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听僧弹琴

金徽玉轸韵泠然,言下浮生指下泉。
恰称秋风西北起,一时吹入碧湘烟。

作品评述

《秋日听僧弹琴》是唐代吴仁璧创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秋日里听僧人弹琴的美景。

诗词的中文译文:
金徽和玉轸发出清脆的音响,
言语之中含有浮生指归的哲理。
正好秋风从西北方吹起,
一下子吹进了碧湘江畔的烟雾。

这首诗词以优美的辞章和凝练的意象描绘了秋日中一幅僧人弹琴的场景。金徽和玉轸是形容琴弦的,它们发出的悦耳的音响引领着整首诗的节奏。诗人字斟句酌,通过这些押韵的词语,传达出人生如浮华指归,犹如琴声在指间流转一般。秋风从西北方吹来,正好吹进了碧湘江边的烟雾,描绘出一副安静而又清幽的景象。

整首诗词给人一种宁静、清幽、虚无的感觉,通过描写音乐和自然景观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琴声象征着生活中的欢乐和烦恼,通过听僧人弹琴,诗人能够从琴声中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秋天的景色则增加了一种凄凉的意味,让人想起人生的短暂和无常。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深层次的哲理,给人以思考和感悟的空间。

这首诗还通过对音乐和自然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新淡雅的意境。金徽和玉轸的音响与秋风和碧湘江边的烟雾相呼应,形成了一幅和谐而美丽的画面。诗人通过描绘音乐与自然的融合,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生命的美丽。整个诗词给人一种宁静和悠然的感觉,读者不禁沉醉其中,仿佛置身在一幅美好的画卷中。

总之,《秋日听僧弹琴》以流畅的词句和优美的意象描绘出一副听僧人弹琴的美丽场景。通过音乐和自然的结合,诗人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这首诗词的诗意深远,赏析起来也能给人带来一种宁静和满足的心境。

作者介绍

约公元九o五年前后在世]字廷宝,吴人。(全唐诗注云:或云关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哀帝天佑中前后在世。工诗。大顺二年,(公元八九一年)登进士第。钱铰据浙江,累辟不肯就。铰恕,沉之于江。仁璧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诗词推荐

百忧不到酒三行,万事尽休棋一枰。梅子未黄先着雨,樱桃欲熟正防莺。忽惊夏向明朝立,便恐春从此地更。数蝶飞来花寂寞,乱蛙鸣处水纵横。

风不能调碎玉声,宫商滥奏竟难名。谁家稚女敲言响,一曲从头学不成。

年年极暑与秋期,日日秋阳在暮时。我自愁吟无意思,蝉声移近入檐枝。

君家灵运有山癖,平生费却几两屐。从人唤渠作山贼,内史风流定谁识。西窗小憩足力疲,梦赋池塘春草诗。只今屐朽诗不朽,五字句法谁人追。天台览遍兴未已,天竺山前听流水。秦人称帝鲁连耻,宁向苍苔留屐齿。乙庵是渠几世孙,登山认得屐齿痕。摩挲苔石坐良久,便欲老此岩之根。

母没悲今日,儿贫过昔时。人间无乐岁,地下共长饥,白水当花荐,黄粱对雨炊。莫言书寡效,今已慰哀思!

妻孥挽我奉真祠,老子婆娑正坐谁。受禄功无一毫末,休官事有十年迟。尚容款曲悬车地,绝胜仓皇易箦时。请祝圣人千万寿,小臣何敢望期颐。

昼伏夜已动,血人谋其生。不作林中虎,而为帐下虫。饥虎有时逢,林密少人行。微物不可忽,群聚成雷轰。众觜锥刀鋩,矮屋甑釜烹。肤爪良自忏,扇扑劳迭更。下车搏猛虎,一死政自轻。纖纖无所诘,长夜不肯明,为我驱蜚廉,么麽一扫清。

千岩一派落都城,承露金盘尔许清。古体黄陈家格律,短章温李氏才情。等闲又得诗人处,咫尺相过故将营。想见红尘鸟帽底,几多怀玉未知名。

众壑窅无人,水碓舂空山。米熟碓不知,青溪响潺潺。

寒食今年二月晦,树林深翠已生烟。绕城骏马谁能借,到处名园意尽便。但挂酒壶那计盏,偶题诗句不须编。忽闻啼鵙惊羁旅,江上何人治废田。

冷霰撒行车,呻吟独搔首。须臾大如席,风卷半空走。母子鼻酸辛,依依自相守。书生倒行囊,沽来一樽酒。暂时借温和,耳热岂长久。万木无阴风,言语冰在口。氈房耿无眠,兀兀听刁斗。

锁闱漫喜尘通籍,蓬巷无人肯顾庐。天禄解潮才答客,集仙置使又修书。非烟缭绕萦珠網,流水潺湲逗石渠。何必银台号三昧,此中更好味真如。

紫禁乘宵动,青门访水嬉。贵游鳣序集,仙女凤楼期。合宴簪绅满,承恩雨露滋。北辰还捧日,东馆幸逢时。

能令公愠公复喜,扬州女儿名小云。初弦相见上弦别,不曾题满杏黄裙。

昔过临平召伯时,小舟就买藕尤奇。如拈玉麈凉双手,似泻金茎嚥上池。好事染红无意绪,痴人蒸熟减风姿。炎州地狭陂塘少,渴死相如欠药医。

已得浮生到老闲,且将新句拟玄关。自知清兴来无尽,谁道淳风去不还。三百正声传世后,五千真理在人间。此心终待相逢说,时复登楼看暮山。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病酒今日载卧舆,秋云漠漠雨疏疏。阆州城北仙鱼舖,忽得山阴万里书。

结庐空谷抱沉忧,底事轩车肯为留。千里问涂良独苦,似君须向古人求。

翬飞五级半空翔,指点楼栏说太皇。劫火不能侵愿力,岿然独似汉灵光。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