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满趋朝留滞吴门即事书怀十首

花径风来百样香,卷帘春水绿池塘。
如今万事销磨尽,四卷楞伽味最长。

作品评述

《官满趋朝留滞吴门即事书怀十首》是宋代仲并创作的一首诗词。该诗以描绘春日花径和绿池塘的景致为主题,融入了对人生境遇和佛教思想的思考。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花径风来百样香,
卷帘春水绿池塘。
如今万事销磨尽,
四卷楞伽味最长。

【中文译文】
花径迎来各种香气,
卷帘间春水绿池塘。
如今一切事物都消磨殆尽,
唯有《楞伽经》的滋味最为长久。

【诗意】
这首诗以春天的花径和池塘为背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感叹。花径上的百种香气和绿池塘的春水,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美丽。然而,作者在诗中也透露出对人生境遇的思考,暗示了官场的困扰和人事变迁的无常。最后,作者提到《楞伽经》,以佛教的智慧和超脱来对应人生变幻,暗示了追求内心平静和长久的力量。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春天的美景。作者通过描绘花径风来百样香和卷帘春水绿池塘,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繁荣和生机。然而,随后作者以如今万事销磨尽的描述,转入对人生境遇的反思。这种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使诗词更加富有哲理和深度。最后一句"四卷楞伽味最长",以佛教经典《楞伽经》作为对人生变幻的对策,表达了追求心灵安宁和长久的愿望。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折射出作者对人生的思索和对内心平静的向往。

作者介绍

约公元一一四七年前后在世]字弥性,江都(今江苏扬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幼好学强记,其母尝屏其所观书,几上仅余台历一册,明旦默记,纤悉不误。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进士,调平江府学教授。五年,通判湖州。七年,以张浚荐召至阙,为秦桧所阻,出通判镇江府。十六年,为言者所劾,降二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五),自是闲退二十年。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擢光禄丞,晚知蕲州。

诗词推荐

去年话别春风前,今年相见菊花边。忽然来说三年梦,偶然亦是三生缘。弟兄金玉吾所敬,肌肤冰雪人可怜。四海难逢一樽酒,逸群那更有吴髯。

跨险盘危压古州,至今传号越王楼。山分冷翠侵檐滴,水擘寒声绕槛流。

杨子幽居五世传,幸留残石伴遗编。院藏弥勒依金好,楼望童初想玉贤。底事会心常独笑,未能排闷且高眠。吟轩何以酬枯臆,禁得庐峰一匹泉。

境静林閒独自游,端威无动体皆周。元来不管他人事,任彼桥流水不流。

卧闻邻客晓先发,亦束寝衣辞旅榻。急雨顿止风稍动,空山微凉路不滑。溪流向西吾适东,舟渡者三更横纵。人心最险天自易,左路欲穷须右通。蚕放三眠大麦熟,含桃烂红豌豆绿。野次思之不可致,七日菜食市无肉。南山之北归去来,摘菊剪韭手所栽。说诗命酒花当开,焉用舍是登崔嵬。

罗幕泥金窣地垂,夜香烧尽二更时。不知帘外溶溶月,上到梅花第几枝。

昭代多诸老,惟公有典刑。上方思旧弼,天亦畀修龄。竟委元成笏,俄传有道铭。只期麟阁上,遗像拜丹青。

雨凉窗户好,佳木正阴阴。畎畎忧时念,乾坤济物心。引泉聊自照,移竹更亲临。尚想皇华使,风前拥鼻吟。

落落初寮裔,英英桐树孙。科虽分进士,官亦到词垣。近例皆如此,兹行不在言。故人谁健在,为我谢陈蕃。

关外山河阔,城边卉木腓。露浓蝉始罢,风急燕犹飞。不雨云中薄,澄沙水自微。善哉吾祖叹,能此送将归。

木末北山烟冉冉,草根南涧水泠泠。缲成白雪桑重绿,割尽黄云稻正青。

连朝云霭霭,一夜雨飕飕。涨雾黑天晓,洗山黄涧流。润深麻长骨,湿重麦垂头。春水可农事,只愁兵未休。

地屈兴王,祥开图录。典礼昭成,祺祥交屡。大略逶迤,卿云纷构。祐我含灵,锡兹介福。

搜新编旧与谁评,自向无声认有声。已觉爱来多废道,可堪传去更沽名。风松韵里忘形坐,霜月光中共影行。还胜御沟寒夜水,狂吟冲尹甚伤情。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高枕清流卧白云,灵龟骨相鹤精神。凡为九炼山中客,定是群仙数内人。驯虎岩前攀逸翠,□蚊亭下濯征尘。练师莫笑狂夫老,乞我金丹养病身。

陶谢文章造化侔,篇成能使鬼神愁。君看夏木扶疏句,还许诗家更道不?

琉璃蒸乳压{左犭右屯}膏,未抵斋厨格调高。脱粟饭香供野苋,荷锄人饱捻霜毛。断无文伯可相累,比似何曾无大毫。见说能医射工每,人间此物政骚骚。

茜霞艳锦,星媛夜织,河汉鸣杼。红翠万缕。送幽梦与、人闲绣芳句。怨宫恨羽。孤剑漫倚,无限凄楚。□□□□。赋情缥缈、东风扬花絮。镜里半髯雪,向老春深莺晓处。长闭翠阴、幽坊杨柳户。看故苑离离,城外禾黍。短藜青屦。笑寄隐闲追,鸡社歌舞。最风流、垫巾沾雨。

旱魃难除遣,南箕未可招。安能飏双舄,飞去学王乔。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