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雨吟十首呈同官诸丈

连朝雨水淹,燕寝似穷阎。
无处可就燥,何时得附炎。
频占季主卦,屡乞鲍君签。
千里人知否,心香日夜添。

作品评述

诗词:《苦雨吟十首呈同官诸丈》

苦雨连绵不断,像是淹没了朝廷的宫殿,仿佛穷困的阎罗殿。没有地方可以寻找避雨之处,何时才能避开这肆虐的炎热呢?频繁地占卜季节的变化,不断地乞求拥有权力的鲍君的签筒。千里之外的人是否知晓我的心境?我的心情仿佛是一团芳香,日夜不断地扩散开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雨季的困境与渴望。雨水连绵不断,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困扰,使得朝廷的宫殿也被淹没,给人一种穷困的感觉。诗人渴望能够找到一片干燥的地方避雨,摆脱湿气的困扰,但却无处可去。他希望能够摆脱闷热的天气,迎来凉爽的季节。为了预测季节变化,他频繁地占卜,乞求拥有权力的鲍君的签筒,希望能够得到一些指引。然而,他对于自己的心境是否为千里之外的人所知,抱有一丝疑惑。诗人将自己的心情比作一团芳香,日夜不断地散发出来,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与渴望。

这首诗通过描绘雨季的困境,表达了诗人对于干燥和凉爽的渴望,以及对于自己内心情感的思考。诗人虽然身处困境,但依然保持着一颗淡定而向往的心,通过比喻和意象的运用,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得深入人心,给人以共鸣和思考。

作者介绍

吴潜(一一九五~一二六二)(生年据《许国公奏议》卷二《再论计亩纳钱》“臣年二十三,蒙先皇帝亲擢之恩”推定),字毅夫,号履斋,宁国(今属安徽)人。渊弟。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进士。授镇东军节度签判,改广德军。召爲祕书省正字,迁校书郎。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通判嘉兴府(《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八),权发遣府事。五年,迁淮西总领(《宋史》卷四一《理宗本纪》一)。歷知建康府、隆兴府、太平州、庆元府、平江府、镇江府、临安府。以言官论列,请致仕。起爲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侍读,改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出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徙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淳祐十一年(一二五一)入爲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十二年罢(《理宗本纪》三)。宝祐四年(一二五六)再判庆元府,移判宁国府。开庆元年(一二五九)进封许国公(《理宗本纪》四)。景定元年(一二六○)以谏阻贾似道建储之议,谪建昌军,寻徙潮州。二年,责循州安置。三年卒于贬所(《理宗本纪》五)。有《许国公奏议》四卷。诗文集已佚,明末梅鼎祚收辑遗文编爲《履斋遗稿》四卷,但所辑面不广。事见《宋歷科状元录》卷七,《宋史》卷四一八有传。 吴潜诗,第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履斋遗稿》及《两宋名贤小集·四明吟稿》爲底本,第二、三卷以《开庆四明续志》所收之《四明吟稿》二卷爲底本,散见他书之诗编爲第四卷。

诗词推荐

草色青青柳色浓,玉壶倾酒满金钟。笙歌嘹亮随风去,知尽关山第几重。

前车惟伯氏,后乘载阿连。相携青莲界,共开白社筵。黄梅雨初歇,红榴花正妍,净境聊莞尔,妙兴真悠然。偈言溢四方,经卷馀五千。长廊含清风,古潭摇苍天。幅巾既萧散,青鞋亦轻便。登临自晨曦,谈笑穷暮烟。衡宇开卷坐,僧房借榻眠。却忆苏州语,喧静两皆禅。

