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身不获再和

老合休官况七旬,我非辞富欲居贫。
也知光景无多日,更觉筋骸不逮人。
岂谓九重恩未替,复颁一札意犹亲。
囊封再上终期允,已对苍穹誓此身。

作品评述

《乞身不获再和》是宋代吴芾的一首诗词。下面我将为您提供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老合休官况七旬,
我非辞富欲居贫。
也知光景无多日,
更觉筋骸不逮人。
岂谓九重恩未替,
复颁一札意犹亲。
囊封再上终期允,
已对苍穹誓此身。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吴芾在七旬高龄时的心境。他自愿退休,不再追求富贵,希望能过简朴的生活。尽管他明白人生的光景转瞬即逝,自己身体的衰老无法与年轻人相比,但他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他深感自己受到了朝廷的厚爱,尽管已经领到退休金,但朝廷又给了他一份亲笔信,使他倍感亲切。他决心再次将这份亲笔信上呈,表示自己对皇上的忠诚,立下誓言。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吴芾晚年的心境和对退休生活的选择。诗人以老合休官的身份开篇,直接点明了自己已经七旬高龄的事实。接下来,他明确表示自己不愿追求富贵,选择过贫朴的生活。这种态度体现了作者对名利的超越和对内心自由的追求。

诗中的"光景无多日"和"筋骸不逮人"表达了作者对光阴的敏感和自己身体衰老的感受。他认识到时光飞逝,生命有限,也意识到自己体力的不如年轻人。但是,这并没有让他后悔自己的选择,反而让他更加坚定。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提到了"九重恩"和"一札",显示了他受到了朝廷的赏识和信任。尽管已经得到了退休金,但他仍然感到朝廷的关怀,这让他倍感亲切。他决定再次将这份亲笔信上呈,表示自己对皇上的忠诚和对朝廷的一片赤诚之心。最后,他立下誓言,表示自己对皇上和国家的忠诚不会动摇。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传递了作者晚年的心境和对忠诚的坚守。表达了一位老人对名利的超越,对内心自由的追求,以及对国家和皇上的忠诚之情。

作者介绍

吴芾(一一○四~一一八三)(生年据集中诗我生甲申岁),字明可,号湖山居士,台州仙居(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一三)进士,歷删定官,秘书正字。以不附秦桧,罢。后通判处、婺、越三州,知处州。三十一年,召爲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户部侍郎,出知婺州。孝宗即位,知绍兴府,未几,召权刑部侍郎,迁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知临安府。以事提举太平兴国宫。干道三年(一一六七)起知太平州。五年,改知隆兴府。六年,以年老奉祠。淳熙元年(一一七四),以龙图阁学士致仕。十年卒,年八十。有《湖山集》二十五卷,长短句三卷,别集一卷,奏议八卷(本集附宋周必大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湖山集》十卷。《嘉定赤城志》卷三三、《宋史》卷三八七有传。 吴芾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湖山集》爲底本。参校民国李之鼎宜秋馆刊本(简称宜秋本)、《仙居丛书》排印本(简称仙居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五月浪平江可怜,诸公容与共楼船。得随庄叟逍遥兴,来醉襄王玳瑁筵。紫袖不离垂柳下,青山只在把杯前。君看走马长安道,此日飞尘正满颠。

老大何堪客,穷愁畧不醒。发因閒事白,眼为好山青。月下南飞鹊,风前自照萤。倚君如玉树,蒲柳愧雕零。

七百甲子老禅和,安贴家邦苦是他。人问西来指庭柏,却令天下动干戈。

天与之愚竟不移,经年兀兀槿花篱。拙於生事可无粥,工乃穷人赖有诗。只恁麽休身是客,知何以故鬓成丝。寒欺雪屋青灯夜,六十犹痴始是痴。

夜宿姜峰寺,晓投刘店村。秋光随杖屦,逸兴满郊原。短句时时得,何人细细论。凤凰山下约,回首欲飞翻。

一门三代贵,非是主恩偏。破虏山铭在,承家剑艺全。夺旗貂帐侧,射虎雪林前。雁塞逢兄弟,云州发管弦。冻河光带日,枯草净无烟。儒者曾修武,因贻上将篇。

蒲津棠树两閒人,我愧虚名帝亦闻。三世往还为近戚,一时递互唤徵君。虽同闭户辞丹诏,尚阻连床卧白云。苦恨中条镇相隔,老来离思转纷纷。

为国谋羊舌,从来不为身。此心长自保,终不学张陈。自笑心何劣,区区辨所冤。伯仁虽到死,终不向人言。富贵年皆长,风尘旧转稀。白头方见绝,遥为一沾衣。

用世故欲巧,拙者终近德。人皆笑髯曾,我独长太息。贫吾岂人为,问天天不痴。君看松柏受,宁与春风期。

古寺长廊院院行,此轩偏慰旅人情。楚山西断如迎客,汴水南来故绕城。路失玉钩芳草合,林亡白鹤古泉清。淡游何以娱庠老,坐听郊原琢磬声。竹杖芒鞋取次行,下临官道见人情。天寒菽粟犹栖亩,日暮牛羊自入城。沽酒独教陶令醉,题诗谁似皎公清。更寻陋巷颜夫子,乞取微言继此声。

下水楫轻如鹜,溯流帆敏于鸿。人心愿祷欲遂,天意若将无同。

龙旆丛丛下剑门,还将瑞气入中原。鳌头一荡山虽没,乌足重安日不昏。晋客已知周礼在,秦人仍喜汉官存。自怜闲坐渔矶石,万级云台落梦魂。

昨夜寒梅忽一枝,早如常岁合开时。欲冬天地恩先及,未雪园林色易知。世眼已教容易赏,晓风何用再三吹。若论霜菊无多晚,只此春葩苦较迟。

一树梨花春向暮,雪枝残处怨风来。明朝渐校无多去,看到黄昏不欲回。麹尘溪上素红枝,影在溪流半落时。时人自惜花肠断,春风却是等闲吹。朱霞焰焰山枝动,绿野声声杜宇来。谁为蜀王身作鸟,自啼还自有花开。谁家踯躅青林里,半见殷花焰焰枝。忆得倡楼人送客,深红衫子影门时。

知君日来修竹底,却课市楼朱墨程。应是禅门嫌拣择,不论清浊要圆成。

云散晴山几万重,烟收春色更冲融。帐殿出空登碧汉,遐川俯望色蓝笼。林光入户低韶景,岭气通宵展霁风。今日追游何所似,莫惭汉武赏汾中。

汉唐遗刻在江干,右史殷勤辑坠残。剔去藓文人乍识,传来墨本字犹完。六书体法从兹辨,二费声光遂不刊。何必临池苦萦思,燕间时得坐隅观。

千载风流贺季真,画图髣佛见精神。迩来祭酒皆巫祝,眼底难逢此辈人。

凤泊鸾飘别有愁,三生花草梦苏州。儿家门巷斜阳改,输与船娘住虎丘。

彩女迎金屋,仙姬出画堂。鸳鸯裁锦袖,翡翠帖花黄。歌响舞分行,艳色动流光。庭际花微落,楼前汉已横。金壶催夜尽,罗袖拂寒轻。乐笑畅欢情,未半著天明。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