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寄彭城公

公子三千客,人人愿报恩。
应怜抱关者,贫病老夷门。

作品评述

中文译文:《奉寄彭城公》
公侯地位高贵,有许多来宾,人人都愿意回报他的恩情。
但是请您关注一下那些抱着大门钥匙的门卫,他们贫穷患病,已经年老了。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李华写给彭城公的赠诗,表达了公子的高贵和众人对他的感恩之情。公子地位显赫,有许多客人,他们都愿意以各种方式回报他的恩德。然而,在人们对公子的赞美和恩情回报中,诗人呼吁大家也要关注那些守护大门的门卫,他们在保护公子的同时却生活贫困、患病、年老。诗人用这样的写作手法,提醒公子及其他人,在享受荣华富贵之时,也要关注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贫困人群,关怀他们的疾苦与需求。

诗中所描绘的公子身份地位高贵,客人众多,体现了唐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和封建礼教,同时也暗示诗人李华与公子之间的交往与身份关系。通过唐代社会的特点和反映社会现象,诗人通过对公子和门卫的对比,表现了对贫困人群的关怀和呼吁,呼吁社会上层不仅仅追求自身的富贵与荣耀,还要关注社会底层弱势群体,关爱他们,为他们提供帮助与支持。

这首诗既揭示了唐代社会的现实,也传达了一种思想和情感。诗中对公子的赞扬和对门卫的关注,既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观察和呈现,又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公平与人伦道德的关注。从这个角度来看,这首诗在表达同情公子和门卫的同时,也是对唐代社会等级制度的批判,是一种人文关怀和社会关注的表现。

作者介绍

李华(约715-766),唐代散文家,诗人。字遐叔,赵郡赞皇(今属河北)人。开元二十三年(735)进士,天宝二年(743)登博学宏辞科,官监察御使、右补阙。安禄山陷长安时,被迫任凤阁舍人。“安史之乱”平定后,贬为杭州司户参军。明年,因风痹去官,后又托病隐居山阳以终,信奉佛法。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病故。作为著名散文家,与萧颖士齐名,世称"萧李"。并与萧颖士、颜真卿等共倡古义,开韩、柳古文运动之先河。他的文章“大抵以《五经》为泉源”(独孤及《赵郡李公中集序》),“非夫子之旨不书”。主张“尊经”、“载道”。其传世名篇有《吊古战场文》。亦有诗名。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李遐叔文集》四卷。

诗词推荐

独漉独漉,驱车折轴。不畏折轴,但畏车覆。芃芃者莸,生彼中衢。虽有兰蕙,当门则锄。同行窃金,相顾道左。我实不知,彼则畏我。食荼知苦,食梅知酸。狐裘之敝,可以御寒。有虎斑斑,伏于林下。我欲射虎,愧无劲弩。肃彼北风,渡彼中流。岂不怀忧,与子同舟。

圣代司空比玉清,雄藩观猎见皇情。云禽已觉高无益,霜兔应知狡不成。飞鞚拥尘寒草尽,弯弓开月朔风生。今朝始贺将军贵,紫禁诗人看旆旌。

朝野清风五十年,更留政绩与民传。全家只饮东阳水,自古无如太守贤。手把耕犁农业劝,足投庠校士风迁。弗容惠爱终三载,倍使罢穷恋二天。来暮井闾存昔讼,去思亭观有新篇,倾城幼艾方遮道,尽日旌麾不得前。尘土想趋层阙下,梦魂犹忆两溪边。吾君正欲登耆哲,未放收身到地仙。

别来长记西楼事,结遍兰襟。遗恨重寻。弦断相如绿绮琴。何时一枕逍遥夜,细话初心。若问如今。也似当时著意深。

流水方穷处,茅堂空自开。鸟啼春树绿,花发故人来。白日待将夕,青山去未回。题门吾岂敢,此意寄莓苔。

雨歇秋方静,扶携上塌船。共怜今夕好,不减昨宵圆。绝潦浑无地,除山尽是天。清光溢心眦,倾赏愈丁年。

洞庭叶落万波秋,说与南人亦自愁。指点吴江何处是,一行鸿雁海山头。

昨长庚入梦,昴宿呈祥,岳神钟秀。降产英贤,信道由天祐。蓂荚飞三,九秋将暮,遇称觞时候。香爇沉檀,曲调金缕,满斟春酒。试纪绛年,六身二首,甲子方延,才经八九。款醉蓬莱,寿与天长久。桂子青春,兰孙方茂,谅箕裘方绍。折桂来秋,成名指日,家毡复旧。

闻说归心已浩然,苏门况有子云廛。广文不去惭官长,系马堂阶要酒钱。

白头难人少年场,林下相招莫笑狂。绿筱影侵棋局暗,黄梅花渍酒卮香。任真自愧肴羞薄,假寐初便枕簟凉。酬应诗豪困牵师,从来懒放似嵇康。

冰胶楚舸岁将穷,广陵别乘怜老翁。殷勤来邀强一往,虚堂肴酒罗甘丰。我病胃寒不下咽,匕筹谩举叨席中。主人欲客心意欢,出以飞帛腾龙鸾。刑政二字布楷法,古今书帖未足观。坐间杜子好弄笔,诋讥前辈无全完。一见宝踪天下妙,稽首赞仰舌吻乾。如此别识已太险,我不颂咏还应难。

广文官冷竟谁怜,空负才名四十年。萧散欲寻濠上侣,飞扬还作酒中仙。龙章绣绂荣何在,鹤氅纶巾静自便。遥忆濑溪风物好,胜游应不愧斜川。

山鸟啭晴日,独行风满林。涧花薰野袂,岩水油幽襟。侧石惊新滑,垂萝爱近深。萧然此清兴,不似戴华簪。

一树红花映绿波,晴明骑马好经过。今朝几许风吹落,闻道萧郎最惜多。

冷照碧潭闲不极,静当青汉影弥分。卷舒终合为霖雨,不向阳台惑楚君。

黄山峙立高崔嵬,上有飞仙时往来。问之谁作东道主,舒啸亭中人姓回。坐对危峰倒樽酒,偃仰胡床篆烟吐。划然清响透云端,此意悠悠眇千古。好是夜深孤月明,风松泉石清更清。我来拟作叔夜辈,一听空山鸾凤声。

游飏下晴空,寻芳到菊丛。带声来蕊上,连影在香中。去住沾馀雾,高低顺过风。终惭异蝴蝶,不与梦魂通。

秋入重阳气倍清,东篱采菊眼偏明。杯中要作茱萸伴,不是湘累餐落英。

久知老会至,不谓便见侵。今年宜未衰,稍已来相寻。齿疏发就种,奔走力不任。咄此可奈何,未必伤我心。彭聃安在哉?周孔亦已沉。古称寿圣人,曾不留至今。但愿得美酒,朋友常共斟。是时春向暮,桃李生繁阴。日照天正绿,杳杳归鸿吟。出门呼所亲,扶杖登西林。高歌足自快,商颂

岌岌堂堂,如山如河。其爱之也,引之上西掖銮坡。是亦一东坡,非亦一东坡。槁项黄馘,触时干戈。其恶之也,投之於鲲鲸之波。是亦一东坡,非亦一东坡。计东坡之在天下,如太仓之一稊米。至於临大节而不可夺,则与天地相终始。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