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辰春上冢五首·中{左山右寻}

忆昨隆乾致太平,诸贤耸听凤先鸣。
奏篇不愧登瀛选,拂袖难留出昼行。
当日伯夷兄弟瘦,至今杨震子孙清。
定知千载蟆陵路,尚有行人酹董生。

作品评述

诗词:《壬辰春上冢五首·中{左山右寻}》

忆昨隆乾致太平,
诸贤耸听凤先鸣。
奏篇不愧登瀛选,
拂袖难留出昼行。

当日伯夷兄弟瘦,
至今杨震子孙清。
定知千载蟆陵路,
尚有行人酹董生。

中文译文:
回忆昨天隆乾带来太平盛世,
众贤士们振聋发聩地倾听凤凰先鸣。
他们的奏章毫不逊色地登上瀛台的选录,
轻拂袖袍难以停留在白天行走。

当年伯夷和伊尹兄弟身材消瘦,
如今杨震的子孙依然廉洁清正。
可以肯定,千年后的蟆陵路,
仍有行人前来敬祭董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刘克庄的《壬辰春上冢五首》中的第三首,题为《中{左山右寻}》。诗人回忆起隆乾年间的太平盛世,称赞当时的贤臣们倾听凤凰的先声。他们的奏章被选录在瀛台,光荣无比,他们行走在白天也难以停留,忙于国事。

接着,诗人提到了伯夷和伊尹,他们是古代传说中的贤臣,他们的身材消瘦可能是因为他们节食克己的品德所致。而杨震则是宋代的名臣,他的后代仍然保持廉洁正直的品质。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观点,即千年后的蟆陵路上,仍会有行人前来敬祭董生。这里的董生指的是董仲舒,他是西汉时期的儒家学者,有杰出的政治才能和学术贡献。诗人通过引用历史人物,表达了对道德高尚和清廉政治的赞美,并希望这种美德能够流传下去,影响后世。

整首诗以太平盛世和贤臣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和清廉政治的向往,同时也呼唤后人能够效仿贤人的榜样,保持高尚的品德。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寄托了对美好社会和政治伦理的追求。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酒满金船花满枝,佳人立唱惨愁眉。一声直入青云去,多少悲欢起此时。公子邀欢月满楼,双成揭调唱伊州。便从席上风沙起,直到阳关水尽头。

物理窥开后,人情照破初。不堪将劝诫,止可与嗟吁。

几点归舟破暮烟,数行雁字落霞边。世间安得王摩诘,为写琴川作辋川。

水泛残香不可寻,更堪烟雨锁花心。祗知赐浴恩波重,未识和戎怨泪深。

碾薄{左禾右弋}圆粉色匀,一枝寒艳恼青春。晓来带雨四厢下,恰似蓬莱见太真。

箭与饥鸱兢快,侧秋脑、角鹰愁态。骏马妖姬秣燕代。笑吴儿,困雕虫,矜细欬。龌龊谁能耐?总一笑、浮云睚眦。独去为佣学无赖。圯桥边,有猿公,期我在。

暮色带远屿,大江浩悠悠。临分未能别,红叶满汀洲。夫子何所适,绮纨上国游。凉风吹飞旆,沙路鸣紫骝。载酒江上石,把杯对高秋。遥山微雨晴,夕阳在孤舟。海蒨去翩翩,焉能狎群鸥。青云可翘首,沧波正安流。

亭亭明月无一伴,一意孤行天地间。怜我扁舟连夜发,肯分清影到苍湾。

我屋方茅下,君家闽楚交。鹿门知得计,燕幕未安巢。涧谷泉堪饮,山田饭可抄。应摧灵寿杖,雪蕊嗅梅梢。

筑室力已尽,种花功尚疏。山丹得春雨,艳色照庭除。末品何曾数,群芳自不如。今秋接千叶,试取洛人余。

地僻人居少,林深路转迷。桃花流水细,不异武陵溪。

平生习主簿,经渭极分明。学道深忘味,能诗新有声。弈宁论胜负,琴不计亏成。独怕春宵雁,南来动别情。

杨柳多短枝,短枝多别离。赠远屡攀折,柔条安得垂。青春有定节,离别无定时。但恐人别促,不怨来迟迟。莫言短枝条,中有长相思。朱颜与绿杨,并在别离期。楼上春风过,风前杨柳歌。枝疏缘别苦,曲怨为年多。花惊燕地云,叶映楚池波。谁堪别离此,征戍在交河。

已失连宵望,犹余此夕谋。疏明时递见,暗淡幸空休。无复丹梯意,居然四壁幽。有怀千万种,都付一搔头。

於下地能取友,人已两无偏。立行有如此,前修宜比肩。吟情近风雅,胸次着林泉。愧我全迂避,交游又十年。

玄漠圣恩通,由来书轨同。忽闻窥月满,相聚寇云中。庙略占黄气,神兵出绛宫。将军行逐虏,使者亦和戎。一举轒輼灭,再麾沙漠空。直将威禁暴,非用武为雄。饮至明军礼,酬勋锡武功。干戈还载戢,文德在唐风。

锺阜回头失,方山恋眼寒。似巾檐短帽,如覆玉琱盘。每恨青苍远,因行反覆看。皈时记面目,城里指云端。

毖祀泰折,柔祗是承。于赫艺祖,道格三灵。式严配侑,厚德惟宁。爰昭牙币,享于克诚。

老屋不知春,余花纷委雪。中有忘言人,截断天下舌。我久执情见,终日在谈说。一笑示全机,春云满城关。

半记不记梦觉后,似愁无愁情倦时。拥衾侧卧未忺起,帘外落共撩乱飞。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