

诗经

雁荡奇峰绝比伦,巍然森列应天文。光联奎壁期公辅,名显瑶阶欲致君。峻极冷擎中夜月,峥嵘突出半空云。进行正尔需贤佐,光岳钟灵气未分。

诗经

远归谁道日辰误,小醉自觉精神豪。已誓孤褰脱世故,南山斗底诛蓬蒿。

诗经

柳拈金丝花吐绣。蝶拍莺歌,来献天人寿。一点红黄眉上秀。玻璃满泛长生酒。丁祝遐龄天样久。年年岁岁笙歌奏。早晚郎君纡紫绶。归来色共斑衣斗。

诗经

仿佛蟾蜍影,萧然蟋蟀声。秋随桐叶倒,心与鬓毛惊。旧出斑无数,新添白几茎。百年成底事,揽镜若为情。

诗经

台号煕煕倚半空,新秋景好与春同。朱衣吏列登临处,百二山河一望中。

诗经

鹭雏相逐出深笼,顶各有丝茎数同。洒石多霜移足冷,隔城远树挂巢空。其如尽在滩声外,何似双飞浦色中。见此池潭卿自凿,清泠太液底潜通。

诗经

华堂高启集儒英,地接仙乡景气清。苔径静铺修竹影,松窗虚透读书声。云飞吟阁诗怀冷,泉激层崖客梦惊。孝弟门风传祖德,圣朝清史独传成。

诗经

马前山色连天起,竹外溪声动地来。试过溪桥访山寺,清风为我拂尘埃。

诗经

庞老多年不入州,一竿危坐石溪头。山中饱食鱼羹饭,不博人间万户侯。

诗经

唤作拄杖则触,不唤作拄杖则背。若也识得,荆棘林中撒手,是非海里横身。脱或未然,普贤乘白象,土宿跨泥牛。

诗经

日出天垠露,江横地轴分。驰年悲落木,羁思托孤云。重扫净名室,长招漫仕君。悠悠德璋辈,未办勒移文。

诗经

四望平川独一峰,峰前潇洒是莲宫。松声竹韵千年冷,水色山光万古同。客到每怜楼阁异,僧言因得鬼神功。县民遥喜行春至,鼓腹闲歌夕照中。

诗经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