太末先生道德尊,朅来闽底佐雄藩。两年不作如弦急,千里真成挟纩温。南亩但闻农击壤,列城那得吏敲门。胸中久蕴经纶业,盍上星辰侍紫垣。

杨柳东风,海棠春雨。清愁冉冉无来处。曲径惊飞峡蝶丛,回塘冻湿鸳鸯侣。舞彻霓裳,歌残金缕。蘼芜白芷愁烟渚。不识阳台梦里云,试听华表归来语。

禅门来往翠微间,万里千峰在剡山。何时共到天台里,身与浮云处处闲。

一片寒塘水,寻常立鹭鸶。主人贫爱客,沽酒往吟诗。

松篁交加午阴黑,别是江南烟霭国。顽云猛雨更相欺,声似虓号色如墨。茅茨裛烂檐生衣,夜夜化为萤火飞。萤飞渐多屋渐薄,一注愁霖当面落。愁霖愁霖尔何错,灭顶于余奚所作。既不能赋似陈思王,又不能诗似谢康乐。昔年尝过杜子美,亦得高歌破印纸。惯曾掀搅大笔多,为我才情也如

客授早登龙,襟期一笑同。门清心似水,论正气如虹。近问书犹湿,重来迹遂空。无因送丹旐,老泪洒西风。

春风百卉摇,旧国路迢迢。偶病成疏散,因贫得寂寥。倚帘高柳弱,乘露小桃夭。春色常无处,村醪更一瓢。

帝丛资寅亮,鸿钧翊太宁。天开钓璜胄,家袭降崧灵。复九萌阳管,生三瑞砌蓂。毓贤兹表日,卫世遂传经。览德重光旦,参机茂宰庭。群生倚舟檝,万化入丹青。坐纳藏山史,追论象服刑。前筹罄中悃,吉栋石基扃。国伫汾阳考,人祈卫武龄。孤心知所嚮,帝座六符星。

履道坊西角,官河曲北头。林园四邻好,风景一家秋。门闭深沈树,池通浅沮沟。拔青松直上,铺碧水平流。篱菊黄金合,窗筠绿玉稠。疑连紫阳洞,似到白蘋洲。僧至多同宿,宾来辄少留。岂无诗引兴,兼有酒销忧。移榻临平岸,携茶上小舟。果穿闻鸟啄,萍破见鱼游。地与尘相远,人将

霰雨灂灂,风吼如劚。有叟有叟,暮投我宿。吁叹自语,云太守酷。如何如何,掠脂斡肉。吴姬唱一曲,等闲破红束。韩娥唱一曲,锦段鲜照屋。宁知一曲两曲歌,曾使千人万人哭。不惟哭,亦白其头,饥其族。所以祥风不来,和气不复。蝗乎蠈乎,东西南北。

离情折杨柳,此别异春哉。含露东篱艳,泛香南浦杯。惜持行次赠,留插醉中回。暮齿如能制,玉山甘判颓。

远师驺忌鼓鸣琴,去和南风惬舜心。从此他山千古重,殷勤曾是奉徽音。

匆匆中夜辔,候馆若为容。山转时藏月,河分不割风。凭谁能食梦,总自解书空。省内吾难倚,诗书更使慵。

欣此幽居惜未深,时搴芳秀浣尘襟。栋梁自是君材器,铁石空余我寸心。

诗痴正自不烦攻,只为英才辄堕中。今日已成风俗后,后生个个入樊笼。

扁舟暮归去,别路江南树。愁指楚山遥,明朝望君处。

番水初传信,滁山想定居。秋吟兼蟋蟀,晚饭得鲈鱼。落月沧江阔,凉风白发疏。兵戈关塞隔,不敢问何如。

城郭萧条,风雨霏微,酝造春愁。况鸷群ED3D鹗,未谐荐祢,棘栖鸾凤,犹叹栖仇。世路如棋,人情似纸,厚薄高低何日休。逢殷浩,会披云对月,同赋南楼。堪嗟日月如流。甚首夏D479来今半秋。纵荻花枫叶,强撩归思,有莼羹菰饭,归更何忧。三板松舟。一篙秋水,百里淮山无暂留。何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