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鸿草堂图

昔为太室游,卢岩在东麓。
直上登封坛,上夜茧生足。
径归不复往,峦壑空在目。
安知有十志,舒卷不盈幅。
一处一卢生,裘褐荫乔木。
方为世外人,行止何须录。
百年入箧笥,犬马同一束。
嗟予缚世累,归来自茅屋。
江千百亩田,清泉映修竹。
尚将逃姓名,岂复上图轴。

作品评述

《卢鸿草堂图》是苏辙的一首诗词,描绘了他游历过的地方和回归自然的心情。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昔为太室游,卢岩在东麓。
曾经游历过太室,卢岩位于东麓。
直上登封坛,上夜茧生足。
直直地登上登封坛,夜晚茧生足。
径归不复往,峦壑空在目。
径路返回不再前往,山峦和峡谷空空在目。
安知有十志,舒卷不盈幅。
谁知道有十种志向,展开的卷轴不尽。
一处一卢生,裘褐荫乔木。
一处有一个卢生(指自己),穿着皮裘,在高大的树荫下。
方为世外人,行止何须录。
才是真正的隐士,行为举止又何必被记录。
百年入箧笥,犬马同一束。
百年的时光装入箧笥,犬马的束缚相伴。
嗟予缚世累,归来自茅屋。
唉,我被世俗所累,回归自己茅屋的生活。
江千百亩田,清泉映修竹。
江河上有千百亩的田地,清泉映照着修竹。
尚将逃姓名,岂复上图轴。
依然要逃避名利,又怎会再上图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苏辙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悟,表达了对世俗繁杂的厌倦和对归隐自然的向往。诗人在游历过太室之后,回到东麓的卢岩,并登上登封坛,感叹着自己的行程不再向前,眼前的山峦和峡谷只是空空如也。诗中的“卢生”指的是诗人自己,他身着皮裘,坐在高大的树荫下,成为真正的隐士,不再受到世俗的约束和记录。诗人回忆起百年的时光,将其装入箧笥,意味着他拥有丰富的人生经历,但同时也有着束缚。他感慨自己被世俗所累,渴望回归到简朴的茅屋生活。诗中描绘了江河边的田地和清泉映照着修竹,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渴望。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逃避,表示他不再追求名利,也不再愿意上书画图轴。

整首诗词表达了苏辙对世俗繁华的厌倦和对归隐自然的向往,表现了他对自由和宁静生活的追求,体现了隐逸主义的思想。诗中的景物描写简洁而生动,意境清幽,给人以宁静和恬淡的感受。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一别相逢十七春,颓颜衰发互相询。江湖我再为迁客,道路君犹困旅人。老骥骨奇心尚壮,青松岁久色逾新。山城寂寞难为礼,浊酒无辞举爵频。

秋山赫赫明丹枫,秋天隐隐分玄鸿。不知眼界阔多少,九华突兀撑晴空。嗟予老病百事懒,谁能强勉追儿童。读书既苦齿多豁,属文益觉心如蓬。年来衰甚更龃龉,乘舟卖面皆遭风。茫茫有类堕云海,踌躇四顾迷西东。感君赋秋肯寄我,开缄反覆歌三终。如痿忽起盲忽视,角力未易分雌雄。

反哺鸟曰慈,食母枭名恶。如鸟莫如枭,人心当自觉。

海南无冬夏,安知岁将穷。时时小摇落,荣悴俯仰中。上天信包荒,佳植无由丰。鉏耰代肃杀,有择非霜风。手栽兰与菊,侑我清宴终。撷芳眼已明,饮酒腹尚冲。草去土自隤,井深墙愈隆。勿笑一亩园,蚁垤齐衡蒿。

长信宫中草,年年愁处生。故侵珠履迹,不使玉阶行。

壶中冰始结,盘上露初圆。何意瑶池雪,欲夺鹤毛鲜。道士牛已至,仙家鸟亦来。骨为神不朽,眼向故人开。劳鲂莲渚内,汗马火旂间。平生血诚尽,不独左轮殷。已见池尽墨,谁言突不黔。漆身恩未报,貂裘弊岂嫌。

采药壶公处处过,笑看金狄手摩挲。老人大父识君久,造物小儿如子何。寒尽山中无历日,雨斜江上一渔蓑。神仙护短多官府,未厌人间醉踏歌。

荆益俱危急,风涛共一舟。未知策应使,兵已至何州。

焚香闭草庐,滞念扫无馀。世事尤宜静,交情只可疏。屈伸当视蠖,湿沫戒如鱼。暖甚一窗日,三冬宜读书。

飞泉何事仰空流,无数明珠散不收。注辇昔时曾撒殿,至今抛掷未曾休。

淮南寄我玉醅酒,白蚶海月君家有。欲持就味明日期,穷羹易覆已反手。从事开筵不可辞,燕脂秀脸罗前後。长颈善讴须剩讴,只恐老来欢意休。

天地开南学,葵轩接五峰。淳熙亡一鉴,盘谷有真踪。庭立心传鲤,门乘玉润龙。风流遮不断,堂斧若为封。

楚楚桐孙秀,愿交惭不量。新诗吾退舍,前辈子堂堂。刮目鲸掀海,经年骥伏箱。斯言傥不验,我欲罪穹苍。

试上江楼望,初逢山雨晴。连空青嶂合,向晚白云生。俊美要殊观,萧条见远情。情来不可极,日暮水流清。

满城风雨夜初长,晓径衣单野圃荒。秋着此寒欺老我,诗将何句待重阳。山容竞爽穿疏树,菊意高骞迓早霜。人事日非物良是,悲来谁办铁为肠。

已事殷然争,江湖第一流。才高楼五凤,伎进刃全牛。可惜梅花节,忙回竹叶舟。老师应赏棒,碑巨压东州。

谭笑诗成马槊横,偏师何敢犯长城。纵观儒帅临戎幕,想像天山破敌营。麾帜精明严武备,山川弹压飏威声。老来壮志浑消尽,射虎南山愧北平。

我望天公本自廉,身闲饭足敢求兼!破裘负日茆檐底,一碗藜羹似蜜甜。

先生善鼓瑟,齐国好吹竽。操竽入齐人,雅郑亦复殊。岂不得禄赐,归卧自郗歔。寥寥朱丝弦,老矣谁与娱。

经中固多趣,我老未能忘。似获连城璧,如倾九酝觞。信能明孔氏,何暇傲羲皇。努力晨昏事,躬行味始长。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